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車載智能終端系統」將於今年12月3日全面啟用,全澳的士將由8月1日起陸續安裝智能終端系統,完成安裝後,的士駕駛員必須透過電子證才能登入並啟動計程錶和錄音錄影等功能。
工務局規劃條圖草案建議羅理基博士大馬路465-513號(新口岸填海區–134街區)可建90米高樓,有文遺團體關注東望洋燈塔景觀保護,去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並獲回覆指將會跟進。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本澳學校在農曆年假期後停課近四個月,期間教育暨青年局實施停學不停課,學生透過網上教學讀取知識,溫故知新。隨著疫情穩定,5月4日起,高中、初中、高小及初小分階段復課,為了追回學習進度,大部分學校均設有不同科目考試,不過上課僅兩個多月,本月底就會放暑假,但各地仍然實施最嚴格出入壤境管制措施,大部分航空班機停飛,今年暑假已不可能外遊,只能留澳「本地遊」;有學生打算利用暑假留澳的時間,充實自己應付來年畢業考試。
旅遊局推出的「心出發.遊澳門」本地遊項目極受歡迎,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截至前(11)日早上,報名參加本地遊人數已達74,000人,660多名導遊參與,當局正研究策劃增加其他路線。
為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5周年,文化局於前昨兩天(11日及12日)於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鄭家大屋及亞婆井前地舉辦「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5周年嘉年華」,開幕禮於前(11)日上午11時在鄭家大屋舉行。文化局冀通過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向市民大眾宣揚「文化遺產.共護共享」的精神。
一名任職仁伯爵綜合醫院的32歲男護士,因不滿大廈的公共走廊光線不足,向管理公司投訴不獲理會,私自拆掉走廊128個燈罩及66組LED燈組件發洩,其後他自知「玩大咗」,到司警局自首投案,管理公司報稱損失澳門幣24萬元。
治安警人員上周於氹仔某單位搗破一個非法魚肉加工場,在廁所及廚房加工魚肉,每日加工300條魚,供應氹仔周邊食店,單位內有不少蟑螂,衛生情況惡劣,兩名外勞及一名逾期居留男子被捕。警方目前正追查單位登記人及一食店負責人,兩人為表兄弟關係。
司警近日連續接獲四宗祼聊騙案報告,歹徒犯案手法類同,均是騙得事主祼聊後,錄製視頻再勒索,四名事主介乎19至29歲,分別為大學生、酒店服務員等,目前沒有人被捕。
美國圍堵中國的腳步沒有停下,有白宮官員近日透露,美國政府計劃本周敲定新法規,禁止美國政府採購華為、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海能達及中興通訊等五家中國企業的設施與服務,有關法案參考實體清單措施,預計下月13日生效。
氹仔濠景花園近年頻發「跌窗」危機,有關問題困擾附近居民多年至今仍未平息,有居民認為事態嚴重,但社會卻對有關問題採取「冷處理」。另一方面,社會呼籲強制驗樓驗窗的聲音雖不絕於耳,但仍只聞樓梯響。有關注事件的團體指出,相關住戶普遍對於驗窗、跌窗問題認知不足;但認為若過快推行強制驗窗措施,居民未必接受,建議先通過加大宣傳及提供資助的手段改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