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能讓澳門珠寶設計與製作產業以國際化視野走進大灣區,融入不同創新思維,進一步以多元化與國際化走向世界,澳門珠寶設計師協會會長陳金妹、理事長黃君亮、秘書長鄭雪雪、副會長梁椲騏及副會長兼副理事長周佩兒一行五人,日前到廣州市番禺區拜訪貿促局主任黄遠欣和廣州番禺區珠寶廠商會、廣州番禺區珠寶產業發展聯合會會長吳威、「粵港澳大灣區珠寶設計師俱樂部」主席鄭陳嫚芝等,並以嘉賓身份出席「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2021屆首飾方向畢業展」。 由於番禺珠寶設計及製作方面已經達到高端品牌級別,澳門珠寶設計師協會期望加強兩地聯繫,透過「一帶一路」倡議,讓澳門珠寶設計與製作產業能進一步以多元化與國際化走向世界。 澳門珠寶設計師協會以嘉賓身份出席「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2021屆首飾方向畢業展」。 (珠寶設計師協會提供圖片)
在二龍喉公園紮根逾40年的露天茶座,近月在網上一度流傳將要被市政署收回並改做兒童遊樂區,市政署早前發文表示,未有計劃變更二龍喉公園茶座功能;又指上周接獲承租人書面通知不再續租意向。本報就此向茶座的營運者了解情況,營運者重申,風波過後最重要是茶座「有得留低」;但營運者是否將於7月22日停業,則留待實際持牌的茶座承租人作最終決定。至於這場「茶座風波」的來龍去脈,孰真孰假,營運者重申無意與市政署及外界作爭論。【 本報記者吳泳欣報道】 記者昨(19)日到二龍喉公園的花園茶座,發現早上客流相當熱鬧,除了到公園運動的人士,亦不乏附近街坊前來捧場。期間亦有不少顧客向營運者了解事件,又關注營運者是否真的決定於7 月22 日停業。 各有說法 營運者稱不爭論 據記者了解到,茶座的承租人年事已高,且已搬到內地居住,而現時茶座的營運者則是近年才與承租人合作打理茶座生意。談到今次事件是如何從「不被續租」演變成「不續租」,記者則從營運者處得悉另一個說法。 今年3月,營運者接到承租人的電話通知,指市政署方面決定,茶座承租合約將於本年10月21日屆滿後不再續租,且要求營運者在租約屆滿之前,就要先騰出茶座下層的倉庫。營運者和承租人商議後,考慮到提早清空倉庫的凍櫃會影響餘下日子的營業情況,營運者決定提早退場,並在承租人需提前90日向市政署提交退場通知的規定下,作出擬於7月22 日停業的決定。 如今市政署發文表示,無向承租人作出任何收回茶座或不予續租的通知。對此營運者稱,既已得知市政署會繼續保留茶座便可,不想再就事件作爭論。 經營與否待承租人決定 至於市政署在文中表示,已再與承租人聯繫了解其經營意向及具體情況,並將視乎其續約意向作出跟進。營運者向記者表示,暫時未收到承租人的電話,亦想先觀察情況再打算,暫時無意主動聯絡承租人。不過營運者向記者坦言,仍然有心經營茶座,但最終決定權屬承租人。 顧客樂見茶座繼續保留 不少顧客都樂見茶座可以繼續保留。其中,熟客之一的芳姐和鳳姐向記者表示,茶座勝在空氣好、陽光好,又有花草樹木相伴,是與朋友飲咖啡聊天的休閒好去處;熟客之間亦會打招呼、聊聊天,氣氛甚是有人情味。 街坊何女士則指出,類似的茶座在本澳已經是「買少見少」,再加上可以帶寵物入場光顧,認為茶座若果「幾十年忽然冇咗,又真係好嘥!」
【本報記者陳宇東】本澳一健美公司旗下的兩間瑜伽中心,於本月6日向會員通報會於本月18日結業,要求學員於限期前取回儲物櫃內的個人物品,但當中沒有提到會退還學員預繳的費用,事件涉及商業糾紛及消費者權益,事件中澳門消費者委員會至今共收到124宗投訴。協助調解是次事件的新澳門學社上周表透露,事件可能涉及130多人,每名學員受損金額達3,000元至20,000元不等,涉款約100萬元。 前(18)日為瑜伽中心所公布的最後營業日子,上午本報記者到位於水坑尾某商業大廈的其中一間瑜伽中心視察情況,只見中心仍有開門營業。在記者查詢下,有中心職員向記者表示,18日仍有營業,雖然沒有安排上堂,但會員和客人仍可到中心活動及使用相關器材;據悉公司股東近兩日亦正就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協商,但暫時未有結果,有關最終的結果將會於今(20)日稍後向會員及公眾公布。職員又向記者透露,相信結果會是正面,瑜伽中心或繼續經營,但仍有待公司官方公布。 同時,亦有學員向本報透露,近日有與中心的施姓股東接觸,據悉中心各股東經協商後達成和解,目前只待與律師簽訂相關文件,今日內會對外正式公布最後結果,相信會是好消息。
【本報記者梁佩茵】昨(19)天是佛誕公眾假期,不少市民旅客趁著炎夏到沙灘消暑嬉戲,有市民表示,因現時疫情仍不穩定,故一般都會選擇留澳度假,趁著一天假期帶小朋友到黑沙「踢吓沙」。 記者昨日於黑沙海灘所見,相比起五一黃金周,人流明顯減少,惟天氣炎熱,很多市民都選擇投奔海灘消暑,不少市民一家大小到黑沙海灘遊玩,更有準新人拍婚紗照。 有中學生表示,趁昨天假期,約了幾位同學到黑沙海灘嬉戲,尋找一下童年回憶。有旅客表示,黑沙海灘附近有不少美食燒烤,故特意來品嚐及遊玩一下,認為黑沙環境不錯。至於本澳另一個海灘竹灣海灘則人較少,有市民指因感覺黑沙會較多人,因此選擇到竹灣遊玩。 除了海灘,泳池也是很多人的消暑選擇。體育局轄下的四個露天泳池包括孫中山泳池、氹仔中央公園泳池、黑沙公園泳池及竹灣泳池於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每日最多分為三節開放予公眾使用,今日亦有很多市民到黑沙公園泳池暢泳,有市民稱在網上預約較方便。
本澳作為高度發達的旅遊休閒城市,就業率高、雙職家庭普遍,而且不少崗位需輪班工作,很多家長與子女相處時間少。 再加上社會競爭激烈、升學壓力大,自然有不少家長選擇讓子女放學後到補習班或督課中心,條件較好的還會為子女請來私人補習。推而廣之,家長對培養子女的投入不只限於補習,還有形形色色的課外興趣班,青少年加入社會競爭的「起跑線」一再被提早,剛上幼稚園就身懷各種才藝似乎已十分常見。 社會各個層次競爭一向激烈,這是不爭的事實。放到子女教育問題上,就變成了家長的焦慮引致的「軍備競賽」——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其他人的子女也有參加補習、興趣班,那我一定不能落後。在內地,近年興起了一個火熱的現象,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這種現象被稱為「雞娃」,意思是給孩子打雞血、激勵其努力拼搏。 參與「雞娃」的多數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中產階級家長,他們希望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資源競賽中,讓孩子有更強的競爭力,從而透過教育改變命運、或者至少不要階層滑落。然而,愈來愈多的例子說明,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最終並沒有取得預期成果,反而讓孩子早早就產生厭倦心態、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有家長感言道,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孩子建立自驅力,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進行適當引導。 正如本澳教育界人士指出,家長不應本末倒置,並教導子女自律學習,提升他們的終生學習能力。理想中的兒童教育,應該是發現並順應其天性,讓兒童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功感,但現實往往是無奈的,「壓力山大」的應試教育、疲憊到無力管教的家長,很容易就讓孩子成為千人一面的學習機器。 青少年教育問題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所在,澳門未來致力打造經濟多元發展,需要高素質、特色化的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長和教育系統或許要有所反思。
近期台灣新冠疫情嚴峻, 特區政府關注在台澳生情況;另一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正透過新開設的網上系統收集各地澳生的回澳意向。教青局副局長丁少雄前(18)日表示,當局收到807位在台澳生表示,有計劃由本月起至8月期間回澳,當中約300學生集中在6 月至7 月回澳; 約260多名學生已各自購買了機票。 丁少雄相信學生等今個學期課業結束後就會陸續回澳。 至於機票方面,丁少雄稱當局有向旅遊局和航空公司了解,實際上現時每日仍有兩至三班往返澳台兩地的航班,當局亦會密切注意當地疫情發展,以及與當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以支援在台澳生。他又表示,了解到有相關團體亦關注在台澳生情況,亦就當地學生回澳事宜正與航空公司進行溝通。 丁少雄估計,現時約有3,000 至4,000 名澳生在台就讀。 300名澳生分散世界各地 除了台灣,丁少雄稱現時另有近300名澳生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亦陸續打算於6 月至7 月回澳,主要是在英國和葡國就讀的澳生。 丁少雄表示,當局會與衛生局、旅遊局和民航局保持溝通,他再提醒在外地的澳生要做好個人衛生及保護措施之餘,亦要與校方有充分溝通,了解課業和考試安排,結合自身課業及安全,對回澳計劃作審慎考慮。 兩局合併運作更暢順 另外,隨著今年「教育暨青年局」和「高等教育局」已合併為「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丁少雄表示,合併除了令運作更暢順,亦整合了不少工作,例如校園比賽和學界比賽,既節省資源,提高效率,亦令整體效果更好。 特區政府提請台當局關注澳生權益 對於台灣疫情的發展,特區政府表示,密切關注疫情之下在台灣就讀澳門學生的情況,「在台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已就相關事宜致函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當中提及近日島內疫情有所升溫,給澳門在台就讀的幾千名學生及其家長帶來困擾和不安,一些學生擔憂就學、醫療、生活等實際問題和困難無法得到解決,希望陸委會予以重視,確保在台澳生群體的訴求得到及時關心和妥善處理,切實保護他們的有關正當權益。
澳門江門同鄉會為感謝會員熱情參與,從參與票選會歌活動會員當中隨機抽出100名幸運兒,並於本周日(16日)舉行頒獎典禮。會長甄瑞權致辭時表示,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了進一步團結廣大在澳鄉親,發揚愛國愛澳愛鄉精神,同鄉會決定藉創作會歌來更好地傳播創會宗旨,凝聚人心。新的會歌是由廣大會員票選出,相信能夠充分代表會員共識。會歌充滿朝氣、熱情洋溢,歌詞當中體現出廣大會員要團結一致、攜手努力、向上奮進的精神,希望會歌的出台能夠起到激勵作用,促進該會將會務工作做得更好,將廣大鄉親乃至全澳市民凝聚在一起,為國家繁榮富強、澳門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為了更直率地表達創會宗旨,凝聚廣大會員向心力,江門同鄉會特邀請本地音樂人參與創作,為該會度身訂造會歌,共創作兩首備選歌曲,分別為<同行有您>及<前程伴您創>。而為讓全體會員都能表達意向,同鄉會並接續舉辦票選會歌活動,讓會員以一人一票方式,從兩首歌曲中選出一首作為會歌,經過11天時間,共有13,000多名會員參與,最終<同行有您>獲得9,563票,佔總票數逾70%,獲選為江門同鄉會會歌。 澳門江門同鄉會票選會歌,參與票選會歌會員中隨機抽出100名幸運兒,並於16 日舉行頒獎典禮。(澳門江門同鄉會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吳泳欣】澳門城市大學成立「澳門中國文化研究院」,前(18)日在氹仔校區舉行揭牌儀式。城大表示,研究院的設立為弘揚中國文化,推動澳門在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等方面發展,助力澳門文化教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與「一帶一路」倡議。同日,城大舉辦「講好中國故事——家國情懷書法展」開幕儀式。 澳門城市大學校長劉駿表示,澳門中國文化研究院與中國社科院、中國社科院大學、南開大學聯手,主動擔當起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中國文化,並助力澳門成為中國優秀文化對外傳播重要門戶的歷史使命。研究院將全方位、多維度地探究中國文化在人文、科技、經貿、社會四大領域中的歷史軌跡和發展脈絡,例如大數據、特色金融,應對老齡化等議題。 「講好中國故事——家國情懷書法展」由城大校董會副主席、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展出近60幅書法作品。吳在權表示,希望通過書法展的舉辦,推動中國文化以多元形式走進校園,加強培養師生愛國愛澳的家國情懷,讓建設澳門、建設國家的力量薪火相傳。書法展的展期至本月24 日。
新口岸區工商聯會參觀國安展 進一步提升愛國愛澳情操
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教授曾忠祿預計,政府可能會延長賭牌續期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