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政府在疫情初期就採取嚴謹閉環管理,自疫情風險地區返澳人士需於指定酒店進行為期14日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有力遏止新冠肺炎病毒在社區傳播風險。
黑沙環填海區P 地段(原「海一居」土地)將興建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書面質詢有關批地程序及建築圖則審批進度。
昨(14)日出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第228/2020 號行政長官批示,將「澳門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更名為「澳門消費爭議調解及仲裁中心」,同時以附件形式公布《澳門消費爭議調解及仲裁中心規章》,規範及訂定中心的性質、職權、組成、管轄權及運作。
隨著一股強烈冬季季風抵達華南沿岸,本澳昨(14)日出現明顯降溫。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昨日發出特別消息指,今明兩日最低氣溫將降至攝氏11度左右,多雲濕冷的天氣將會在本周維持,請市民尤其是長者、幼兒及長期病患者應適當添衣,注意保暖。
俾利喇街龍園躍龍閣前(2018)年3月發生升降機意外,一名12歲男童步出升降機時,升降機門突然關上且向上升,男童下半身被夾住懸吊半空,導致右腳骨折,由消防到場救出送院治療。
兩名台灣男子涉嫌攜帶禁用武器經本澳國際機場離境時被保安揭發。兩名男子分別聲稱武器用作健身及測試產品,治安警其後將兩人拘捕。 兩名台灣男遊客分別姓方,52歲,工程師;姓蔡,47歲,銷售員。 治安警表示,本月 12日下午 4時,涉案方某經澳門國際機場準備離境,保安檢查行李箱時發現內藏一支金屬伸縮棍,以及一支雙節棍。經查問,方某供稱來澳旅遊期間,透過網購以 400元人民幣由內地購買上述物品,打算用作健身用途。 翌(13)日晚上 8時,任職銷售員的蔡某經澳門國際機場離境,被揭發背包內藏有一支金屬伸縮棍;他供稱在網上以 145元人民幣購入,目的是為測試公司的產品是否堅固。 該兩名男子因涉攜禁用武器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涉案兩名台灣男遊客,其行李箱及背包分別被揭內藏一支金屬伸縮棍及一支雙節棍,涉攜禁用武器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14)日上午舉行會議,分析及討論《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法案。 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引述政府代表表示,一些大型綜合體等建築物或涉及創新技術,目前難以符合本地防火的技術條件,故法案列明如部分建築物不跟從技術規章,但如能清楚解釋,有關當局可考慮發出不反對意見,以補充手段特殊處理。 陳澤武又引述委員提問指,《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有引用《都市建築法律制度》中的專業詞彙,然而兩項法律都未通過,難以清晰理解防火制度內容,政府回覆指目前有意將兩個法案一同討論,再在立法會一同通過,這樣便能有效理解當中條文。 陳澤武引述委員提問樓宇及場地的設計、施工及使用,補充適用於甚麼建築物,政府回應表示包括隧道、碼頭及地庫。 陳澤武指法案技術問題甚多,預計需要多開五次會議才能完成討論。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舉行會議,討論《 樓宇及場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 》法案。 (梁雄業攝)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4)日下午討論《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 一常會主席何潤生、秘書馬志成作會後總結,何潤生表示,一常會關注文本中的評審委員會,政府強調財政局局長必須聽取評審委員意見後,才能作出一個許可的稅務優惠決定,評審委員的分析認定具有約束力,相關條文會添加至法案第五條。 他又引述政府指,評委會以財政局局長或副局長擔任主席,經濟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代表各一名,以及屬科技範疇的工商界代表兩名和學術界代表兩名組成。 一常會就法案提出多點意見,包括未來評委會在履行覆核工作時有合作義務的規範;在條文中明確增加以電子方式提交文件的規定;所提交的文件屬知識產權及機密,在條文新增個人資料處理及保守秘密有關的法律規定;規範對於藉虛假聲明或其他不法方式而不當取得稅務優惠行為的處罰等,政府亦接納相關意見。 此外,一常會亦要求政府提交由申請到批覆整個流程作出說明。 法案作為明年度施政工作,惟12月假期較多,小組會希望政府能在假期前遞交新文本,以便假期結束可儘快安排會議討論。 《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規定符合要件的企業,在所得補充稅、印花稅、市區房屋稅及其僱員在職業稅範疇皆可獲得稅務優惠,並設立評審委員會對稅務優惠申請中有關科技創新的業務進行分析認定,以體現公平性及專業性。 立法會一常會昨(14)日討論科技創新業務稅務優惠法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右二)出席會議。(李燊攝)
在防疫抗疫戰線上,社會文化範疇一直站在最前線,力保疫情影響澳門在最少範圍,本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已連續超過260天無本地病例報告,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成功抗擊疫情,社會漸復正常,各階段教育學校全面復課,遊客亦開始重臨澳門,防疫抗疫工作進入常態化,社會文化範疇展開部署新一年防疫抗疫工作,著力復蘇經濟,已規劃常態化防疫措施,一旦出現疫情,實施分區分級防控管理,不致全澳熔斷,不能進出境,維持社會經濟活動。
澳門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開展的「粵澳跨境電子賬單直接繳費業務」已於昨(14)日正式啟動,澳門居民將可透過澳門10 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賬單,並不收取手續費。首階段每日每筆交易上限為5,000 元人民幣,每人在每間登記銀行的日交易上限為20,000 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