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並訂立65項具體工作內容,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兼任老師的呂綺穎指出是較為完善和及時,聯合教育及青年發展,同時結合各個政府部門參與,可更早期發現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問題,有效預防悲劇重演。具體工作內容其中一項「完善課業和評核的指引」,呂綺穎受訪時表示,在學校方面,教青局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推出學生多元評核制度,訂定不同評核標準,讓學校跟從指引。 著重學習過程而非結果 呂綺穎稱,現階段學校理應更著重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結果,在此框架下,在學生功課安排上更為靈活,減少過多重複抄寫等類型的功課。至於家長方面,會進一步提升家庭親職教育功能,推出更多針對家長的課程、教青局亦會拜訪學校家長會等的組織,提供相應親子教育支援、定期舉辦培訓課程、工作坊等,助家長與子女溝通。 呂綺穎指出,特區政府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並訂立65項具體工作內容較為完善和及時,聯合教育及青年發展,同時結合各個政府部門參與,可更早期發現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問題,有效預防悲劇重演。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理事長施妮娜受訪時表示,疫情下青年、以至成年人有不少的隱形創傷,而近月連續發生多宗青少年學生輕生個案,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而今年1月特區政府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全方位關注青年身心健康發展,作為青年社團的一員,對方案表示支持及樂見。 施妮娜稱,過往青年團體有聯合司警局等部門舉行座談會及工作坊,但坦言上述活動未能讓每位家長及學生成功參與,因此日後「工作小組」應致力促進全民心理健康。施妮娜建議可加入保安部隊相關部門如治安警、消防局、海關等,以及各所學校及青少年團體參與,多方加強聯動機制。 社會對身心健康認知貧乏 施妮娜續指,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處於迷惘周期,包括文理分科、大學選擇專業等不同階段,屬於青少年身心發展及自我定位階段,當青少年尋找社工支援時,社工仍需聯繫家長溝通,但她坦言,現時社工及家長間的信任度仍需加強。施妮娜又指出,本澳社會對於身心健康認知以及正向的情緒教育等知識較為貧乏,相信未來「工作小組」需循該方面改善,全面性照顧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施妮娜指出,青少年於成長階段日漸希望變得獨立自主及獲得認同感,建議可透過成長支援、壓力支援及身心支援等方面加強他們於應試、升學抉擇、人際關係等問題中調節自己。 施妮娜建議可透過成長支援、壓力支援及身心支援等方面加強青少年於應試、升學抉擇、人際關係等問題調節自己。(《力報》攝影組攝)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理事長施妮娜表示,「工作小組」應致力促進全民心理健康。 (資料圖片)
治安警察局昨(6)日公布今年1月至2月交通統計數字顯示,今年首兩個月共錄得2,117宗交通意外,比去年同期上升46.71%;交通意外受傷676人,同比亦升了37%。「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章」個案方面,今年首兩個月錄得約10萬零4,000宗,罰款總金額為2,464多萬澳門元,同比均增19%,有意見指相關數字急增近20%,與去年同期處於疫情高峰期,市民響應政府號召要留守家中,外出車輛及人數大減有關,但亦呼籲行人及駕駛者應提升過路安全意識和注意交通標示。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在今年首兩個月10萬多宗「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章」個案中, 其中違泊被「抄牌」佔94,000 宗,比去年同期上升20.16%;公共道路鎖車461 宗,上升186.34%;咪錶鎖車宗, 上升23.03%。而今年首兩個月檢控衝紅燈708宗,同比上升45.98%;其中電單車衝紅燈216 宗, 同比去年增204.23%。駕駛時使用流動電話檢控則減少至260宗,同比去年下降,駕駛者不讓先200 宗,同比減少20%。 涉及醉駕的汽車意外有七宗,同比增逾1.3 倍。 居民車輛出行增 意外自然升 針對治安警最新公布今年首兩月交通意外數字,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交通意外與去年同比急增近20%,相信是由於去年1至2月正值疫情高峰期,市民響應政府號召要留守家中,出行車輛及市民大減有關;他指出,車輛及市民外出增加,交通意外機率亦會自然增長;另一方面,加上現時路面工程增多,駕駛者及行人一時間未必能適應習慣,相信亦是交通意外增加的主因之一。他呼籲行人及駕駛者尤其在工程附近要留神小心,近年亦觀察到過馬路的人士不時有「睇手機」、「衝出馬路」等亂象,他認為行人意識有待提升。 的士違例同比減少55% 「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章」個案方面,今年首兩個月共錄得10萬多宗,黃承發稱,今年比去年同期疫情平穩,出行居民及駕駛者增多,相關違例被檢控數字自然增加,他稱「出車數字多咗」,交通違規亦自然增多,認為屬於正常現象,但亦指出,違例檢控個案與駕駛者的駕駛習慣有關,呼籲駕駛者應該注意交通標示,遵守交通規則及切勿胡亂泊車。 此外,今年首兩個月打擊的士違例32宗,同比減少近55%。
司法警察局於本(4)月1日在司警局總部大樓舉辦兩場「預防網絡犯罪及風暴潮撤離計劃」專題講座,講解如何防範網絡犯罪,以及風暴潮撤離計劃的內容和注意事項,共有約160名「大廈防罪之友」及「婦女防罪之友」會員參與。 講座由司警局資訊罪案調查處及大廈罪案預防小組刑事偵查人員主講,介紹了最新網絡犯罪案發情況,並結合真實案例講解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另外,因應颱風季節將至,司警局人員還向會員講解由警察總局統籌的「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撤離計劃」的內容和撤離時注意事項,讓會員更清晰瞭解撤離工作程序,提高防災避險意識。(司法警察局提供圖片)
昨(6)日下午近2時,消防接報氹仔雞頸馬路孝思墳場發生火警,到場後發現有雜草及樹木著火冒出大煙,起火面積約五米乘20米。事件中沒有人受傷,沒有疏散。消防初步懷疑起火原因是未熄滅的冥鏹飄落引致,暫時列事件為意外,並已通知市政署跟進。 氹仔消防站主任一等消防區長陳志文表示,是次起火的主要原因是雜物和植物,消防到場開喉約20分鐘將火救熄。他指出,事發現場有大量雜物堆積,需要灑水一段時間降溫,並使用儀器探測溫度,以防死灰復燃。是次行動中出動了七部緊急車輛和28 名隊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地採取不同程度出入境管控措施,滯留在本澳數以千計外籍僱員面對「出不去,進不來」困局,外籍家傭無法來澳工作,滯留本澳外籍家傭在新《聘用外地僱員法》下不能受聘工作,對不少需家庭傭工協助處理家務的家庭造成困擾,同時,滯留本澳外籍家傭因不能工作,生活陷於困境,事件已成為近日備受社會關注問題,解決問題唯有政府,需要盡快在法律層面找出解決方法。 現時有約六萬名東南亞籍外地僱員仍持有俗稱「藍卡」外僱證, 當中約有二千名外籍家傭與僱主解除勞動關係後因沒有航班不能返鄉,只能以旅遊身份持「行街紙」逗留本澳,但去年10月5日起生效的第號法律《修改第21/2009 號法律〈聘用外地僱員法〉》,規範擬來澳從事非專業及家務工作的非居民須先取得「以工作為目的的入境憑證」,並須從澳門特區以外地區入境,方可獲發「僱員身份的逗留許可」,因此, 這批滯留澳門東南亞籍家傭「出不去」, 不能「再進來」,又不得在本澳「搵工」,令本澳外籍家傭市場需求愈發緊張。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為防範新冠疫症輸入,政府於3月實施限制外國人士入境,加上去年10月生效的《聘用外地僱員法》,至目前全球及周邊疫情不斷反覆,澳門難以開放外國人入境,本澳需家庭傭工協助處理家務的家庭,要聘請外籍家傭機會微乎其微。 外籍家傭是不少有需要聘請家傭家庭的重要家庭照顧者,尤其父母皆要工作、是主要家庭經濟支柱雙職家庭,既要面對經濟環境轉差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同時亦要為家中幼兒、長者甚至殘障者無人照顧而擔憂,生活上困難需要解決。 另一方面, 由於絕大部分國際航班依然停頓,何時恢復難以預期,勞動合同約滿的外國僱員,無法返回自己國家,目前滯留澳門,在新《聘用外地僱員法》下不能在本澳工作。來澳工作的外籍勞工,主要是希望改善家人生活,收入大部分都匯返家鄉,在本地不會有太多儲蓄,在疫下解除勞動合同外國僱員,於不能在澳工作情況下,生活會遇到一定困難。 新冠肺炎疫情曠日持久,外國疫情反復不定,出入境管控措施放寬無期,外籍家傭不能入境,困擾有需要聘請外籍家傭家庭,這些問題涉及政策法律,需要政府在法律層面上尋求解決方案。
政府與兩間巴公司簽訂的新巴士合同於今年1月1日生效,新合同加入公眾評鑑制度,冀能進一步改善服務,實施至今服務是否有改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就巴士新合同生效後巴士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僅有受訪者認為巴士服務有所提高,而73.23%受訪者認為屬「一般般」,巴士班次、車費和候車時間評分低於六分不及格。 【本報記者梁佩茵、陳宇東報道】 街總於本目1日發表2021年度「澳門巴士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73%受訪者對過去一年巴士服務評價一般,22%認為服務有提高,約4%受訪者認為服務質素下降。受訪者中逾半人士希望可增加巴士班次,其次分別是解決繁忙時段無法乘巴士及增加巴士快線。調查有11項指標以十分為滿分,其中巴士班次、車費和候車時間評分低於六分不及格,反映他們認為巴士服務未有切實得到改善或改善程度不高,對居民出行未有太大幫助。 是次問卷調查採街頭訪問形式進行,調查對象為本地18歲以上居民,調查團隊於今年3月上旬發出1,026分問卷,13日收集1,001份有效問卷。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張淑玲稱,新巴士合同生效至今已三個月,惟僅有22.38%的受訪者認為巴士服務有所提高,而73.23%的受訪者認為屬「一般般」或「過得去」,反映過往他們在使用巴士服務時的問題,巴士服務並未切實得到改善或改善程度不高,對居民出行未有太大幫助。 嚴格執行機制 改善搭車難 鑑於新巴士合同中,將巴士公司的服務質素與財政援助掛鉤,並引入「尖峰時段每班次的平均乘車人次」指標,倘若巴士公司在尖峰時段所提供的班次服務不滿足指標規定,致使車廂擁擠程度高,將會扣減對巴士公司的財政援助,張淑玲建議政府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措施,以督促兩巴於尖峰時段增加巴士班次,並透過有關措施,改善繁忙時段乘客搭車難的情況。 應公布服務評分準則 張淑玲又稱, 鑑於2021年的新巴士合同中,巴士服務評鑑在「乘客滿意度」的指標由過去佔整體評鑑分數的 10%調升至40%。然而,當局並沒有就評鑑其餘部分的評分準則與指標作詳細的公布與講解,公眾未必清晰當中的分數應該如可評定,容易使官民之間由於資訊不對稱而產生矛盾。因此,街總建議當局應適時詳細公布巴士評鑑的評分標準、準則,同時應加強對公眾宣傳關於乘客評分的部分,鼓勵居民更多地參與到相關服務評分當中,完善本澳公交服務。 冀購置更多環保車輛 調查報告指出,現時本澳的機動車輛總數約為24萬輛,然而截至2021 年2月28日,全澳僅有1,501 輛為電動車,包括輕型汽車1,129 輛,重型汽車180 輛,重型摩托車144 輛,輕型摩托車48 輛,數量不足整體的1%。受訪者對於新巴士合同要求巴士公司負上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購置更多環保車輛,同意程度有3.64分(五分滿分)屬第三高,反映居民環保意識日漸提高,建議當局嚴格執行新巴士合同內容,要求巴士公司購置更多環保車輛,同時制定及提供合適和相應的政策,做好相關配套設備,加強環保車的使用和推廣普及,加大環保車輛在澳門的比率。
美域⾼科技研發有限公司於 2021 年3 ⽉ 30 ⽇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辦『美域高智慧餐飲工作坊』,組織了50 名餐飲商家進行討論和培訓,針對現時本澳餐飲商戶遇到的痛點,致力提供全面智慧餐飲解決方案並結合閃送外賣APP,打造最適合澳門餐飲業的全方位智慧餐飲生態圈。 美域高科技創辦人朱進賢先生表示,隨著「聚易用」聚合支付的普及和在智慧餐飲行業上的多年經驗。美域高智能餐飲管理系統和智能零售管理系統已結合“ 聚易用”聚合支付通過任何掃描設備省卻刷卡POS 機進行門店線下交易,亦就此與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等達成了初步對接。 美域高科技會定期舉辦美域高智慧餐飲工作坊,組織餐飲商家彼此深入交流,目的是通過商家互相分享行業心得,集思廣益,分享同業經驗,讓成功更成功,失敗不再重複,共同打造澳門餐飲行業的智慧餐飲新水平共構智慧餐飲美食之都之美譽。美域高科技就是次工作坊了解餐飲商家遇到的營運問題並提供建議和解決方案,結合美域高科技培訓團隊,就餐飲行業僱主僱員,進行針對性的智慧餐飲培訓。 同時為幫助本澳中小企業在疫情下渡過難關,解決現時營銷痛點,閃送外賣亦會為商家提供免費的宣傳方案和物資設計,並出資贊助帶動銷量,配合閃送私域流量團隊,結合銀行界支持,吸引客戶在線上線下互相引流;從閃送外賣平台流量引流到堂食門店消費,再通過閃送外賣私域流量團隊營運,協助商家進一步提升二次回頭客量,提高整體收入效益。 另外,通過定期舉辦的美域高商業學院 - 智慧餐飲工作坊,同時引入各種企業諮詢服務專家,例如提供銀行業務綠色通道、融資渠道,成立公司、申請餐飲牌照、勞務顧問、原材料供應商等商事服務。希望朝著政府方針,在疫情的衝擊下為本澳餐飲業界盡一分力。 美域高科技定期舉辦智慧餐飲工作坊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 (美域高科技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梁佩茵】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9月12日舉行,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正接受組織提名委員會申請,澳門博彩力量協會確定參與第七屆立法會選舉,並於上周四(1 日)向選管會遞交近400 名選民簽署的提名委員會名單,候選名單會來自不同博企的博彩從業員,人選則暫未確定。 代表遞交提名委員會名單的博彩力量協會會員大會主席劉家榮受訪時稱,參選團體較關注明年賭牌續期,對博企各階層員工及社會各行業,未來年輕人就業及政府稅收等都舉足輕重,現正積極收集六大博企員工意見為未來參選政綱作準備。 疫情下最重要「保飯碗」劉家榮又稱,近期收到很多會員及博彩業員工反映,不希望博彩業員工政治化,大多數員工立場非常簡單,在目前疫情下認為最重要是「保飯碗」,亦不希望有些團體藉博彩名義民主化。 (梁佩茵攝) 博彩力量協會會員大會主席 劉家榮
冀重開家僱入澳顧家 減輕家庭負擔釋放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