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周邊路網重整工程已進入圓形地西側橋樑段橋面建造工序,為配合工程進竹,鄰近圓形地西側的道路由上周六(9日)起至今年6月底封閉達半年,並實施臨時交通改道措施。昨(11)日是實施交通改道後首倜工作日,受大量馬路改道影響,有駕駛者反映現場改道措施混亂。建設發展辦公室亦提醒市民,是次改道令行車條件將較以往複雜,建議市民提早出門以熟悉路況,並遵守現場交通警員的指揮及安排。 本報記者昨日傍晚放工時段在現場所見,由於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圓形地為氹仔交通要道,涉及多條行車線,但因工程要削去半個圓形地行車路線,附近一帶馬路需要改道,駕駛者不到現場基本不會知道該使用哪條道路,不少駕駛者去到紅綠燈前思索數秒才能找到要行道路,幸好現場有交通警維持秩序,且由於車輛經疏導後需要繞道更遠的路程才能到達原本目的地,故放工時段未見嚴重塞車。 重整路網工程歷時四年 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周邊路網重整,包括興建一條連接東亞運大馬路及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雙向四車道行車天橋、擴闊圓形地周邊道路、綠化以及下水道整治等,工程在2018年展開,最長施工期為1,080工作天,合約完工日期為今年(2021年)6月,預計竣工日期為今年10月。 建設發展辦公室稱,為配合圓形地西側橋樑段橋面建造工序,鄰近圓形地西側道路由1月9日至6月底暫時封閉,為了理順現場交通環境,施工路段將設置相關改道指示及紅綠燈以代替原有之讓先出口。另外,沿望德聖母灣大馬路前往氹仔市區的車輛可透過新設臨時車道右轉駛入排角路後轉入運動場道而不需進入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以減低工程期間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行車壓力。 建設辦忠告市民提早出門認路 建設發展辦公室表示,是次的交通改道措施,受現場施工環境的限制,行車條件將較以往複雜,建議市民提早出門以熟悉路況,並遵守現場交通警員的指揮及安排。 「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周邊路網重整」工程已全面進入橋樑結構建造階段,其中近排角段的橋樑結構已完工,後續將進行圓形地及東亞運大馬路段之橋樑結構建造工作,全橋結構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完成,接著進行橋面瀝青鋪裝以及花圃及路面之修復工作,整項工程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完成。
今年自入冬以來,尤其近期天氣持續寒冷,已連續發生十多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下環坊會理事長張振鴻呼籲住宅單位更換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邀請專業人員重新安裝電熱水爐,或安裝煙道式、室外式等安全性高燃氣熱水爐,並冀政府加強執法,嚴防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進入本澳,嚴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再發生。 張振鴻表示,一氧化碳氣體劇毒,當人體吸入一定量後就會昏迷,吸入過量時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今年入冬以來已發生十多宗。據消防局調查,發生中毒事件主因是住宅單位浴室的燃氣熱水爐屬無煙道式熱水爐,或燃氣熱水爐沒有安裝排煙管,尤其老人或小孩通常因安全意識偏低,在使用熱水爐時,沒有保持浴室良好通風,導致燃氣不能完全燃燒而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氣體,造成中毒事故。 張振鴻強調,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悲劇一再發生,必須從問題主要源頭著手解決,方能取得實際成效。故此,呼籲住宅單位更換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邀請專業人員重新安裝電熱水爐、煙道式燃氣熱水爐或室外式燃氣熱水爐等安全性高的熱水爐,並作定期檢查。亦希望政府加強執法,加強熱水爐安全使用宣傳,嚴防有人攜帶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進入本澳,或私自安裝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若發現住宅單位仍在使用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的,應要求住戶更換,以保障住戶家居安全。 坊會冀政府加強執法,嚴防無煙道式燃氣熱水爐進入本澳。(資料圖片)
市政署近日分別完成於林茂塘街、土地廟里、關閘廣場、馬揸度博士大馬路及馬交石巷,設置共五個壓縮式垃圾桶,並已投入使用,提升花王堂區和花地瑪堂區的垃圾收集及處理能力,改善社區環境衛生。 市政署表示,一直關注並致力改善本澳各區的環境衛生,林茂塘街及土地廟里位處內港一帶,人口密集,而區內住宅樓宇大多不設垃圾房,居民主要依賴公共垃圾收集設施處理生活垃圾。為更有效處理該區垃圾,市政署將原土地廟里十一號M06垃圾房優化為壓縮式垃圾桶,同時亦於林茂塘街增設壓縮式垃圾桶,提升該區處理垃圾的能力,改善周邊衛生情況。此外,考慮到關閘廣場西側旅遊巴停車場使用率較高且人流眾多,故於廣場內設置壓縮式垃圾桶,取代原有數個大型街道垃圾桶。 另外,市政署亦於黑沙環區有序地推動設置壓縮式垃圾桶,首階段已完成馬揸度博士大馬路六百零七號對出,以及馬交石巷兩個壓縮式垃圾桶的設置。 設於關閘廣場西側旅遊巴停車場的壓縮式垃圾桶,設計新穎。(市政署提供圖片)
由人才發展委員會及澳門基金會合辦的「人才培養考證激勵計劃」(下稱「計劃」)於今(2021)年繼續推行。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1)日細則性審議《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人員通則》。
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11)日跟進「2020年財政年度第三季度PIDDA預算執行報告」,多個政府部門代表列席會議。
市政署日前表示,接獲活豬供應商通知,由於春節臨近,內地對活豬存量以及需求增加,以致在組織及調度貨源供應上出現緊張,供澳活豬可能會在短期內出現波動,近日活豬屠宰量減少。
《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將於周日(17日)生效,屆時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傾卸建築廢料,須按所傾卸廢料的性質及重量繳費。因應業界反映重型車進場等候時間長問題,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日前與澳門重型車司機職工會負責人到建築廢料堆填區進出口了解情況,發現有關地磅及電子收費系統確有需要改善地方,建議環境保護局督促有關公司調較好系統,以配合稍後的收費措施,避免妨礙業界的日常工作。 建築廢料堆填區電子收費系統去年12月中已開始試用,車輛需要完成車牌識別及過磅兩個程序才能進入堆填區,由於電子收費系統識別車牌速度較慢,最快需要等候6至10秒時間才完成讀車牌程序,加上過磅合共需時約35至40秒,一旦車輛較多,就會出現塞車情況;而且未知是因訊號接收較差還是其他原因,甚至試過要等候一分半鐘才完成第一步車牌識別程序。 促先調校好系統免實施時生混亂 業界指近日工程量未算太多,但繁忙時段已曾出現「排長龍」情況,更擔心日後大量工程開展時,塞車情況更為嚴重,增加他們等候傾卸建築廢料的時間,影響其工作安排。為此,李靜儀與工會代表日前到建築廢料堆填區進出口了解情況,發現電子收費系統的確存在識別車牌速度較慢的問題,希望環境保護局能把握餘下的時間,監督相關公司調較好系統,避免制度實施時產生混亂,妨礙正常的傾倒秩序,或影響到業界運作和生計。
一名本澳女保險經紀疑協助客戶兌款交保險費時遇上「練功券黨」,最終被騙去20萬元人民幣。司警到場拘捕涉案男子,他承認事成後可得到800元報酬。 被捕男子姓王,28歲,內地居民,報稱物流工人;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 女事主為一名本澳居民,52歲,職業保險經紀。 司警表示,女事主由於近日需要協助一名內地客戶繳交保費,並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元;事主準備為客戶先墊支保費,透過其27歲兒子的朋友介紹可在微信群組聯絡兌換人士,相約在中區某珠寶店進行交易,並協商好以213,000元人民幣兌換成25萬港元現金。 本月7日,事主在兒子陪同下到場,嫌犯王某亦現身,期間他快速展示背包內的數疊元面額港幣「現金」,並拒絕事主檢查。事主不虞有詐,按對方指示將20萬元人民幣轉到指定的內地戶口。嫌犯其後假借電話訊號接收不好為由,放下背包借故離開。事主兒子感到可疑,立即查看背包,驚覺裡面幾乎全為練功券,於是立即追截嫌犯並報警。 司警接報到場將嫌犯拘捕,即場搜出498張練功券。嫌犯供稱早前在珠海旅遊期間被招募,負責帶「錢」及按指示進行交易,事成後可獲得800元報酬。司警將進一步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贓款下落。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
媽閣街與高樓街交界昨(11)日清晨發生垃圾桶無故起火事件,消防到場開喉將火救熄,事件沒有人受傷及沒有疏散,但兩部停泊現場電單車被燒毀。消防其後在起火位置發現多個煙頭,懷疑有人留下火種引致,已交由司警跟進,案件將從懷疑縱火案方向展開調查。 消防表示,清晨約5時30分接報到場,兩部停泊在現場的電單車被燒剩支架,火警並波及一個室外電箱和兩間地舖門口。司警已接手調查起火原因。 昨日凌晨5時許,有市民途經上述地點時,發現垃圾桶起火,於是報警求助。其後消防員到場並將火勢救熄;現場有兩個大型垃圾桶及兩部電單車被燒毀,另外兩個地舖門面鐵閘亦被波及燻黑,事件中沒有人受傷或不適送院。案件暫列作縱火案,並交調查科跟進處理。 兩部停泊在現場的電單車被燒剩支架,火警並波及一個室外電箱和兩間地鋪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