法國一名初中老師因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16日慘遭18歲俄羅斯車臣籍青年當街斬首。巴黎、里昂等多個大城市18日舉行示威集會,民眾手舉寫有「我是老師」的標語牌,譴責極端與恐怖主義並捍衛言論自由。其中巴黎有近萬民眾聚集在共和國廣場,總理卡斯泰、巴黎女市長伊達爾戈、巴黎大區主席佩格萊斯、各政黨負責人包括激進左派領袖梅蘭雄等人,都現身集會現場。
北半球開始進入冬季,加劇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據路透社統計,19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4,000萬大關,超過110萬人死於此疫病。正遭受第二波疫情襲擊的歐洲已成為疫情新震中,在過去周末,各國相繼驗出單日確診病例新紀錄。意大利18日的新增確診病例達1.7萬例,創歷史新高。總理孔特宣布加強防疫措施,包括市長有權利在晚上9時前關閉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以及暫停運動、派對、節慶、議會等公開活動。另外,酒吧必須在午夜12時以前關門,且最多限制六人共桌,政府也鼓勵學生遠距上課。瑞士疫情同樣嚴峻,當局宣布,19日起施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禁止超過15人聚集,同時要求民眾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
曼谷新一波學運抗爭,昨(19)日進入第六天。雖然巴育政府早前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禁止五人以上集會,並關閉曼谷大部分地鐵系統,仍阻擋不了遍地開花的示威活動,以施壓當局回應「要求總理巴育下台、釋放被捕的民權分子、以及改革王室」三大訴求。
「一個老師竟因為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被斬首」,法國巴黎郊區一名歷史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先知穆罕穆德的諷刺漫畫後,便在社交媒體上受到死亡威脅,更因此慘遭一名18歲的伊斯蘭教極端主義者斬首。疑兇作案後還拍攝遇害者屍首的照片上傳到Twitter,宣示自己作案成功,之後在逃逸途中向警方開槍而被擊斃。多個教師聯盟深感震驚和難過,法媒表示,此案象徵校園學術自由已遭到嚴重威脅,極端伊斯蘭主義滲透校園的情況不容忽視。
紐西蘭大選17日結束,由總理阿德恩領導的執政黨工黨取得49.1%選票,在國會120個議席中,贏得過半數的64席,成為紐西蘭自1996年選舉制度改革以來,首個可以獨立執政的政黨,相信阿德恩帶領紐西蘭成功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是工黨取得大勝的主因。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17日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電話調停下,宣布18日凌晨零時起,在爭議地區納卡實行「人道停火」。這是交戰雙方第二度試圖宣布停火,以平息在納卡地區爆發將近三周的衝突,早前的爭鬥已造成超過700人死傷。不過,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18日指控阿塞拜疆違反停火協議,在零時4分再度主動攻擊,對他們發射大砲與火箭,令這次停火只維持了四分鐘。阿塞拜疆未回應此一指控。
在泰國政府實施曼谷緊急狀態令、採用武力強制驅散街頭和平抗議之後,反政府學運示威仍未平息,曼谷昨(18)日再爆大規模街頭抗議,持續要求總理巴育下台、修憲及改革君主制。而巴育態度似有軟化,他透過發言人表示,示威集會是民眾的自由和權利,但要遵守法律進行,又認為會有不懷好意者伺機製造事端,達成其政治利益。
泰國反政府示威持續升溫,以年輕人和學生為主體的示威群眾14日再度走上首都曼谷街頭,連夜包圍總理府,施壓要求總理巴育下台。而以強硬聞名的巴育卻於15日凌晨在曼谷實施緊急狀態,五人以上集會被全面禁止,新聞或網絡不得發布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消息,以平息局勢。軍隊與防暴警察隨後集結清場,20人被捕,當中包括兩名關鍵的示威領袖。
繼8月中旬註冊全球第一款新冠疫苗「衛星五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14日在政府會議上表示,該國已成功註冊第二款新冠病毒疫苗,現時需要增加兩款疫苗的產量,以滿足國內巿場,同時亦會與外國夥伴合作,在海外推廣俄國疫苗。普京透露,多名官員,包括負責防疫的副總理戈利科娃已經接種第二款疫苗,無任何不良反應。戈利科娃強調,第二款疫苗沒有副作用、安全性高,首批將生產60,000劑。
吉爾吉斯總統熱恩別科夫15日宣布辭職,他在辭職聲明中表示,國內政治局勢依然緊張,若示威者與軍隊及保安部隊發生衝突,將無可避免地出現流血事件。熱恩別科夫強調,對其而言,國家的完整、人民的團結以及社會的安定是最高價值所在,「我不想作為一名導致流血事件和向自己公民槍擊的總統被歷史留名,因此,我決定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