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新會區政府代表訪澳

拜會澳門江門同鄉會

江門市新會區政府代表一行前(7)日來澳拜訪澳門江門同鄉會,雙方就未來繼續保持良好的溝通聯絡、促進在澳江門鄉親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及參與家鄉建設等議題展開交流探討。江門市新會區委副書記、區長林錫波表示,希望江門同鄉會繼續發揮溝通江澳的橋樑作用,促進兩地交流合作,歡迎在澳鄉親回鄉投資興業、旅遊觀光。 新會區區長林錫波會上讚揚江門同鄉會一直以來支持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和家鄉建設作出的努力及貢獻,感謝在澳江門鄉親多年來對家鄉各項事業的支持。林錫波並介紹近期新會區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及未來規劃。 促進兩地合作 分享經濟成果 他稱,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江澳兩地在各個層面的聯繫和合作愈加緊密,而未來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後,將改善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進一步強化江門作為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新會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希望江門同鄉會繼續發揮溝通江澳的橋樑作用,促進兩地交流合作,歡迎在澳鄉親回鄉投資興業、旅遊觀光,共同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江門新會區政府代表訪澳,拜會澳門江門同鄉會,促進兩地交流合作。 (澳門江門同鄉會提供圖片)

09/04/2021
13207

社會服務發展協會建議

開設夜間托兒服務

疫情下本澳失業率持續高企,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會長羅彩燕建議當局善用社區資源,開設夜間托兒服務,聘請社區照顧者,增加就業職位的同時,讓本澳家庭能夠得到更多照顧。 羅彩燕稱,本澳托兒所托額十分充足,各區托兒服務及設施亦非常完善,相關部門如社工局和教青局應記一功。不過,托兒服務一般只限於日間,乃至所謂的全日托,服務亦僅限於太陽下山之前,對於24小時運作的澳門,對於要日夜輪班的父母,其服務顯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的需要。 幼兒托管延長至晚上10時 她指出,此問題不是澳門獨有,不過,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例如透過聘請社區內的專業人士,或者為照顧者提供專業培訓,利用社區當地資源設施,為社區內長者或小童,提供夜間托管或照顧服務。部分幼兒托管時間甚至延長到晚上10時,方便一些雙職家庭能夠在工作完結後來接回小孩;或者為有長者或身心障礙人士的家庭提供專業協助,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善用社區資源,二來能夠增加社區就業職位,三來能夠讓其家庭成員得到妥善照顧,家庭的經濟支柱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力投入工作。 增加更多就業職位 羅彩燕稱,本澳的社會服務發展在特區政府支持下一直在進步和完善,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再下一城,開展和研究相關的服務可行性,透過撥款資助,鼓勵更多社會服務機構開展夜間托兒服務及照顧者服務,聘請更多本地專業或具相關資格人士,為有志投身社會服務作為兼職的市民提供津貼以及專業培訓,透過整合社區中的非專業與專業的資源,促進社區參與,讓社區分擔家庭壓力,最重要的是提升居民自助、互助的意識,更可以增加更多就業職位,讓更多的澳門家庭受惠。(社協提供圖片) 會長羅彩燕 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協會

09/04/2021
12594

提高遊客訪澳意欲

跟隨內地旅遊業復蘇步伐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21年清明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指綜合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數據,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1 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02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144.6%,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71.68 億元,同比增長228.9%,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6.7%。總體而言,認為國內旅遊市場正在有序復蘇。 今年清明節內地的小長假共三天(4月3日至5日),與本澳復活節假期(4月2日至6日)重疊,旅遊局公布數據指,在上述五天節假日期間整體訪澳旅客99,568 人次,日均值19,914 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為53.1%。據初步統計,今年復活節清明節疊加成為期五天的節假日,期間澳門共接待人次的旅客,來自內地的入境旅客人數為90,491 人次,香港及台灣地區(沒有國際旅客)入境旅客人數分別為7,678 及1,399 人次。當中,內地旅客人數佔整體訪澳旅客逾90%。 雖然今年清明節及復活節假期,由內地來澳的旅客較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已稍有好轉,但明顯較當局預期遜色,相較內地的恢復至疫前同期95% 的水平更是遙不可及,一定程度上來說澳門旅遊業的復蘇苗頭不旺,步伐不穩,節奏不快、成效不彰。 旅遊局強調,自去年全國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當局積極宣傳澳門是健康安全宜遊城市的訊息,吸引內地旅客來澳旅遊消費,包括先後舉辦「北京澳門周」和「杭州澳門周」,向當地居民和旅客推廣澳門豐富多元的旅遊及商貿等元素,此外,更積極發掘不同渠道,包括透過多個內地媒體、網紅、社交媒體和線上旅遊平台,宣傳澳門是健康安全宜遊的城市,又把握「五.一」勞動節假期將至的契機爭取推廣澳門旅遊,冀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澳旅遊及消費,擴展客源,助力澳門經濟復甦。 但很明顯, 重複成效不理想的工作並非高效率之舉,當局重點工作應該短期內是多多與內地協商,為內地遊客來澳旅遊爭取便利化政策和簡化繁瑣簽註流程。同時, 還要從遊客訪澳意欲方面入手,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顯示,93.4% 的遊客參加了文化休閒活動,群眾對清明期間文化休閒和旅遊的綜合滿意度均為89.3 分,達到了滿意水平。當局也應通過科技手段加強澳門旅遊城市以及文化魅力的輸出,例如網上大興的雲直播,並非單純發放優惠券。

09/04/2021
13111

兩男墮「男子按摩」服務騙局

其中一人竟先後14次買點數卡

【本報記者梁啟迪】兩名無業男子先後墮入「男子按摩」騙局,被誘用「點數卡」付款,合共被騙近70,000元。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未有人被捕。 兩名男事主分別29和30歲,本澳居民。案情指,30歲事主上月透過手機通訊軟件認識一名「男子」,對方聲稱可提供按摩服務,每次收費500元。本月1日下午,兩人相約在氹仔見面,見面前「按摩師」要求事主按指示到便利店購買「點數卡」,並留下聯絡電話號碼。 聲稱「衛星定位」監察事主位置 事主隨後接獲一名操普通話男子來電,先後以不同藉口要求事主支付「保險金」和「手續費」等,事主不虞有詐,前後合共14次購買總值72,400元「點數卡」,並拍攝序號及密碼上傳。騙徒見「水魚」上釣,便繼續「撳住砌」,惟事主已散盡家財,無錢之下便拒絕再付款。 對方隨即聲稱已安裝「衛星定位」,知道事主位置,如不繼續付款便會對其家人不利。此時事主才懷疑自己受騙,遂報警求助,損失72,400 元。 另一宗同類案件事主29歲,上月31日晚上網時認識一男子「按摩師」,可提供按摩服務,便按指示到便利店購買500元「點數卡」並拍攝序號及密碼上傳,並應約到高士德某大廈外等候服務時,接獲對方電話,要求多買10,000元「點數卡」。事主認為自己已受騙,拒絕後報警求助,損失500 元。 司警發布一宗男子按摩騙局案件,有事主損失逾70,000元。 (梁啟迪攝)

09/04/2021
24072

送檢車輛須提前至少一天網上預約

全面網約驗車計劃5月8日推出

交通事務局計劃於5月8日推出全面網約驗車,所有送檢車輛必須提前至少一天網上預約。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基本認同實施全面網約檢驗車輛、接收SMS短訊通知綜合登記、取消網繳行車稅後的郵寄稅圈服務、駕駛實習電子登錄程序及駕考中心使用費徵收的優化工作。另外,當局表示,為著讓市民熟習相關安排,5月8日至16日臨時保留現場輪候配額;5月17 日起只接受網約驗車,取消現場輪候配額。 交通諮詢委員會「簡化手續及交通安全小組」本月初舉行工作會議,由小組召集人辜文達及副召集人歐嘉輝主持。會上局方介紹繼早前推出以親臨方式登記「接收短訊通知綜合登記服務」後,將於4月30日推出網上登記。 一經成功登記,可接收車輛及駕駛執照相關的訊息,包括提示定期車輛檢驗期等。關於上述定檢期的提示,除已印在行車稅圈外,巿民可透過本局網頁、微信公眾號及交通資訊站App 查詢。 而就行車稅圈方面,局方提出擬明年取消網繳行車稅後的郵寄稅圈服務,市民屆時仍可透過自助服務機列印稅圈,或者選擇親臨指定地點繳納相關稅款。委員認同有關構想並提議考慮取消稅圈,取而代之透過電子化方式和服務分別讓執法部門及巿民查詢行車稅事宜。 局方亦介紹了早前實施的駕駛實習電子登錄程序及駕考中心使用費徵收的優化工作,改為以電子方式紀錄學習時間,方便教、學雙方查詢及調整教學計劃;而駕考中心已安裝車牌識別閘機,自動記錄教練車進出中心的時間;局方已停止銷售「印花」,並改以月結方式徵收場地使用費,委員認同相關工作並建議進一步優化重型車教考場的閘機設備。 交諮會召開工作會議,討論車輛及駕駛教考工作。(交通事務局提供圖片)

09/04/2021
1423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