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年本澳的首置及按揭政策,第一太平戴維斯澳門區董事總經理廖沛霖認為令市場出現扭曲,特別政府以800萬作為住宅物業貸款比例的分水嶺,雖然可以幫助部分市民上車,卻導致800萬以下物業價格在兩三年間大幅飊升三成。相反,800萬以上的物業,因為按揭收緊而令到買家卻步,結果樓價出現下調,部分跌幅兩成。
根據一太研究報告,澳門現存約有700幅閑置土地,究竟怎樣可以更加善用土地資源?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指出,過去政府對收回的閑置土地的利用,規劃行動上相對較緩慢。
由肖建華及其創辦的「明天系」再引發市場關注。中國銀保監會、證監會宣布接管九家金融機構。其中有五家為肖建華的「明天系」公司,分別為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產保險、新時代信託股份和新華信託。銀保監指,這些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觸發接管條件。
環球經濟受到新冠病毒衝擊,上半年投資環境相當嚴峻,投資界憧憬下半年經濟見底反彈,股市因此受惠,當中新經濟股或成新「寵兒」。當然,投資有風險,況且疫情變數多,坐上「投資列車」時要懂得安全「下車」。 (文:周永雄)
自三月以來,我比其他評論者更贊同在疫情引發經濟衰退後出現「V形」復蘇的可能性。但鑒於當前不容忽視的危機深度和規模,每當我表達這種樂觀態度時總會遭到反駁。隨著7月的到來,許多經典的短期領先和同步指標仍在指向一場V型復蘇,正如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Andy Haldane)所指出的那樣。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人聞之色變,但原來股市上的謠言一樣教股民驚惶失措,稍一不慎,公司市值隨時不見幾十億元。
7月已過三分之二,在北水流入,新股市場炒作熾熱下,港股由6月底的24,400點水平,反覆升上26,700點的盤中高位。
港股昨日開市升67點,報25,549點;及後走勢反覆向下,午收跌298點,報25,183點;全日大插510點,收報24,970點,大市成交1,997.92億元,國企指數跌256點,收報10,133點。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在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年會的開幕致辭中表示,無論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歐洲人「都必須考慮如何在美國人缺席的情況下更好地遏制歐洲附近地區的衝突。」 他的觀點在時下相當流行。許多歐洲問題專家都認為即便民主黨候選人成功擊敗現任總統特朗普,美歐關係也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中芯(0981)回歸A股取得理想成績,昨日在上交所科創板首掛,股價爆升逾兩倍;港股市場卻出現了獲利回吐的「收割潮」,一度跌近三成,相對A股呈逾六成半大折讓,一周升幅全報銷,仍揸貨的股民遭損失。中芯亦自曝18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