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澳門作為國際教育樞紐,正吸引越來越多內地及海外留學生前來求學。內地學生赴澳留學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推動澳門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2025學年,在澳內地留學生總數較五年前增長超過30%。然而,隨著各大學規模擴大,留學生群體的通勤需求日益凸顯。
當前,澳門公共交通系統雖覆蓋面廣,但在大學區域的站點設置、班次密度與接駁服務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許多留學生反映,前往大學校區或跨區上課需多次換乘,高峰期車廂擁擠、候車時間過長,尤其是從居住區到校門口的“最後一公里”缺乏便捷的接駁方式。為此,建議特區政府與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協同發力,重點在大學區域:如氹仔大學區、高士德及外港一帶,增加公交站點密度,提升高峰時段發車頻率,縮短候車時間。同時,可開通針對留學生的短途接駁專線,如微型巴士與公交結合的聯程服務,利用智慧調度系統實現“即時需求回應”,切實破解末端出行難題。
優化公共交通服務不僅是改善留學生生活品質的民生舉措,更是澳門構建“教育高地”、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通過精准佈局公交資源、創新短途接駁模式,澳門能夠為留學生創造更加便捷、高效、友好的出行環境,從而增強其對澳門的歸屬感,促進跨文化學習交流。同時,推動城市交通與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將為建設智慧宜居、具有持續吸引力與國際競爭力的澳門注入強勁新動能。

澳門-橫琴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張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