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經濟富裕女售貨員,連續兩次墮入「殺豬盤」投資騙局,不知是不幸還是重複犯錯!最終損失合共470萬元(港幣,下同)後覺醒及報案,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未有人被捕。 被騙巨款女事主30多歲,澳門居民,職業售貨員。司警公布案情指,去年8月11日,事主透過網絡交友平台認識一名男網友,對方聲稱居於加拿大及從事貿易生意。事主供稱,其後雙方發展為朋友關係,「加拿大男子」聲稱熟悉投資外匯,介紹一個網上投資平台,並指可輕易賺取可觀回報,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下載有關應用程式,初時小試牛刀,先存款10,000英鎊投資,一度賺錢,之後騙徒不斷遊說累積充值更多,除可成為VIP,更可得到更多回贈。事主不虞有詐,先後再充值330萬元,當賬面顯示賺錢欲提款時卻遭拒絕,聯絡「加拿大男子」時,對方聲稱有病及需要進行手術,短期無法聯絡事主,事主只好暫時對事件不了了之。 誓言助翻本卻是引狼入室至今年3月2日,事主又在網絡交友平台認識另一名男網友,對方自稱在澳洲及從事貿易生意,兩人十分投契,交談間「澳洲男」獲悉事主早前與「加拿大男」的遭遇後,直言事主遇騙,除安慰事主外,更拍心口稱自己對投資虛擬貨幣熟悉,揚言要幫助事主賺回之前損失。事主深信不疑,按指示下載投資軟件開設賬戶及存入140萬元;但至近日發現賬戶無法登入,更發現之前信誓旦旦的「澳洲男」已將她拉黑。此時事主終於醒覺,懷疑先後被兩名「外籍」男子詐騙合共470萬元,本月12日到司警局報案求助。 司警正調查一名「有米」女售貨員兩墮「殺豬盤」被騙470萬元案。(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外僱送貨員涉嫌過職任司機,駕車送貨期間失事撞毁路邊消防栓,僱主獲悉後涉嫌頂包企圖隱瞞事實,治安警接報到場調查揭發,僱主、外僱送貨員及另一名涉嫌袒護他人外僱送貨員同被捕。 被捕三名男子,僱主姓葉,60歲商人,澳門居民;45歲姓鄧,涉嫌過職外僱送貨員;以及姓莫,30歲涉嫌袒護他人外僱送貨員,三人已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發在本月10日下午約5時, 治安警接報路氹蓮花海濱大馬路發生貨車撞毀路邊消防栓意外,到場發現只有兩外僱送貨員在場,兩人否認是司機,其中鄧某聲稱僱主葉某是司機,出事後到附近打算駕另一貨車到來運走車上貨物。警員覺得事件有可疑,帶走鄧某及莫某調查。經查問,有人供稱受僱主葉某指示過職做司機,出事後立即通知僱主前來頂包。經警方調查,涉案內地外僱均有駕駛執照,但原職是送貨員,屬於過職工作。警方將三人拘捕。 治安警調查交通意外揭發外僱送貨員過職司機。(《力報》攝影組攝)
旅遊學院現正招收內地本科生 致力吸收及培育多元人才
裝有多罐石油氣瓶的貨車在街上行駛,若沒有有效的監管及專業的培訓,便如同一個行走的「 炸彈 」。
《 職業介紹所業務法 》於今年3月15日起生效,業界認為對行業規範有正面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少問題。
「 實景邋遢水箱社區巡展 」明、後兩天在花城成都街擺放遊戲及講解攤位。
市政署提醒食品生產經營者,須符合食安標準及遵守衛生指引,依法生產及供應食品。
教青局提醒在台澳生需時刻留意當地疫情。
台灣近期出現多宗本地感染個案,應變協調中心隨即收緊對台防疫規定。
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本澳人口資料顯示,在年12 月底, 本澳總人口68 萬3,100 人, 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12.9%,相當於目前本澳65歲及以上人口近90,000人。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正面對的問題,澳門隨著生活水平及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市民平均壽命延長,令人口老化指數上升至97.1%,成為社會關注重要問題。 有意見指,本澳高齡化時代已經來臨,現時澳門的養老服務需要逐步優化,搭配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生活品質,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早前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凸顯本澳經濟結構單一問題,急需培養和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本澳整體的產業結構,以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可持續發展,「銀髮經濟」是其中一個具可行性及發展潛力產業市場。 【本報記者梁啟迪報道】 澳門言起動力常務幹事黎安娜指出,本澳老齡化時代已經來臨,銀髮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創新科技應用,包括在醫療保健系統、長期護理、退休計劃和休閒用品等衣、食、行多方面範疇,從而建構相對應的服務產業。澳門現時的養老服務需要逐步優化,適時調節、改革創新,從而改善老齡化社會的生活質素。 搭配科技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黎安娜稱,人口老化在世界各個發達地區都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2020年澳門人口統計顯示,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是12.9%,55至64歲的比率是14.8%,銀髮產業服務需要對應不同長者的健康情況進行調節,以便提供不同層級、程度的照顧服務。然而,在服務產業發展中必須具有創新的服務思維,除了傳統的非牟利機構組織投入外,同時可考慮引進科技產業模式,從而規劃具體誘因,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產業服務及研發產品供給的行列。 除了機構式、社區式、居家式的照顧類別之外,搭配科技能協助長者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如線上醫院、線上保健、智慧居家系統、智能購物等,以符合銀髮族個性化的多元需求,目的是替每一位銀髮族打造宜居、樂活的生活環境,並能有效地監測健康狀況。另一方面,長期照護人才的培育在社會福利發達的地區大行其道,政府除了制訂有關政策外,還需要考慮長期照護人才培訓機制。 銀髮產業藏巨大商機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去年12月提出書面質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澳經濟大幅下滑,經濟結構單一問題凸顯,急需培養和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本澳整體的產業結構,提升特區整體競爭力,以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可持續發展。現時澳門人均預期壽命達84歲,長者人口數量大,隨著本澳人口老化情況持續 ,未來「銀髮經濟」是其中一個具可行性及發展潛力產業市場,「銀髮產業」內容廣泛,除涵蓋保健、醫療及照護外,也包括長者的食衣住行育樂,潛藏巨大的商 機,特區政府可以先以養老護理服務、長者教育培訓、長者就業、長者旅遊等領域先行先試,鄰近地區如內地、香港、台灣等都有相關銀髮產業的經驗,甚至有部分已形式較成熟的銀髮產品和產業發展模式。 政府為行業發展營造有利市場 經科局回覆表示,中醫藥護理保健產品和服務,銀髮產業、醫護健康等行業在本地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特區政府會為行業發展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社工局已積極推動長者服務機構引入樂齡科技設備,長者公寓亦將引入樂齡科技與無障礙設施。 在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計劃投入運營的大健康項目,將與本澳現有的旅遊、酒店業務結合,助力推動本澳銀髮健康產業發展。隨著中醫藥產業發展,亦可為包括長者在內的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合適、優質的相關產品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