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梁啟迪】一名本澳男子到銀行存款期間,不慎在街上遺失10,000元人民幣現金,被路過的一名本澳老翁拾獲並據為己有,最終治安警透過「天眼」系統拘捕老翁。 被捕嫌犯姓李,67歲,本澳居民,無業,涉「拾遺不報」送交檢察院處理。男事主為一名本澳居民。 上(3)月30日,男事主打算到白朗古將軍馬路某間銀行,將20,000元現金存入銀行,豈料進入銀行發現其手提包拉鍊打開,包內其中10,000元人民幣現金不知所終,便馬上報警求助。 經治安警翻查「天眼」,發現較早前涉案李某行經上址時突然蹲下,並作出拾東西的動作。在鎖定目標後,警方於本月2日早上在沙梨頭海邊街某單位拘捕李某,他承認因一時貪念犯案。警方已起回該元現金,將李某送檢察院偵辦。 67歲老翁將他人遺失的10,000元人民幣現金據為己有,治安警透過「天眼」系統將其拘捕並起回贓款。 (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廣東省公安局旗下的緝私隊日前進行名為「颶風18號專案」的行動,查扣大量不同品牌遊戲主機與遊戲,總計人民幣7,780 萬元,總計拘捕54 名嫌疑犯。 由廣東省公安廳打私局統一指揮下,珠海市公安局打私支隊聯合拱北海關緝私局、多地市於上周一(3月29日)凌晨5 時聯動開展「颶風18 號專案」集中收網行動,聯合出動警力300人,分為70個行動小組,在廣州、深圳、珠海、揭陽等省內六個地市及北京、上海、重慶、寧波、三亞、南京、宣城、廊坊等省外八個地市同步開展拘捕和搜查行動。 行動中,現場拘捕犯罪嫌疑人54名,打掉以吳某為首的走私「水客」團伙及攬貨團伙等共計13個,扣查涉嫌走私「任天堂」、「索尼」、「微軟」等品牌遊戲機,價值7,780多萬元,查封倉庫十個,查扣涉案電腦、電子票據一批,查封涉案賬戶84個,查證2018年以來累計案值約33.8 億元、涉嫌偷逃稅款3.89億元。 廣東緝私部門消息稱,該案走私鏈條完整,貨主團伙、攬貨團伙先將貨物以貿易物流形式報關入澳門,再理貨拆貨「化整為零」,通過「水客」通關團伙帶貨入境,在境內收貨「化零為整」,再由物流倉儲團伙轉運給貨主團伙,形成走私的閉合鏈條。 行動中扣查涉嫌走私「任天堂」、「索尼」、「微軟」等品牌遊戲機。 (互聯網圖片)
澳門公祭軒轅黃帝 顯中華文化傳承民族共同體
澳門神灣同鄉會新閣就職 加大培育居澳同鄉青年人才
截至昨日,本澳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者僅有逾5.7萬人,觀察最近一周的接種 數據,由3月30日的49,308人至昨日,平 均每日增幅僅約 1,100 人左右,按此進度推 估,若要全澳68萬人的七成人口(47.6萬 人)完成接種,達到屏障效果,最快要用時 近 16 個月,即是要到明年年中才能完成。
繼去年推出「心出 發.遊澳門」,政府計劃聯同業界於今年4 月至 12 月推出「 澳人食住遊 」計劃以扶持行 業。有旅遊業界人士指,本澳旅客仍未完全 恢復正常,推出「 澳人食住遊 」計劃對業界 有一定提振作用,是次更結合文創及體育元 素,加入酒店優惠,期望政府可加大力度宣 傳相關計劃推動更多市民參與。
內地清明節小長假結束,據國家文旅部測算,國內旅遊出行逾一億人次,已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 94.5%。內地民眾出 遊意欲旺盛,但本澳入境旅客未見大幅上升,氹仔旅遊熱點、大型綜合度假村等人流不俗,有 商戶指小長假最後一日生意額較平日上升 50%,而中 區一帶商戶則表示生意較為冷清。有旅遊零售業界對下 月「 五.一 」黃金周假期市況持觀望態度,並希望疫苗接種有新進展,進一步便利旅客來澳。
疫情持續一年多,對社會和經濟多方面帶來不同影 響,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指出,疫情對本澳尤其雙職家 庭帶來不穩定因素,期望政府可參考研究其他國家和地 區,發放單次或多次育兒津助,紓緩家庭因照顧子女而 產生的經濟壓力,共建美好家園
為推動內地與澳門貿易持續發展、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合作交流、促進本澳中 葡平台的功能,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組織包括澳門海關、市政署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 局在內的特區政府代表團,於日前赴北京拜訪國家海關總署,就葡語國家食品及跨境電商產品的便利通關進行深入探討,並就澳門產品檢驗檢疫及食品安全等問題進行交流。
因應最多宗青少年學生輕生事件,特區政府高度關注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發展,衛生局於今年1月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明愛生命熱線,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建立65項細節工作目標,透過與家長會座談,了解家長需要和對子女期望;邀請司警局談判小組成員培訓老師和輔導員,增強前線人員對學生情緒的洞察力等。 政府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透過社會全方位廣泛參與,做到「聯防、聯控、聯動協作機制」,共同針對家庭環境、網絡媒介、人際關係、學習生活等方面對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支援,開發並收集各方家長教育資源,加大力度提升親職教育功能;將生命教育主題價值融入學校規劃和課堂教學;完善課業和評核的指引;加強教師和學生輔導員陪同青少年成長的角色。 將生命教育融入課堂 具體措施包括開發並收集各方家長教育資源,加大力度提升親職教育功能;將生命教育的主題價值融入到學校規劃和課堂教學;完善課業和評核的指引;優化與相關部門、教育團體、民間組織及學校的合作機制;加強教師和學生輔導員陪同青少年成長的角色;透過衛生部門提供的「綠色通道」直接轉介作適時支援;加強宣傳「生命熱線」及青少年線上輔導服務;加強跨部門社區服務防護網等,全社會共同做好「生命守門員」角色。 工作小組可起預防作用 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暨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受訪時認為,「工作小組」的設立具有一定迫切性,透過跨部門合作,期望在悲劇發生前能及時處理,起到預防作用。另一方面,「工作小組」亦針對駐校輔導員以及導師面對學生情緒的洞悉能力等進行培訓,隨著近年事態發展,「工作小組」亦邀請司警局談判小組成員培訓老師及輔導員,相信對於開解學生負面情緒有一定幫助。 培訓可增輔導員應變能力 王國英指出,現時本澳學生與輔導員比例約為600比1,以菜農子弟學校為例,平均一名輔導員跟進個案有20至30宗,主要涉及學生與家人溝通欠佳、家人對子女期望過高,以及學生認為老師處分不公等原因。王國英認為,現時駐校輔導員年紀較輕,工作經驗不足,相信透過「工作小組」培訓活動,可增加輔導員處理應變能力。他又指出,授課老師與學生接觸時間長,可更快捷發現學生的負面情緒,建議日後授課老師可一同參與培訓,多角度開導學生,了解其需要。 沉迷網絡家庭關係疏離 王國英表示,近月觀察到學生情緒波動大、抗逆能力不足而選擇輕生,或因疫情所致。王國英解釋,疫情下學生大部分課外活動減少,導致不少青少年沉迷網絡,與家庭關係疏離。王國英直指,「若學生接觸不良訊息,或會導致產生不良負面情緒」,近期亦了解到學生不願直接用電話熱線與社工傾訴,以及直接與家長對話,因此教青局以及社工局開通手機社交軟件,以文字形式訴說負面情緒,「對症下藥」跟進處理。 籲家長能了解子女日常 「工作小組」不定時舉辦家長座談會,了解家長需要和對子女期望。王國英指出,隨著網絡高速發展,學生沉迷網絡時間長,他呼籲家長能了解子女日常所接觸的事物,避免他們接觸不良信息。王國英續指,教青局、社會工作局、衛生局、以及社團等參與「工作小組」工作,而隨著未來發展,認為需要更多部門參與,例如體育局、治安部門等。 王國英稱,疫後陸續開展部分課外活動,期望透過體育局了解青少年的發展動向,以正確方式引導青少年不應過度沉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