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印尼男外僱疑「霸王硬上弓」,毆打及強姦印尼籍同居女友。事後女事主因身體劇痛到醫院求診,醫生認為事非尋常,警方接報調查,拘捕印尼男外僱,控以「強姦」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嫌犯姓Nazir,41歲,報稱保安員。女事主年約42歲,同為印尼籍,兩人一同租住中區某大廈單位。本月13日早上約7時,嫌犯下班後回到住所飲酒,期間要求女事主進行性行為被拒絕後「霸王硬上弓」,強行脫去女事主衣衫並拳打腳踢,最終女事主就範,其後如常上班,之後因為身體劇痛到醫院求醫,醫生認為事非尋常,報警處理。警方調查後於14日凌晨1時許將正在上班的嫌犯拘捕。嫌犯否認犯案,但法醫判斷事主傷痕與嫌犯有關。 男外僱當街露體被捕 另外,一名年約30歲男外僱疑突然「性」起,當街拉下褲鏈向着女途人自瀆,女途人受驚即時離開並報警。外僱被拘捕時供稱當時只是「人有三急」。嫌犯姓鍾,30多歲,已婚,報稱外僱維修員,被控「暴露行為」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本月13日早上8時許,20多歲女事主途經如意廣場時,鍾某身穿紅色外套及黑色牛仔褲突然出現,拉開褲鏈露出重要部位,當街向女事主自瀆,女事主受驚即時逃離現場及報警求助。 治安警透過天眼鎖定疑犯,並在當日下午5時將正在上班的鍾某拘捕。他初時供稱當時只是「人有三急」,要即時在路旁解決,女途人看到只是剛好。其後經過警方再三盤問,再對照天眼錄像,反映鍾某明顯說謊,故鍾某最終承認因為突然有性衝動,才急於即時露出解決。 涉嫌當街露體外僱被捕,被控暴露行為罪,移送檢察院處理。(治安警提供圖片)
司法警察局偵破兩宗詐騙案,拘捕一名本澳男子,涉嫌訛稱可協助他人辦理內地往來港澳商務簽註以及免試辦理內地駕照為由,先後詐騙前女友及一朋友逾17萬澳門元,司警以「相當巨額詐騙」罪將其移交檢察院處理。 疑犯姓林,32歲,本地居民,報稱無業。兩名事主亦為本地居,其中一人為疑犯前女友,任職娛樂場公關;另一人為疑犯朋友,男性,從事房地產行業。 案情指,案中女事主於去年9月報案,指於5至7月期間被自稱李姓男子以協助朋友辦理內地往來港澳商務簽註為由,詐騙人民幣元(折合約17萬澳門元)。經過警方調查,原來「李姓男子」並不存在,全因女事主詢問林姓疑犯何處可以辦理相關簽註時,疑犯一時起貪念,假裝牽線介紹李男聯絡方式,實則用自己註冊假冒微信賬號進行詐騙。女事主卻深信不疑,先後透過轉賬方式向疑犯微信賬號支付逾14萬元人民幣。事後,因遲遲未兌現承諾被揭發。 警方深入調查之後,發現疑犯與另外一宗詐騙案有關,男事主去年9月向警方檢舉,指疑犯以免除考試協助辦理內地駕照為由,於5月向疑犯支付6,500元澳門幣,隨後嫌犯以不同藉口拖延,令事件敗露。 嫌犯在本月14日經過關閘離澳時被截獲,經詢問疑犯承認首宗假冒他人身份犯案,且私自挪用款項應急,但拒絕透露款項下落,以及拒絕交代第二宗案件案情。 無情無義男子訛稱可協助辦理商務簽註及內地駕照為由,詐騙前女友及朋友逾萬澳門元被捕。(劉艷萍攝)
澳門經濟學會昨(14)日公布最新一期《澳門經濟景氣指數》報告,報告指上月(2020年12月)賭收雖仍維持低迷水平,但按年跌幅是疫情以來最小的一個月,經綜合計算及分析研判,去年11月及12月的經濟景氣指數為3.2分,較原預測的3.1、3.0分略高。
大灣區澳門卓越品牌協會、澳門生活服務行業協會和澳門到家有限公司聯合舉行首屆「澳門卓越服務星級大獎選舉」,冀藉活動鼓勵企業持續提升服務質素,推動傳統服務行業智慧化發展。
統計暨普查局昨(14)日公布資料顯示,2020 年第四季旅遊物價指數118.21,按年下跌15.26%,主要是酒店房價下調,以及衣服價格下降所致,而首飾價格上揚則抵銷了部分跌幅。
疫情影響本澳各行業發展,並改變市民消費習慣,有意見指提升服務質素及引入科技,朝智慧化轉型才能應對危機。
新冠疫情陰影仍籠罩本澳,未來社會發展形勢尚存變數,街坊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鄧文基關注疫情下居民壓力問題,期望政府增大心理輔導支援力度,同時呼籲居民多關心自我及周邊他人的情緒狀況,如有問題應及時求助。
根據治安警察局最新公布的《2020年澳門整體出入境概況》,去年入境旅客只有591.7萬人次,與前年(2019年)3,940萬人次相比下跌85%。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4)日下午繼續細則性審議《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
農曆新年將至,本有辭舊迎新之意的節日,今年卻在承載美好期望的同時,也因疫情帶來的更多不確定因素而徒增隱憂。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增加疫情傳播風險, 「非必要不離,非必要不返」 近日成為內地網絡熱議詞彙,內地近個省區市先後提出了 「就地過年」 的倡議,但也有聲音直指,提倡 「就地過年」 也要設法讓員工過好年。 截至本月13日,內地新增確診病例138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例,本土病例124例。當日,繼黑龍江綏化市望奎縣惠七鎮調整為高風險地區之後,全國有兩個高風險70個中風險地區。雖然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曾明確表示,我國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髮狀態,這是入冬後全球疫情大幅上升後,對我國造成疫情防控巨大壓力的一種反映。如落實好相關措施,可確保不出現大規模疫情反彈。 就此,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先後提出了 「就地過年」 的倡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東、貴州等。有企業提供年夜飯和紅包福利,有地方提供消費券、景區減免票價。如廈門有公司日前宣布,按人均5,000元準備3,000萬元鼓勵員工留在當地過年,同時推出春節期間上班、加班激勵措施;廣東惠陽企業對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員工推出激勵措施,包括收工、開工紅包以及2月份滿勤人員,每人還額外獎勵3,000元...... 除了企業方面,政府更是推出企業補貼以及激勵措施,如蘇州相城區規定,對在春節期間安排外地員工就地過年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並給予企業房租減免補貼;更有地方政府要求優先解決春運期間未返鄉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入園問題……讓順應政策的積極倡議變得 「擲地有聲」 且帶有溫情。 當然,上述例子並非要本澳企業效仿,畢竟產業結構不同,內地年年春節期間有 「用人荒」 ,就地過年可以解決部分產業歲末年初生產旺季的用工需求。政府早前也呼籲本澳居民留澳度歲避免不必要外遊,內地外僱亦避免回鄉度歲。但不意味著當局不需要再就如何減少人員流動作出進一步思考,如何推出切合實際的指引及支援,令倡議不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考驗特區政府施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