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3歲男子懷疑因為五個月大兒子沖奶粉分量問題,與母親發生爭執,竟揮舞菜刀指嚇母親,混亂中誤傷兒子,導致嬰兒左前額近太陽穴位置被割開一道長約五厘米傷口,需縫六針。案發後該男子承認持刀指嚇母親及誤傷幼兒,被司警拘捕。 被捕男子姓何,33歲,澳門居民,娛樂場賬房職員;被控以「加重傷人」及「禁用武器」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嬰兒額頭被刀割留五厘米傷口 司警公布案情表示,年僅五個月大的男嬰日常由祖父母照顧。案發在本月3日早上,何某63歲母親在沙梨頭住所,打算沖奶粉供孫兒食用。期間懷疑因為奶粉分量問題,何某與母親發生爭執後,一怒之下從廚房取出一把菜刀指嚇母親,何母因閃避不及,菜刀誤傷男嬰頭部,隨即血流如注。 事發後,男嬰祖父立即報警求助,治安警隨後將案件轉交司警跟進。 經法醫檢驗,受害男嬰左前額近太陽穴位置有一道長約五厘米傷口,需送院接治療,而傷口需縫六針。經治理後,男嬰幸無大礙。 司警發言人表示,男子揮舞菜刀指嚇母親,混亂中誤傷五個月大兒子。(劉凱輝攝)
祐漢新邨後巷前(6)日發現三具貓隻屍體,市政署人員隨即聯同治安警前往現場跟進了解。市政署經解剖檢驗後,初步懷疑涉及虐待動物,已交警方進行調查搜證。 市政署稱,於前日分別收到市民及澳門愛護動物協會通知,於祐漢新邨後巷發現三具貓隻屍體,隨即聯同治安警前往現場跟進了解,經初步解剖檢查發現,涉案動物分別為一隻懷孕母貓及兩隻未成年雌性幼貓,全部均無任何外傷或骨折,排除曾經受到虐打或高空墮下的可能性,但由於屍體腐化程度不一,相信三隻貓在不同時間死亡,且可能曾經被人移動棄置至同一地點。評估有關個案動物死亡原因有可疑,已被列作懷疑殘酷對待動物個案,交由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根據《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意圖令動物受痛苦,使用殘忍、暴力或折磨的手段對待動物,造成其肢體嚴重殘缺、失去重要器官或死亡者,科處最高一年徒刑或最高120日罰金。 市政署呼籲公眾一旦發現任何懷疑虐待動物行為或不明死因的動物屍體時,切勿自行處理屍體,應立即報警或致電市政署處理動物屍體熱線處理。 一隻懷孕母貓及兩隻未成年雌性幼貓被發現陳屍於祐漢新邨後巷,死亡原因有可疑,警方已列作懷疑殘酷對待動物個案。(澳門愛護動物協會圖片)
農曆新年前夕,司法警察局聯同「司警局婦女防罪之友」會員、社區安全青年領袖及滅罪小先鋒學員前往路環石排灣公屋群探訪獨居長者,送上賀年糕點、福包及節日祝福,提醒長者們歲晚期間注意做好防罪措施。
交通事務局日前於其網站公布兩間巴士公司服務評鑑情況,2020年上半年新福利及澳巴均獲B級(83至86分)評級,是自2013年7月開展巴士服務評鑑以來得到最高的評級,至於去年下半年評級則未公布。
兩艘貨船上月底在科學館對開海面近澳門水道發生相撞意外,其中一艘貨船損毀嚴重,擱淺在嘉樂庇大橋旁,其船東安排的打撈船隊前(6)日到達事發地點,將開展為期約七至十天的打撈工作。
為振興社區經濟及開拓商機,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自去年7月起推行「特色店計劃」,針對不同社區的特色,深挖區內人文歷史底蘊,糅合熱門景點及特色店,透過線上線下方式宣傳,吸引顧客走進社區消費。
特區政府正就《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進行公開諮詢,於上周五(5 日)晚上舉行首場面向公眾諮詢會,有數十名市民出席參與討論。
政府公布偉龍公屋包括原規劃在內的三個興建方案, 其中兩個新方案均比原規劃減少單位數目,引起社會熱議。
氹仔偉龍馬路公共房屋工程規劃一變再變,由最初規劃的8,000公屋單位,後來變為6,500個,政府上周五(5日)向立法會議員介紹氹仔偉龍馬路公屋項目最新規劃,再次改變,最新規劃提出兩個新方案,一是單位數目改為4,800至5,300個,塔樓採東西向排列;二是單位約4,000個,塔樓採南北向排列。
政府提出的偉龍公屋兩個新方案均較原規劃的房屋數量大減,樓宇方向布局被傳媒問及會否開展公開諮詢時,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明確表示,不會開展兩個新方案的公開諮詢,由於原規劃項目中的公共設施工程已經開展中,方案一只是作為補充規劃,方案二則是重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