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於當地27日零時開始實施全面停火。新華社引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道稱,一支具有聯合國維和經驗的烏克蘭部隊,已於26日抵達頓巴斯地區軍事接觸線,負責監督停火協議執行情況。
曾感染新冠肺炎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加護病房鬼門關前走一遭後,防疫態度變得更為積極,他了解到「肥胖」是感染新冠和導致重症的高風險因素之一,不僅自己積極減肥,更決定大力推行全民減重運動,宣稱減重不但能減少自身健康風險,還能減輕國家醫療系統負荷。
印度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每日新增病例在25日首次突破五萬例,26日新增逾4.9萬例,累計確診病例逾143萬例,但印度政府仍預計8月起執行第三階段解封,還可能開放電影院營業。
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至今逾半年時間,一直宣稱境內「零確診」的朝鮮,如今表示發現「首宗」疑似病例。一名懷疑染疫、三年前逃離朝鮮的「脫北者」非法越境,於本月19日抵達朝鮮開城市。事發後,開城已徹底封鎖,最高領袖金正恩宣布區內實施緊急狀態,同時將國家緊急防疫級別上調至最高級,並指示嚴懲邊境部隊。而韓國軍方則在朝鮮公布消息的八小時後才證實該傳聞,指確實有一名「脫北者」投奔朝鮮。
據worldometers網站即時資料統計,截至本澳時間26日早上8時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超過25萬例,再有5,000多人不治,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600萬例,導致超過64.7萬人死亡。
早前確診新冠肺炎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25日在Twitter宣布自己第四次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陰性,並附上一張微笑拿著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的比讚照片,將自己的康復歸功於尚未證明能有效抗疫的羥氯喹。博爾索納羅隨後駕駛電單車外出並與支持者見面,期間還除下口罩,途中在油站加油。
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的首個颶風漢娜(Hanna),於當地時間25日下午兩度登陸美國德州,恐加劇當地新冠肺炎疫情。州長阿伯特宣布,該州有32個郡因為颶風進入災難緊急狀態。官員呼籲民眾待在家中避災,若準備撤離,必須戴上口罩。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已導致逾1,520萬人感染、超過62萬人死亡,疫苗需求迫在眉睫。對此,各國正加緊研發疫苗應對,隨著部分藥廠傳出捷報,已有疫苗進入關鍵的第三階段臨床測試。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料,2021年初將有首批疫苗可投入使用,世衛正努力確保疫苗能公平分配,同時疫情的擴散也持續被嚴密監控。
日本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截至昨日下午6時30分,全國單日確診案例一口氣增加920例,其中以東京都的366例最多,為疫情爆發以來首度衝破300例大關。此外,東京都已連續15天單日新增病例逾百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指「是非常多的數字」,希望東京都民眾在昨日開始的四天連假內盡量避免外出。除東京外,大阪報告病例亦已連續兩天破百例,其他包括滋賀縣17例、埼玉縣64例、愛知縣96例等地,當天均突破過去單日紀錄。(美聯社圖片)
受新冠疫情影響,韓國經濟步上日本、泰國與新加坡後塵,陷入技術性衰退,是2003年以來首次。 韓國央行昨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萎縮3.3%,首季亦萎縮1.3%,是2003年以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至於按年比較,第二季經濟萎縮2.9%,較韓國央行預估的2%更為嚴重,為1998年第三季GDP萎縮3.8%以來最大減幅。分析認為,佔韓國經濟四成的出口,是拖累經濟增長表現的最大因素。該國第二季出口按季下滑16.6%,創下自1963年以來最差的數據。(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