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同渣打香港公布最新一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顯示2024年第二季「現狀指數」為53.1,較首季微跌0.4,反映在美國關稅政策公布後的一個多月內,企業營運仍具韌性。八個子指數中,「生產/銷售」表現最佳,企業為應對關稅不確定性提前下單、加快生產。
不過,企業對下半年的預期趨於審慎。「預期指數」跌至52,較上季下滑2.3點,為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低,除「產能利用率」持平外,其餘七個子指數均下跌,顯示整體市場信心轉弱。
調查顯示,超過四成受訪企業對美國提高關稅表示擔憂,選擇延遲業務拓展計劃,但實際受重大直接影響的企業僅佔約一成。
按城市劃分,香港是唯一「現狀」與「預期」指數雙雙跌破50的城市,跌幅亦居大灣區之首,反映香港對外圍環境尤其敏感。零售及批發業情況尤為嚴峻,現狀與預期指數均低於40,為全區最低。受本地居民赴外地及內地消費熱潮影響,訪港旅客消費力未見復甦,拖累零售業景氣。
是次調查於5月初至6月中進行,涵蓋逾千間大灣區企業,反映加徵關稅政策與其暫緩對區內營商環境的實際影響。(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