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年宵攤位競投冷淡

僅兩花檔成交 祐漢公園不設年宵

2021年度農曆春節年宵市場攤位昨(25)日舉行競投,今年競投氣氛不如去年熱鬧,除了競投平均價對比去年落差大,多個風車檔攤更以底價直接成交。祐漢公園方面所有賀年禮品攤位更無人問津,只有兩個花檔以底價成交,因此,市政署昨晚宣布,按照承投規則,祐漢公園今年不設年宵。 明年塔石廣場年宵市場將設置24個賀年禮品售賣攤檔,六個年花售賣攤檔及四個小食售賣攤檔;媽閣廟前地則設置十個神香風車檔;觀音廟前地則設兩個神香風車檔。市政署昨日假沙梨頭街市活動中心舉行年宵攤位競投,其中申請競投13個神香風車檔人數按年下跌接近50%,僅15人申請。在毫無競爭下,其中12個檔口分別以底價5,000元(澳門幣,下同)和元成交,更有一檔無人競投。至於申請競投年宵攤位人數93名,按年下跌近20%,攤位最高成交價22,000元比去年33,500元有顯著差距。 神香風車檔競投率下跌近五成 今年1月底農曆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年宵和風車攤檔被迫於最後數日停業,令不少攤位出現滯銷情況,但明年春節年宵攤位仍有市民選擇繼續參與,市民張小姐還一口氣在媽閣和觀音堂各投得一個神香風車檔,談到少了旅客,僅靠本地人生意能否回本,她則笑言「係差啲嘅!」但稱「投得就有信心回本,到時(營業)就知啦!」她又相信即使在疫情下,本地人仍會繼續拜神傳統,尤其參與觀音開庫的仍以本地人為主。 對本地人消費仍抱有信心 年宵攤位方面,市民麥小姐在疫情下仍決定試一試,相信本地人消費力。她以20,000元投得攤檔,認為價錢屬預期之內,至於打算售賣甚麼產品,她則表示仍在跟家人商討,畢竟事前未知是否能夠投得心水攤位。 從事製作環保袋的市民朱小姐表示,去年第一次參與未能回本,但為了推廣環保信息,今年決定繼續參與,去年以27,000元投得攤位,今年則為19,500元,談到今年競投價與去年落差頗大,她笑言「當蝕少咗!」2021年度農曆春節年宵市場攤檔活動將於明年2月4日(年廿三)開始;而位於媽閣廟前地的神香風車檔於2月11日(年三十)開始;觀音廟前地的則於3月8日及9日舉行。市政署小販事務處處長甘志威表示,年宵市場會遵照衛生局防疫指引舉行,包括要求檔主必須要佩戴口罩;並會視乎人流情況實行管制措施,場所活動人流盡量控制在2,000人以內。

26/11/2020
36801

激發青年創意精神

「年宵攤位創業比賽」開始報名

每年農曆新年前舉辦的年宵市場活動,是不少青年朋友嘗試創業、實踐理想的起步點。經濟局與青年創業智庫協會合辦的「年宵攤位青年創業比賽」由昨(25)日起開始接受報名,報名期至12月10日。主辦單位期望藉著系列活動,鼓勵青年人迸發創新思維,以年宵市場作為舞台,實踐他們的創業理想。 經濟局透過不同方式支持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發展,為激發參加年宵攤位的青年發揮創新創意的精神,同時提升青年的經營能力,經濟局與青年創業智庫協會將繼續於2021年合辦「年宵攤位青年創業比賽」系列活動。 是次活動對象為18至44歲澳門居民,參加者必須為2021年度塔石廣場或祐漢公園年宵市場攤位的中標者或協助經營者。每個合資格參賽隊伍可以獲得2,000元參賽補助。比賽將以攤位經營模式、銷售產品內容、創意程度、現場簡報及佈置風格等多方面評選出最佳年宵攤位金、銀、銅獎和優異獎,另設最佳原創產品奬及最佳多媒體宣傳奬,奬項合共總值50,000澳門元。 活動更為青年朋友提供年宵攤位經營分享會及多媒體創作坊,透過創業人士及專業導師的經驗分享,加強青年在產品銷售和攤位管理的技巧,同時亦邀請多媒體製作公司或網絡紅人擔任創作坊導師,探討多媒體創意行銷規劃與應用策略。 活動的章程及報名表,可於青年創業智庫協會網站www.yeamacao.org或經濟局網站www. 下載,如有查詢可致電65696911聯絡青年創業智庫協會。

26/11/2020
28205

民建聯倡科學施政 定義「貧窮線」

掌握在職貧窮數據 精準支援

「在職貧窮」是一個世界各地都關注的社會議題,不同國家及地區對在職貧窮定義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指雖然擁有固定的工作及薪酬,但其工作收入低於政府所定貧窮線的人士;與失業者不同的是,相關人士雖然有獲得因工作而產生的報酬,但金額卻不足以維持一般生活水平。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指出,倘要定義「在職貧窮」,首先應對「貧窮線」作出定義,而本澳社會早有聲音提出定義「貧窮線」。他表示,今年疫情影響經濟,故物價有所緩和,但不少居民正處於放無薪假或長期開工不足狀態。雖然本澳經濟有逐漸復蘇跡象,但過去亦有不少「打工仔」指出「在職貧窮」問題,認為釐清相關定義能為政策制定提供更科學的理據,以便精準推出扶助措施。 李良汪表示,設定「貧窮線」並非將部分人標籤化,而是以科學數據,為當局在制定相關扶貧措施時,有效掌握本澳貧困人士的數量、研究貧窮的成因,以及對相關情況作出針對性措施,例如以現金扶助、低收入補貼,或以政策助其發展等,令貧窮人士得到相應支援,逐步減少本澳貧窮人口。 部分人月收低於最低維生指數 他引述統計暨普查局《2020年第一季人力資源需求及薪酬調查》資料顯示,從事本澳製造業、食品製造業、製衣業、飲食業、漁農業等的女性僱員,當中不少月收入接近甚至低於最低維生指數,雖然部分人士可申領工作收入補貼,但可以想像其生活壓力仍然不小。部分在職人士收入雖然不處於較低的一群,但面對住屋、扶養家人、日常生活等各類開支,亦同樣承受着巨大的經濟壓力。 香港13年已訂貧窮線 李良汪稱,香港於2013年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後,開始每年編製報告,更新香港貧窮線及分析貧窮情況。現時香港的貧窮線定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一半,並按家庭人數多寡有不同標準。反觀本澳,由於未有明確定義及標準,一般只能以最低維生指數、工作收入補貼、月收入中位數等作為是否貧窮或在職貧窮的參考,認為難以完全反映實際情況。 就業貧窮人士年齡集中41至50歲 李良汪指出,社會工作局在2005年曾委託澳門理工學院進行「澳門貧困人士生活狀況及援助」的調查研究,並於2006年發布《澳門貧窮人士生活狀況及援助研究報告》,對本澳貧困人士生活狀況、消費模式、致貧成因等作出研究,並評估澳門當時社會援助政策等情況,及探討適合本澳基本生活需求的援助水平;當中提到,低收入僱員當中有一個較為凸顯的因素,是由於相關人士的文化程度低,因此,只能從事低收入的工種,以及一直無法透過工作晉升獲得更多薪酬及福利待遇。其從事的工種主要為工人、店員、自僱人士,以及從事各種臨時性或非技術性工種的人士,而貧窮人士中的就業人士主要集中在41至50歲這個年齡段。 倡推相關職位培訓資助 他建議當局除了以補貼形式扶助,更應推出符合本澳發展需要的相關職位培訓及回歸教育資助,推動中壯年人士積極提升自身技能及文化程度,讓他們可以在就業的選擇上有更多條件選擇;並建議透過數據及政策,協助有專業技能而未能於有關行業發揮的低收入僱員,轉型至配合其所善長的工作崗位,一來可以善用本澳人力資源,讓各行業人才有充分發揮的機會,同時亦可以推動相關人士有更好的發展及收入,改善生活與經濟。 不少因疫情處停薪留職人士求助 他補充,除了收入接近最低維生指數的僱員群體,今年因應疫情關係,該會接獲不少「打工仔」求助,其處於停薪留職或半薪狀態,如以正常月薪計算,部分收入與本地居民收入中位數相近,但若以近一年的實際收入平均計算,部分平均月薪只有數千元,甚至與最低維生指數相近;由於其就業仍在不明朗、不穩定的狀態中,有求助者形容自身情況為「假在職」、「真貧窮」,期望政府加強關注並作出支援。 李良汪認為,政府於疫情期間推出的經援措施,如僱員援助計劃15,000元及消費補貼計劃等,無疑可短暫紓緩相關人士的經濟壓力,但長遠而言需提振經濟才能解決問題,並建議政府就「在職貧窮」展開研究,以便日後透過科學依據制定政策,精準支援有關群體。

26/11/2020
35447

「430」職程開考

今起接受報名

公務人員統一招聘的「學士學位程度綜合能力」評估(俗稱「430」職程)開考,由今(26)日起接受報名,報考期為20天,至12月15日截止。當局表示,因應疫情關係,為避免報考地點人群聚集,建議有意投考人士使用電子平台報考。 是次開展的「學士學位程度綜合能力」評估開考,成績有效期為三年,取得「合格」成績的投考人,自上述開考成績名單公布之日起三年內,如符合法定要件,准予參加俗稱「430」職程,(薪俸點430,相當於月薪39,130元),由用人部門開展的高級技術員、獸醫、氣象高級技術員、翻譯員、文案職程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亦能參加學歷要求低於學士學位程度的其他職程的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開考,如技術員及技術輔導員等職程。 凡於2020年12月15日或之前具有學士學位學歷(又或不獲頒授學士學位的連讀碩士或連讀博士學位)的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並符合現行法律規定擔任公職的一般要件(即年滿18歲且未達65歲、具任職能力、身體健康及精神健全),均可報考。 有意報考人士於報考期限內,可選擇使用電子報考服務平台或親送任一方式進行報考,遞交經填妥並簽署的《綜合能力評估開考報名表》、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學士學位證書副本(又或清晰指明屬連讀課程的碩士/博士學位證書副本)。 可用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報名 因應疫情關係,為避免報考地點人群聚集,建議有意投考人士使用電子平台報考。未持有「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簡稱「一戶通」) 市民,現只需下載「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按指示操作,便可遙距開戶。開通後可通過其賬戶登入電子報考平台或「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於報考期限內進行報考及上載相關文件。 投考人亦可透過統一管理制度專題網頁在網上預約親身報考時間,便可按選取的預約時間前來辦理報考手續。欲獲取更多資訊及查詢,可閱覽統一管理制度專題網頁或致電服務熱線:88668866。

26/11/2020
3371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