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昨(13)日舉辦「智慧旅遊座談會2021—智慧城市發展下澳門的機遇與挑戰」,邀請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鄔向明等嘉賓作分享。
《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將於下周日(17日)起正式實施,所有進入建築廢料堆填區作傾卸的車輛需要按質、按量收費,其中惰性拆建物料每公噸收費70澳門元,其他混雜建築廢料或特殊拆建物料每公噸收費200澳門元。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3)日下午繼續審議《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人員通則》法案,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列席會議。
由藝嘉國際有限公司主辦的「第43屆婚紗婚宴美容珠寶展」從明日起至17日,一連三日於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 A 館呈獻,作為王牌婚慶展覽,各式籌備嫁娶禮品、醫美纖體及多款驚喜獎賞一應俱全,準新人無需東一樣、西一樣四圍撲,輕鬆打造浪漫婚禮!
外賣店監管及食物安全問題一自備受關注,外賣店毋須申領餐飲牌照,只需在財政局進行商業登記便可開業經營,政府在規管上有一定困難,市政署計劃建立外賣店和網購店強制性登記制度,規定必須設置實體店,並且不得設在民居。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3)日探討外賣店監管及食安問題,餐飲業聯合商會副理事長馮健富、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梁鴻細及外賣平台副總經理黃錦汶出席。梁鴻細認為,如未來外賣店強制登記後,當局掌握了店舖地址,巡查工作可做得更好。 餐飲業聯合商會副理事長馮健富表示,現時市面外賣店愈來愈多,因此立法規管外賣店有必要性,另一方面亦對市民的健康增加保障。被問及外賣店與一般食肆在牌照上有何分別,他解釋,市面上(包括博企內)一般食肆的牌照是由市政署或旅遊局發出,而現時外賣店(即不設堂食)只需在財政局進行商業登記便可開業經營,因此政府在規管上有一定困難。 住宅用作食品加工場應舉報 梁鴻細表示,未來外賣店強制登記後,當局掌握了店舖地址,巡查工作可做得更好,又稱市民和物管公司若發現在住宅內有疑似食品加工場,應主動舉報,共同做好監督工作。而在食安保障方面,黃錦汶稱,外賣平台對於商戶上線亦有一定準則,平台簽約前會先拜訪商戶,確認其是實體店,商戶亦須出示商業登記或M1,從而作出評估後再簽約。她認為,日後強制登記外賣店後,平台的准入機制更完善,又表示平台願意配合政府。 節目上亦有市民關注食安問題,以及相關監管是否足夠。梁鴻細表示,其實現時亦有《食品安全法》規管生產或提供食物的場所,若出現違法情況亦需負上刑事責任或是行政處罰;他又指,若市民進食後出現問題,亦可循民事索償途徑向商戶追討。他強調,無論強制登記日後是否實行,現時市政署對於食品安全都有巡查機制,當局透過《食品安全法》,有權到任何食品加工場所進行抽檢,只是現時登記制度是自願性質,因此當局對於掌握新開店舖資料上較為困難。 外賣店始終有價格優勢 另外,有市民憂慮實行強制登記後外賣店會因此增加成本,轉嫁消費者。馮健富認為,網購外賣設立實體店,人手及租金成本也不會高於堂食店舖,外賣店始終具有價格優勢。至於實體店定義當局可與業界溝通及向業界訂定外賣食品的運輸、包裝、儲存等指引。亦有市民指懷疑有外賣店一址多店,黃錦汶表示,去年有揭發外賣店在住宅廁所設加工場,外賣平台會注重商戶的服務質量和與商戶溝通,他們暫無發現一址多店情況。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20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將於1月20日(下周三)至31日期間舉行,帶來18齣精彩節目及17項周邊活動。今屆藝穗節以「人人藝術家」為題,並繼續推出「穗內有萃」單元,其中一個主題為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的《TodosFest!》,由本地及香港藝團分別與身心障礙人士及長者合作表演的戲劇、舞蹈等,以及深度研習坊、工作坊與討論會,冀打開他們在藝術表演上的話語權,並展現其獨特之美。 活動策展人、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主席莫倩婷以及「藝術無疆界──弱勢在社區的藝術發展」專題討論會主持林詠欣昨(13)日進行傳媒見面會,介紹《TodosFest!》,當中包括「末世未境」、「一隅樹說」及「共生之花」三個演出,屆時分別在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盧廉若公園及文化中心廣場上演。 打開特殊人士表演話語權 莫倩婷表示,單元中三個表演項目共有40至50名身心障礙人士及長者參與,當中多位人士都是首次參與藝術公演。她稱,過去曾不斷思考舞蹈是否必須由健美的身體、嚴謹的舞步陣式來展現並迎合社會的審美觀。但她希望透過與身心障礙人士合作的實踐,從新審視「美」的定義,打開他們在藝術表演上的話語權,獲得社會更多的關注,更進一步構建平權社會。 她提到,與他們合作的時候總是超出預期,「我想佢哋咁做,但結果會做咗第二啲嘢出嚟」,但她認為這正是藝術的魅力所在,人生其實與藝術一樣,應該收起預設的框架,打開意想不到的空間。 莫倩婷又稱,受到疫情影響,一些來自香港的編舞師只能透過視像排練,不過其中一位演出「共生之花」的香港編舞導師「丸仔」,雖然要隔離21日,仍選擇親身來澳與參演者一同排練,務求演出最佳效果。
婦聯總會昨(13)晚舉行新聞界聯歡晚宴,會長賀定一致辭時表示,將全力支持配合澳門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工作,並繼續派出婦女代表與友好機構、團體組成「美好家園聯盟」參選,爭取在議會反映婦幼心聲和訴求,進一步提升婦女參政議政的水平。 賀定一稱,為深度融合、緊跟國家發展大局,將繼續引領婦女積極助力國家重要戰略,包括在大灣區成立廣東辦事處和社會服務點、深化培養女性雙創人才等,為婦女參與灣區建設搭建平台,實現灣區婦幼事業和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並與灣區婦聯、團體緊密合作,達成「一基地一中心」培訓項目,並簽署各項合作協議、發布「大灣區婦女現況及需求調查」報告、締結友好社團和姊妹學校等,增進灣區婦幼福祉。 她續稱,婦聯發展至今,會員超過47,000人,屬下現有23個直屬機構、17個團體會員和牽頭成立團體,開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社會服務,包括因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通過籌款120萬元轉贈湖北省病患家屬、協助政府售賣近470萬個口罩、開展托兒所友善措施等。最後,她亦感謝傳媒長期報道及關注婦聯會務。
政府即將建立外賣店強制性登記制度,對此,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街總副理事長陳家良表示,外賣店登記後能有效保障消費者,政府亦能做好食安監管,認為有需要盡快推出,同時也應藉登記制度,提高外賣店的消防及油污排放等門檻,減少外賣店對民生及市政的影響。 陳家良指,隨著網絡及手機普及化,加上發生疫情,透過網絡購買食品並進行外賣服務,已成為社會趨勢,為了避免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堵塞食安漏洞,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有需要建立外賣店強制性登記制度,令有關商店能在政府監管下運作。他又指出,由於外賣店不設堂食,無需向巿政署申請飲食場所牌照,經營成本較低之餘,在監管上亦相對寬鬆,容易出現灰色地帶及漏洞,政府必須予以關注。 他認為,政府除了要透過登記制度解決食安問題,亦應研究透過登記制度,加強外賣店消防、排污等方面的門檻,以防出現事故和將經營成本轉移到社會的情況,又認為政府須加快《澳門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法規出台,或直接在登記制度上將食肆及外賣店的油煙排放濃度進行統一,以減少外賣店油煙排放對居民所產生的問題。 陳家良認為外賣店登記制度能保障消費者及助政府做好食安監管。(受訪者提供圖片)
去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今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排在首位的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既體現了中央對科技創新,尤其是涉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國家戰略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同時亦反映了在美國多次制裁中國科技相關產業的危機下,反而加快了中國對科技產業的發展速度和水平。 澳門先後獲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四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AMSV)、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曾發表多個重要的科學成果,例如AMSV就曾在 「國際芯片奧林匹克」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上發布七篇論文,成為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機構,位處全球前六名;去年,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更發現了數個能顯著抑制新冠病毒重要靶點的中藥活性成分,可阻止病毒的複製,具有研發成抗病毒藥物的潛力。 作為彈丸之地的澳門,發展科技產業必定是走 「重研究」的道路。國家支持和高校科研實力為本澳科研奠定穩實的基礎。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8年六月時,就曾親自對澳門高校回信,勉勵澳門創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在深圳考察時亦指出,澳門部份大學已有一定的科研力量,希望能通過與內地企業合作進行深度開發,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特區政府並計劃整合澳門大專院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資源,與大灣區內不同的大學共享,藉此加大相互間的教育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人們的生活已經進入與科技密不可分的世代,中國內地在生活科技層面已經遠超許多先進國家及地區。然而,能否國際博弈之間,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之地,澳門優秀高校培育出來的科研人才絕對有力量可以貢獻國家。
五名男女涉嫌以籌碼面值九八折優惠價出售為餌,利誘他人購買賭場籌碼,兩名本澳商人「中招」,合共以港元購買15個各面額10萬港元籌碼,面值共150萬港元,到賭場賬房兌換時被揭發全是偽造籌碼,仿真度高,肉眼難以分辨,司警接報後展開調查,拘捕三男一女四名本澳居民,涉嫌有關,並追緝在逃主腦及贓款下落。 司警昨(13)日公布案情稱,被捕四名本澳居民分別為32歲姓馬無業女子,三名男子姓梁29歲的士司機;姓趙30歲及姓梁33歲,均無業。四人涉及「相當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兩名男事主30多歲,本澳居民,報稱商人。 以籌碼面值98折作餌 案情顯示,本月11日凌晨,兩名男事主委托一名男性友人持15個面額各為10萬元現金籌碼(面額合共150萬港元)到新口岸某娛樂場賬房要求兌換,賬房職員發現15個籌碼全部不能通過籌碼檢測儀器,懷疑全是假籌碼,通知駐場司警調查。其中一名事主供稱,去年11月認識涉案女子馬某,她表示可協助以低於籌碼面值價錢(約98折)購買現金籌碼。 本月10日午夜,馮某聯絡事主表示有150萬元現金籌碼出售,折算現金約147萬多元。事主剛好需要娛樂場現金籌碼償還MARKER數(簽碼數),需換碼來償還110萬元MARKER數,遂答允收購並與另一名有意換碼事主合資。其後雙方相約在新口岸某賭場貴賓會內進行交收。 假籌碼仿真度高肉眼難分辨 本月11日凌晨,事主委托一名男性友人到該貴賓會提取147萬多元現金,其後與馬女、其中一涉案梁姓男子及在逃主腦等三人會面,即場進行交收。當時在逃主腦將籌碼交出後,另外兩男女嫌犯則負責收取現金和點算;然後將現金放入主腦的袋裡後迅速離去。未幾事主的朋友協助事主到另一間賭廳還數,賬房檢查時發現150萬元籌碼全是假碼,於是報警。 司警調查發現,三名騙徒得手後分別乘坐的士及駕駛私家車離去,其後於同日稍後時間分別在路環及祐漢與其餘兩名同黨趙某以及梁某會面,商議一段時間後再各自離開。司警經調查後鎖定四名作案人身份後,本月12日尋獲並拘捕四人。調查期間,女嫌犯馬某承認由其負責聯絡在逃涉主腦到賭場出售涉案籌碼,其餘人士均否認犯案及拒絕合作。 司警指是次撿獲的假籌碼仿真度高,肉眼難以分辨;現正繼續追查在逃涉嫌人去向及贓款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