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多宗青年學生自殺引起社會關注。站在個人層面,前線社工認為,任何人出現「不開心」便應注意,輕微的可與身邊人傾訴,較嚴重的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因為自殺念頭最初往往由「不開心」而起。
新冠肺炎爆發及全球大流行後, 國際航空業及旅遊業備受衝擊, 業務陷於停頓,世界各地已開始逐步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司警於2019年接獲舉報,調查後揭發一宗離奇假結婚案件,三名親兄弟關係、任職保安公司的巴基斯坦男子,涉嫌與兩名本澳女子串謀假結婚以取得永久居民身份,日前五人一同被司警拘捕,涉及「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偵辦。 被捕的巴基斯坦裔兄弟姓BUTT,其中大哥49歲,荷蘭園二馬路某保安公司負責人;二弟43歲,保安公司主任;三弟38歲,保安公司主任;三兄弟現均持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兩名被捕的本澳女子分別姓何,34歲,案中大哥的情婦兼三弟假妻子;姓邱,52歲,保安公司兼職員工,案中二弟「假妻」。 風流大哥事業有成助胞弟騙證 案情指出,三兄弟中的大哥早於2005年已來澳與一名女子結婚及取得居留權,由於精通粵語等數種語言,現已成為某保安公司負責人,兩名胞弟現時亦在該公司任職。期間,大哥曾至少有過兩段婚姻及多段感情,涉案的本地女子何某在2011年前明知對方有家室情況下亦與其發展婚外情,二人育有一名八歲大的兒子。 大哥在事業感情均如意之下,設法幫助兩名胞弟取得澳門身份證。2013年,涉案何女應大哥要求,與其三弟在巴基斯坦假結婚,三弟亦如願在2020年取得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司警又揭發,二哥原來亦早於2009年在巴基斯坦與涉案邱女(保安公司兼職員工)假結婚,2017年取得澳門身份證。 司警經深入調查後鎖定目標,前(24)日採取行動,在關閘、巴波沙及大三巴附近拘捕涉案五名男女。警方正進一步調查案件,包括追查當中具體的利益等。 司警拘捕涉案三名巴基斯坦裔男子及兩名本澳女子,涉及結婚案「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偵辦。(劉凱輝攝)
在警方致力打擊下,本澳販毒案件數量持續呈下降趨勢,去年全年共錄得71宗,同比下降40.3%。由於受疫情影響,入境受到嚴格限制,部分跨境販毒集團開始改循水路或利用郵包等方式販運毒品。本澳警方與海關對此情況高度重視,並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合作與情報互通。 去年5月,本澳警方及海關與內地警方開展聯合行動,成功搗破一個利用水路販毒的跨境犯罪集團,並於兩地拘捕包括集團首腦在內的17名集團成員,查獲可卡因、冰毒等價值約210萬澳門元的毒品。 去年11月23日,本澳警方透過與香港警方的情報交流,成功破獲一宗從泰國寄至本澳的郵包藏毒案,拘捕三名毒販,並截獲價值約86萬澳門元的毒品。近期,警方注意到販毒集團的運毒方法又出現改變,今年1月22日,警方巡查期間抓獲了三名內地人士,並在其身上及住所搜獲四包內藏液態冰毒的面膜及以零食包裝偽裝的搖頭粉,價值約126萬澳門元。 今年1月29日及2月2日,警方先後偵破兩宗將液態可卡因偽裝成紅酒郵遞運輸的案件,分別拘捕一名本澳男子及一名香港男子,兩宗案件合共檢獲約7,475毫升液態可卡因,價值約2,467萬澳門元。 疫情下跨境販毒集團改用新型運毒方式,包括面膜藏冰毒、零食包裝搖頭粉等手段。(資料圖片)
一名好賭及有犯罪前科的內地男子,早前認識一名比自己年長十歲的本澳女子,並以十萬元報酬與對方假結婚,成功取得探親證後,方便他可留澳賭博。惟假結婚事件最終被當局審批資料時揭發,治安警已將涉案的假夫妻拘捕歸案。 被捕的本澳女子姓黃,61歲,無業;內地男子姓周,51歲,從事賭場「扒仔」,於2017年曾涉及一宗賭場內的拾遺不報案件。二人涉及「偽造文件」,罪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顯示,早在2013年時,兩人在本澳某賭場認識,之後成為朋友並保持聯絡。及後周某為方便經常來澳賭博,提出以十萬元作報酬與黃女假結婚。黃女「看在錢份上」同意合謀,其後二人在內地註冊結婚,未幾便以家人團聚方式,助周某取得探親證方便留澳。當二人以為可瞞天過海之際,早前身份證明局審批兩人申請時,發現事件可疑,轉交治安警跟進調查。 治安警調查發現二人婚後從沒共同生活,於本月12日在關閘拘捕黃女,她承認犯案。本月22日,警方傳召周某到警局問話,他亦承認犯案。 一名周姓內地男子為方便留澳賭博,以十萬元報酬與一名本澳女子假結婚,日前二人被治安警拘捕送檢。(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保安司表示,俗稱「天眼」的「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去年共輔助警方調查宗案件,其中包括嚴重傷人、殺人、縱火等嚴重暴力案件,有效提升了破案效率。「天眼」第四期工程已於去年4月27日完工,並於8月6日投入運作。第五、六階段工程預計目標為加強特定區域鏡頭部署,以及深化和延伸鏡頭的整體布局,目前正開展研究工作。 另外,去年6月正式交付使用的「海域智能監控系統」,可利用遠距離紅外線熱成像技術對本澳整個海域實現全天候監控,自動鎖定與追蹤可疑目標,能夠有效加強澳門海關預防與打擊海上偷渡及走私活動的能力。去年全年警方與海關合共查獲協助偷渡案40宗,同比下降49.4%。而澳珠兩地警方於去年第四季再度合作,搗破三個協助偷渡集團。 「天眼」系統去年輔助警方調查2,342宗案件,有效提升了破案效率。(資料圖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內地於去年9月恢復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來澳旅客增加,令去年第四季本澳零售市道持續好轉,零售業銷售額較第三季上升102.5%,但按年仍下跌12.5%,不過,跌幅較第三季收窄。 統計暨普查局昨(25)日發表《2020年第四季零售業銷售額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第四季零售市道持續好轉,零售業銷售額181.6億元(澳門元,下同),較第三季上升102.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的銷貨量指數亦增加109.8%。與2019年同季比較,第四季銷售額按年下跌12.5%,跌幅較第三季下跌50.4%收窄,銷貨量指數下降8.6%。 銷售額方面,與2019年同季比較,主要零售行業均錄得較明顯跌幅,化妝品及衛生用品下跌38.5%、車用燃料下跌33.8%,成人服裝下跌。但皮具和汽車則有所上升,其中皮具上升,汽車上升5.1%。 銷貨量指數方面,同比下跌的包括化妝品及衛生用品下跌35.8%、藥房下跌24.2%,成人服裝下跌22.2%。同比下跌上升的有皮具上升26.5%,通訊設備上升9.6%。 鐘錶珠寶銷售額上升248.4% 與2020年第三季修訂後的零售業銷售額89.7億元比較,第四季銷售額大幅上升超過一倍,當中銷售額升幅明顯的包括通訊設備上升293.0%、鐘錶珠寶上升248.4%,皮具上升,但超級市場則下跌8.1%,車用燃料下跌5.5%。 銷貨量指數按季升幅顯著的同樣為通訊設備、鐘錶珠寶和皮具,分別上升299.3%、及218.8%,而超級市場和車用燃料的銷貨量指數則減少8.1%及6.5%。 2020年全年零售業銷售額按年下降41.5%至億元。主要零售行業中,鐘錶珠寶(72.7億元)、成人服裝(41.6億元)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億元)的全年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54.1%、和52.5%,超級市場(51.5億元)則上升4.1%。全年銷貨量指數按年減少40.2%,以鐘錶珠寶(-58.0%)、化妝品及衛生用品(-50.9%)和成人服裝(-48.3%)的跌幅較大,超級市場(+3.1%)則上升。 商戶料今年首季銷售量同比下跌 綜合零售商戶意見,有55.3%商戶預計2021年第一季貨物銷售量將比2020年同季減少,37.2%認為銷售量同比相若,預期增加的佔7.5%。與此同時,有66.2%商戶預測第一季銷售價格將維持在2020年同期水平,認為價格會下跌的佔26.8%,而預計上升的佔7.0%。與2020年第四季比較,約49.6%商戶預計2021年第一季經營情況轉弱,而認為預期經營情況保持穩定或理想(8.0%)的共佔50.4%。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昨(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同貧困作鬥爭的歷史,而這段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後書寫得更加精采。
澳門城市大學秉持「服務澳門、融入灣區」辦學宗旨,於全球延攬優秀學術及管理人才,委任劉駿教授為校長,下月(3月)1日起生效。 劉教授是當代教育、人文和社會科學傑出人士,於199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英文教學領域積累了40多年經驗,曾任美國紐約石溪大學副校長、國際學術學院院長及中國中心主任;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副校長、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助理副校長與英文系主任。 學術研究著述豐碩 劉教授在教學法創新、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教育政策制定、跨文化交際等領域學術研究著述豐碩,迄今出版了20多本學術著作和教材,以及100多篇學術論文及兩本業界暢銷書,並應邀在全球30多個國家做過200多場主旨演講。 領域內享極高學術聲望 作為世界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和跨文化交際專家,以及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方面的專家,劉教授在領域內享有極高學術聲望。他曾於2005年至2007年通過全球投票成功競選為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成立以來的第一位英語非母語主席,並於2016年世界英語教師大會上獲得該領域最高榮譽獎–TESOL終身成就獎。劉駿教授現任國際英語教育研究基金會(TIRF)副主席,曾任世界漢語教師協會(TCSOL)副會長、美國國際教育行政官協會(AIEA)理事會理事。 劉教授具備多年管理經驗,在美從事大學行政工作期間經歷了包括經濟危機在內的多個非常時期,他憑藉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帶領高校安然度過危機並持續發展,亦開拓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所高校進行教學、科研及學生互換等多方位的合作。 建設多元文化融通城市大學 大學堅信,劉駿教授以資深的管理經驗和豐厚的學術積累主持大學工作,必將帶領城大同仁戮力同心,堅持特色發展,借鑒全球優秀城市大學辦學經驗,精煉特色;繼續務實創新、與時俱進,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經濟社會發展長期策略與重大舉措培養所需人才,努力建設成為一所多元文化融通、博雅教育厚實、人文特色鮮明的城市大學。 當代教育人文和社會科學傑出人士劉駿教授,下月1日起出任澳門城市大學校長。(澳門城市大學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