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十年之後,美國樓價再一次回到高位。不過看似熱鬧的樓市背後,海外投資者卻愈來愈謹慎。數據顯示,去年4月至今年3月一年間,美國面向海外買家的房屋銷量同比跌逾兩成,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地產的興趣正在下降,加上貿易戰的影響,美國樓市或面臨進一步的壓力。 (文:蘇祺)
有顧問機構指出,英國房屋按揭貸款機構近年批出貸款時,估價不足的情況大幅上升。估價不足情況通常發生在買賣雙方談好物業售價,買家準備申請按揭貸款時。按揭貸款機構會僱用估價測量師估值。測量師根據當地類似物業成交價、市況及物業狀況估值。若估值低於成交價,買家就須額外籌集資金補回差價才能完成交易,否則要違約撻訂。目前英國這情況,顯示測量師警剔金融危機風險。
現,由澳門中原獨家代理的表示,飛通工業大廈內的7七個單位,有一用家以呎價約4,300元(港幣,下同)全數購入。此外,澳門中原表示,近日市場外多了投資客入市。目前市場上性價比較高的工廈物業已經買少見少,主因今年工廈利好消息多,其一為港珠澳大橋通車,將推動市場需求。 二是因為早前都更委員會提出工廈轉文體用途可獲減免溢價金,消息令不少工廈自組業主會,並向文體用途方向發展,間接減少市場供應;其三,近期人民幣貶值,與美元掛鉤的港澳資產自然成為中資新目標,而普遍回報可達三厘的工廈當然極具吸引力,綜合以上因素,預計下半年市場將繼續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今年下半年內地房企將迎來還債高峰,房企負債已經達到了13年來的高峰位,而內地融資環境已由昔日的寬鬆轉為緊縮,房企境內信用債、非標融資等管道都遭到堵截,融資難度明顯增大,房企借錢困難。業內人士預計,中小房企在2018年將面臨困境,不排除有企業被兼併。 (文:胡夢然)
有報告指出,加拿大民眾認為買樓是好投資,但政府政策如加息及提高壓力測試門檻等令置業人士難以申請按揭。這些措施導致樓價下跌,令家庭資產減少並損害他們的信心,家庭開支減少亦會拖累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並削減創造就業機會。負責起草報告的協會首席經濟分析師表示,一般人認為樓價下跌會增加住屋需求,但根據過去經驗,買樓的實際需求減少,主因整體樓價下跌,買家擔心樓價會持續下跌而保持觀望。 報告中指出,部分首置人士得到父母支援來支付首期,但仍有不少中產只能靠自己,他們對於買樓並沒保有太大期望,認為長期租樓亦是一個選擇。該協會總裁認為,其實仍有很多人計劃置業,尤其是25至34歲的年輕人。協會支援壓力測試並稱其是一個有用工具評估借貸人的還款能力,但由於利率上調,加上安大略省及卑詩省政府收緊措施,因此壓抑了全國樓市。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報6.8131,為去年6 月27 日以來最低,較上個交易日貶189 點子,連跌兩日。在岸人民幣(CNY)昨日開盤報6.8159,隨後連續跌穿6.82、6.83 和6.84 關口,日內跌超250 点。離岸人民幣(CNH)亦跟隨下跌,急穿6.84 關口,跌逾200 點子。 以中間價計,人民幣自4月底來已累跌7.5%。 貿易戰形勢急轉直下,近一個月跌勢更愈來愈急,6月底至今暴挫3%。 中信證券分析師稱,從目前外匯儲備規模及資本流動情況看,仍然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關鍵關口,很大機會是這一輪人民幣貶值的底部,在2015至2017年的貶值時期亦沒有突破。不過人民幣關鍵指標一年掉期上周五(27日)跌至貼水,為逾四年來首次,意味著通過美元融資換取人民幣,再在即期市場建立人民幣空頭,從息差角度而言變得有利可圖。 上一次掉期現貼水為2014年初,此後在岸即期連跌三個月累計逾3.6%。 交易員表示,近期美國指數基本處於區間波動,而客盤購匯需求不斷施壓人民幣匯率,並對中間價形成負反饋,短期人民幣料仍有調整空間,且觀察監管層會否出手緩和跌勢。從定價機制看監管層似乎有意將匯率交給市場來決定,而將更多心思放在對內平衡上,因此即便本周人民幣下探6.9元關口,也不應覺得太過意外。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7月在住建部發布的30城市巡查整頓房地產通知後,全國多城市密集開啟了一輪房地產嚴打整頓。合計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發布了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與執法結果,疊加其他政策,月內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40次。刷新最近兩年樓市調控同期記錄。而年內累計樓市調控則超過220 次,可見內地樓市調控力度之嚴厲。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房地產政策密集發布的最核心原因,還是部分城市樓價出現了波動,雖然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價依然平穩,但三四線城市樓價卻出現波動。調控趨緊是業內整體判斷,張大偉預計,2018年下半年,樓市調控力度將全面超過上半年。從7月初開始的多個城市全面加碼調控,預計樓市升級的調控政策內容將不斷出現,而從住建部等多部門開始的政策監管將是下半年市場的主要特徵,在政策推動下市場也會逐漸保持平穩。
美股Twitter及英特爾等大型科技股業績欠理想,股價下挫,導致該板塊大幅走低,納指上日收挫114點或1.5%,至7,737點,錄得一個月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道指下跌76點或0.3%,至25,451點;標指跌18點或0.7%,至2,818點。市場欠缺利好消息,上星期內地利好政策消息已被內化,再加上人民幣持續弱勢,昨日期結日港股早上低開173點報28,631點,在騰訊(00700)一度急插下,港股最多挫264點低見28,539點。尾市騰訊跌幅大為窄,港股最終收跌71點或0.25%,報28,733點。主板成交723億元增加10.4%。滬指微跌4點或0.16%,報2,869點。國企指數報11,046點。
據內地媒體引述,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阿里高層及董事持股下降。文件中披露,截至本月18日止,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阿里持股6.4%,較去年中下降0.6%;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2.3%,阿里高層及董事合計持股9.5%,都有所下降。軟銀集團持股28.8%;Altaba 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4.8%。 根據阿里對上一次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6月9日, 馬雲持股7%, 蔡崇信持股2.5%,集團高層董事合計持股10.6%, 軟銀持股29.2%,Altaba持股15%。
珠海橫琴新區綜合服務中心昨日起推出不動產交易繳稅及辦理房產證「一窗受理」的新措施。橫琴新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副科長範麗華表示,近年橫琴新區的不動產交易量增加,因此推出措施。她指出,今年上半年橫琴新區個人房產交易同比增加逾9成至約2,000宗,其中有6至7成為港澳或外地居民。範麗華預料,新措施推出後每天約可處理40至50宗,至少較以往節省一半的辦理時間,未來將根據業務量考慮再開設相關便捷的辦理服務。 隨後有在橫琴置業的市民表示,以前辦理相關手續需先到稅務局繳稅,再到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房產證及取證,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現時只需10多分鐘,認為新措施即可縮短手續的辦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