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2)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澳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法案第77條建議「假結婚」罪罰則,可被科處兩年至八年徒刑,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向傳媒匯報會議內容,引述委員意見指出,考慮到「假結婚」罪與「關於身份的虛假聲明」罪所保障法益接近,但「關於身份的虛假聲明」罪最高刑罰僅為三年,質疑「假結婚」罪的刑罰更高及嚴厲,期望聽取政府相關意見及理據。 法案第77條有關「為取得許可而虛偽作出並主張某些法律行為,以使他人或本人取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居留許可或逗留特別許可作為決定性勍動機而虛偽締結婚姻、事實婚、收養或訂立勞動合同,並向澳門特別行政區當局辦理相關手續者,處兩年至八年徒刑」。 擴大有組織犯罪法 主席黃顯輝表示,細則性審法案進行了七次會議,完成73條至104條細則性首階段審議工作,三常會是次主要討論到「假結婚」及修改「有組織犯罪法」的條文。法案中提出擴大有組織犯罪法構成犯罪要素,例如藉假結婚、或訂立勞動合同為他人取得特區居留許可,三常會關注為何不將法案的其他刑事違法行為,例如聘請黑工等納入犯罪構成要件。 另外,三常會亦關注到法案中第87條「運送不獲許可入境的人」,如有關運輸經營人運送每一不獲許可入境的人,可科處一萬至三萬元,黃顯輝引述三會意見表示,政府會否向運輸經營人公布相關不獲入境本澳的人士,使他們避免觸犯法例。 逾時傳送資訊或被科罰款 法案亦規範運輸經營人及酒店場所經營人都有傳送資訊的義務,如未有傳送,又或傳送資訊錯誤、不完整、虛假或逾時,會被科罰款。有委員認為,法案對不遵守義務的運輸經營人,每一航程科十五萬至五十萬元罰款,與收益或不成比例,當中的「逾時」又是如何界定,期望政府代表可列席說明。 警方去年接十宗假結婚舉報 本澳目前沒有「假結婚」罪,警方只能引用「偽造文件」罪起訴,難具阻嚇力,輿論普遍認為應將假結婚刑事化。 因此,特區政府制訂《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法律草案。據治安警局向傳媒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共接獲十宗市民舉報「假結婚」,但暫未有內地居民因為「假結婚」被遣返;而身份證明局則指出,近五年因「假結婚」而被註銷身份證的個案共四宗。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2)日下午舉行會議,消防局代表出席介紹《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諮詢情況。會上有委員問及危險品儲存倉收費標準,以及管理方式,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劉鳳鳴會後引述政府回應指,政府正就有關方面討論,但強調收費會偏低,藉以鼓勵業界將危險品儲存到危險品儲存倉。除了對前線人員作專業培訓外,亦會聘請專業團隊管理危險品儲存倉。至於何時會建成?當局則表示正與工務局密切溝通,有消息會再公布。 與環保局商議環境污染等議題 有委員關注危險品法律監管制度,指出危險品和化學品洩漏可能對土壤、空氣和水資源等自然環境造成污染,法律機制則重於監管和預防互相結合,詢問會否將環保局加入具職權的公共當局?消防局強調,法案主要對入口、運輸和儲存方面作管控,現時當局與環保局已設有溝通機制。此外,會上有委員建議在危險品標籤上列明最大存量,讓居民大眾知悉。當局指期望能制定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加大宣傳使用危險品後的處理方法。 設查察機制確保場地符合規定 委員劉鳳鳴認為澳門的危險品存放欠缺嚴格規範,目前存放散落社區,存在風險。她建議為操作員逐步建立持證上崗制度,並對於危險品儲存倉及運輸車輛,需持有相關牌照營運,再設立定期查察機制,確保儲存場地及運輸車輛符合嚴格的安全規定。
在昨日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會議上,委員吳超偉在議程前發言表示,本澳泊車空間一直存不足,雖然整體公共停車泊位數量足夠,但卻存有布局性的限制或是使用率不高的情況,如港珠澳大橋、蓮花口岸、石排灣群樓等公共停車場,長期有大量空置的車位,但某些區份的公共停車位卻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特別是輕型汽車,期望相關部門可持續優化泊車空間。 吳超偉引述到湖畔居民意見指出,有關停車場晚上時段候車進入需時,且留意到電單車位則長期空置,使用率不高,期望可以調整泊位或彈性處理停泊問題。他建議有關當局可考慮引入電單車與輕型汽車互換功能之泊位,當電單車位晚間使用率不足時可透過特定系統或程序調整型汽車位,以滿足使用率較高的區域。 吳超偉建議當局可引入電單車與輕型汽車互換功能的泊位。 (梁啟迪攝)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會長賀定一一行日前到訪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獲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行政總裁徐克恩等管理層熱情接待。會晤中,雙方就「聚易付」、個人金融服務等交換意見,並同意建立恆常合作機制,推動澳門社會事業發展,通過合作更好服務社群,凝聚力量,共建美好家園,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共同努力。 冀共同扶持女性創業就業 婦聯會長賀定一表示,工銀澳門對澳門金融發展共獻良多,同時熱心社會事務,關心婦女福利,鼓勵更多女性走進灣區,發揮自身所長,參與國家的建設發展,對工銀澳門的社會工作予以肯定和支持,賀定一指出,冀望透過雙方加強合作,共同扶持本澳女性創業就業。 團結社群共同維護女性權利 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稱,工銀澳門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立足澳門、服務澳門」經營理念,積極實行社會責任,關心民生福祉、扶危助困,促進澳門社會公平公益,並一如既往支持婦聯開展婦女工作。姜壹盛期望在婦聯的帶領下,團結社群,共同維護女性權利,確保澳門社會長期繁榮穩定。 婦聯一行與工銀澳門管理層會晤,期望共同推動澳門社會事業發展。(工銀澳門提供圖片)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特區政府今年施政重點之一。今年是國家「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澳門將把握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橫琴毗鄰澳門,僅一水之隔,相距最近只有200米,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鄭重提出要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和關稅區、流通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實現跨境協同創新,推進區域深度合作,是「一國兩制」偉大創舉的具體實踐,「粵澳深度合作區」要在經貿、投資、金融管理、證照、通關模式、社會民生等領域進行體制創新和務實合作。「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在於澳門可利用橫琴廣闊空間資源破解澳門空間侷促和產業單一問題,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由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打造與國際高度銜接營商環境,在建設過程中必會衍生法律銜接問題,故此需要建設法律制度的融合和銜接,以保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政策突破加快三地法制融合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推進粵澳合作的同時,粵、港、澳亦要加快推進三地法制對接工作,避免日後對粵澳合作和大灣區發展造成障礙。劉本立關注在粵澳合作有序推進的同時,目前粵、港,澳三地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和司法合作工作方面,政策上的突破不大。他認為三地需要加快步伐,研究如何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加快三地的法制協同和規則涵接,形成恆常機制。他強調,有關工作相當重要,且有一定難度,關係到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能否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處理得好便可加快融合,否則會形成障礙。 疫下粵澳合作持續有序推進 劉本立認為,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2月出台以來,無論中央政府以至廣東省政府都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可見兩年以來粵、港,澳三方正努力推進大灣區發展。雖然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少阻礙三地的正常往來和溝通,但總體而言粵澳合作還是在有序推進,包括粵澳雙方持續出台港澳居民到橫琴就業、在珠海辦理居住證和社保等政策;去年8月橫琴新口岸正式開通,新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特區政府早前公布積極推動輕軌橫琴線的建設,將透過區域合作方式委託公司代建,項目爭取四年內建成試營運等。 今年1月,行政長官賀一誠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一連四日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八個城市(中山、江門、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及深圳市),分別與各市政府領導會面及考察當地的產業發展項目,進一步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 粵澳合作制度採先行先試 今年2月初,在珠海市九屆人大九次會議上,珠海市市長姚奕生在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今年將加快一系列珠澳合作開發項目的落實,承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的實施,推動建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體制機制,系統性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劃建設和管理運營。此外,珠海還計畫今年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立法。 劉本立相信「粵澳深度合作區」方案將快出台,珠海和廣東省方面基本形成共識,正等待中央審批,他認為將來在粵澳深度合作制度對接方面,可能採取先行先試方式。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除了法制問題,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亦關注在「粵澳深度合作區」背景下的橫琴開發問題,他認為橫琴方面要切實推進落實「分線管理」模式,實現「一線基本放開、二線高效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即對經「一線」進入橫琴的貨物實施備案管理模式,在優化備案流程,縮短備案時間及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一線基本放開」。 「二線高效管住」,即實施嚴格管好「二線」的管理模式,對從橫琴進入內地的人員,攜帶行李物品採用電子監控等科技手段監管。對經「二線」從橫琴進入內地的貨物,按照現行規定統一辦理進口報關手續;對經「二線」從內地進入橫琴的貨物則統一辦理出口報關手續。 劉本立認為,若果不爭取早日解決上述問題,會阻礙粵澳合作的步伐,影響琴澳互聯互通,令大灣區不能形成高效運作機制。他又建議粵澳雙方在研究合作方面劃出重點,甚至雙方設專責部門恆常跟進,定期評估,相信推進成效會更大。 劉本立認為,橫琴方切實推進落實「分線管理」模式,實現「一線基本放開、二線高效管住」,人貨分離,加快粵澳合作步伐。(橫琴新區政府門戶網站圖片)
特區政府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落實習近平主席在澳門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關於「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的重要指示,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在中央支持和指導下,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磋商擬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並報請中央審批。 特區政府與國家多個部委就「粵澳深度合作區」有關政策進行溝通,並設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小組推進工作,用開放和創新思維,打造結合「--國兩制」優勢、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服務國家開放的創新合作區。 推動澳門單牌車廣東全域行駛 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本月中起增至10,000個,申請條件亦進一步放寬。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員流動,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將於今年底啟用,特區政府正研究推動澳門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入廣東省全域行駛,進一步便利澳門居民進出內地。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本年度《施政報告》 透露,正與內地洽談本澳單牌車能進入廣東省範圍,對方持開放態度。 多個領域深化琴澳合作 特區政府正深化與橫琴在旅遊、科創、民生等域深合作,帶動業界開發更多「澳門-橫琴」旅遊路線,探索開發中醫養生和大健康產業的旅遊產品,逐步實現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延伸至橫琴。加快建設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有序落實相關社會服務的配套安排,持續推進兩地各項合作工作。 為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需要完善政策措施,推進粵港澳職業資格互認,拓寬職業技能鑒定「一試三證」的職業範圍,增加澳門居民在大灣區的執業選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地區的消費維權合作。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只是琴澳合作其中一個項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不是項目問題,需要的是「取政策」,澳門就會有很多不同方向。 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本月中起倍增,下一步是澳門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入廣東省全域行駛。(橫琴新區政府門戶網站圖片)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電)為應付本澳未來用電需求及提高舊區供電穩定,計劃在中、南區及路氹區合共增建九個變電房。
特區政府為促進科技創新、建設智慧城市,同時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推出《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財政局將於下(4)月1日起開始接受企業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