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保安司公布的今年首三季本澳罪案統計資料顯示,不法賭博案件的數量有明顯上升,共錄得52宗,比去年同期的11宗增加41宗,其中在第三季錄得14宗。 保安司稱,據調查顯示,上述案件涉及非法私設賭局,或非法經營可供博彩的棋牌室、麻將館及娛樂場的情況居多,其中更不乏使用「出千」等行為的欺詐性賭博。 因此,保安司指,警方會持續對公園、社區、大廈等場所進行巡查,並根據相關情報或舉報迅速派員前往現場查看;與此同時,亦會透過多種渠道警示公眾未獲許可經營賭局或賭場將構成犯罪,而參與非法賭博不但可能面臨刑罰,更可能遭受欺詐。
保安司罪案統計簡報數據顯示,今年首九個月「強姦」、「性騷擾」等性犯罪案件數量明顯下降,但「對兒童的性侵犯」、「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罪」案件卻有所上升。本年首三季錄得18宗「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較去年同期11宗增加七宗,升幅達63.6%,超過一半在第三季發生,有十宗。 侵害者多為熟人 保安司指出,「對兒童的性侵犯」案多發生於學校或家庭環境中,侵害者多為被害人的親屬、同學或老師;此外,年齡較大的被害人多數為自願發生性行為,針對這一情況,警方在加強打擊此類犯罪的同時,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入社區、學校等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倡導家長與教職工應更多關注青少年的行為及心理變化,同時向未成年人灌輸預防性侵的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今年1月至10月,警方已派員前往各個學校共舉辦22場「預防性侵及求助方法專題講座」,有共1,827名學生、家長及教職員參加。 發放未成年人色情物品多為外僱 「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案也上升,今年首三季共偵破59宗,並將29名嫌犯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上述案件中的嫌疑人多數為任職於本澳的外地僱員,且多數嫌犯表示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刑法。 伺服器在澳境外難以察覺 保安司分析稱,嫌犯透過社交平台或通訊軟件轉發事先下載的未成年人色情影片或圖片,由於平台或軟件的伺服器地址為本澳境外,因此這類案件以往很難被發現及察覺。針對這一情況,今年警方加強與國際刑警組織情報交流,並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相關合作機制及情報平台,獲取大量線索與情報,從而得以偵破此類案件。 性侵兒童案多發生在學校或家庭,圖為一名17歲中學生涉嫌兼職導師期間,非禮小學女生被捕。(資料圖片)
今年首三季,祼聊勒索案比去年同期上升近十倍,由去年四宗增至46宗。 保安司分析有關情況指出,此類案件上升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由於受疫情影響,本澳大部分市民的正常社交活動及外遊機會受限,因此使用網絡社交平台或交友軟件的時間大幅增加,導致不法者有更多的機會物色與接觸受害目標;其二是因為出入境政策變化,暴利、盜竊等財產犯罪的難度增加,因此使更多的犯罪分子轉而實施網上勒索;其三是由於部分受害者因害怕案件曝光被家人或朋友知曉而選擇啞忍,也助長了此類犯罪。 針對上述情況,保安司稱,警方採取了「打防」雙結合的應對策略,一方面繼續加強與周邊國家及地區警方的情報交流,適時開展聯合行動,重點打擊跨境團伙式犯罪,務求將作案團伙一網打盡;另一方面持續透過傳統媒體、網絡媒體、舉辦講座及工作坊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眾的防罪意識,並呼籲公眾如遇勒索應立即報警求助。 本年首三季本澳網上祼聊後被勒索的案件共錄得46宗,比去年同期四宗增加42宗。 (資料圖片)
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周三在家中心臟病發突然離世,終年60歲,消息震驚全球,阿根廷政府隨即宣布全國哀悼三日,大批球迷湧到街上,揮動傳奇的阿根廷10 號球衣,向這位「足球之神」作最後道別。
作為阿根廷的一代球王,馬勒當拿在綠茵場上最讓後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蹟,莫過於他在1986 率隊勇奪世界盃。
儘管馬勒當拿於球場上的出色球技,令球迷留下深刻印象。
隨著粵澳合作以及「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進一步推進,各項惠及兩地居民的利好措施不斷出台。昨(26)日,橫琴新區出台《港澳人員到橫琴新區就業創業補貼辦法》,進一步完善港澳人員在橫琴新區就業創業政策,支持港澳青年到橫琴新區就業創業,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港澳人員就業,針對用人單位招用港澳人員社會保險、港澳人員到橫琴新區就業及港澳人員到橫琴新區創業進行補貼,創業補貼可一次性申領30,000萬元。 橫琴新區社會事務局出台的《港澳人員到橫琴新區就業創業補貼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指出,用人單位招用港澳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對象為橫琴新區及洪灣片區一體化區域內註冊企業並在區域內有實際辦公的企業,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居民就業,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補貼。補貼標準按用人單位每月為港澳居民實際繳納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保險單位元繳費部分進行全額補貼,補貼期限累計最長不超過一年。
為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支持和鼓勵港澳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江門市自然資源局、珠海市政府服務數據管理局和江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昨(26)日在珠海橫琴新區聯合舉辦「珠海、江門、香港、澳門政務服務及不動產登記「跨城(境)辦理」協議簽署及啟動儀式」。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作為簽約方及承辦單位之一,副行長陳曉平表示,快速響應,率先透過四地跨城跨境服務,成功辦理首筆「跨城(境)辦理」框架下的江門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並取得江門、澳門跨境辦理的第一份不動產登記證明,開啟了港澳居民不動產登記業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新模式,同時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加快了大灣區各地的深度合作建設,是支持港澳居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豐富「一國兩制」內涵的生動實踐。 珠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劉嘉文表示,此次四地「跨城(境)辦理」成功舉辦,為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互聯互通起到良好的示範和帶動效應,日後將加快推進企業發展和群衆生活相關政務的省內通辦、跨省通辦和跨境通辦。 江門市政協副主席胡念芳表示,跨城、跨境項目的落成,實現了珠、江、港、澳四地居民的不動產登記業務的就近辦理,有效推動四地的深度融合。
公共行政改革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行政長官賀一誠在上周發表《施政報告》時,罕見以嚴厲措詞批評公共部門存在「敷衍塞責」、不願承擔責任的情況,強調會堅決予以糾正,絕不「諱疾忌醫」。
明年施政報告提出深化電子政務建設,以電子政務作為公共行政改革的切入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提高行政效能。在昨日的立法會行政法務施政辯論會議上,有不少議員均關注電子政務發展。事實上,電子政務推行多年已有一定成效,但不同部門間相關發展不平均,還須進一步優化程序。 隨着互聯網及流動網絡技術蓬勃發展,全球各地政府趨向透過電子方式,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透過電子政務,不但減低行政成本,亦可使政府與市民的互動更便捷。近年,本澳電子政務逐漸發展,為市民推出不同服務,現時已有超過項電子化公共服務進駐「一戶通」,涉及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出入境、創業營商及公證登記等範疇。 澳門不少與政府部門有關的手續均涉及複雜的跨部門行政程序,市民雖可網上辦理,但部門的文書處理、之間的流程仍需要優化,真正做到縮短審批時間,不用走訪多個部門等。至於如何打造更加統一、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平台,則在於有效整合,只有打通跨部門、跨層級共享的「任督二脈」,才能推動政務信息資源流動。 另外,過去也有意見關注電子政務涉及的私隱及安全性問題,然而,如何在改善政府服務和保障市民私隱之間取得平衡,是每個政府都會面對的問題。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妥善運用、趨利避害。政府需妥善處理私隱保障問題的同時,亦要多向社會作解釋,減少誤會。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昨日明言,政府推動智慧城市需要先做好電子政府,故加快發展電子政務,已經成為建設智慧澳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當互聯網日益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和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時,市民對政府優化電子政務、提升治理效能,便會有更高的期待。智慧城市發展是世界的潮流,而澳門已顯然落後很多,必須要盡快迎頭趕上,避免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