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假期將至,預料來澳旅客量將增加,有傳媒關注到當局是否有計劃讓各行各業的外籍外僱放寛重回本澳。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昨(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明白外籍外僱及本澳居民之外籍親人均希望來澳,當局會將此列入防疫措施考慮範圍。他又指,有些居民想加緊防疫措施,而有些則希望放寬,當局需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強調「任何防疫政策開放措施,必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 另外,傳媒關注本澳或將成「十.一黃金周」旅遊熱點,當局是否有預測旅客量及相關應對措施。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劉鳳池表示,旅遊局會加強旅遊設施巡查,未有相關旅客量預測數字,但相信「黃金周」來澳旅客量會作為未來旅客量預估的參考。衛生局亦指,為應付可能增加的入境旅客,當局將會在各口岸加派人手,同時亦就加快檢查入境人士的健康碼和核酸報告等,制定應急預案。 羅奕龍表示,任何防疫政策開放措施,必須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梁佩茵
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處長劉鳳池昨(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心出發·遊澳門」活動將於本月30日結束,最後報名日期為下周日(27日),呼籲有興趣參與市民,盡快報名。 劉鳳池補充,截至前(23)日,有逾14.3萬人次報名「遊澳門」計劃,出團有13.1萬人次。另外,她又指,橫琴遊出境團仍未獲內地批准,因此推出時間仍待定。 劉鳳池表示,「心出發·遊澳門」最後報名日期為下周日(27日)。(梁佩茵攝)
提督馬路與雅廉訪交界的賈梅士商業中心今日開業
澳門珠海同鄉聯誼會日前舉行第十六屆會長、理監事第一次聯席會議,
「疫情終將被人類戰勝,勝利必將屬於世界人民!」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透過視像發言,向全球正在對抗新冠肺炎的國家人民信心喊話。
內地赴澳門旅遊簽註昨(23)日恢復,珠海市及廣東省及赴澳門旅遊簽註已分別於上月12及26日恢復,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預期,隨著全國赴澳門旅遊簽註恢復及「十.一」國慶黃金周臨近,市面零售場所人員流動將逐步增加,故派員到旅遊區宣傳零售業的防疫指引,了解商戶落實執行情況,同時呼籲業界做好防疫工作,讓旅客安心來澳旅遊購物。 自7月中本澳與內地開始逐步恢復兩地人員往來,經濟局及消委會持續到全澳各旅遊區零售商戶,講解防疫指引,提醒員工按照指引做好防疫措施,為迎接旅客來澳做好準備。 至今,經濟局及消委會表示,今已向超過間次零售場所,派發宣傳品供業界參照使用,並呼籲零售業界繼續配合特區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根據衛生當局編製的零售業防疫指引,做好場所的防疫措施。如條件許可,為員工及顧客測量體溫及要求提交「澳門健康碼」。場內人員須佩戴口罩及保持一米距離,需控制人流減少聚集及做好場內清潔消毒,以降低病毒在零售場所散播的風險。
「十.一」國慶黃金周將至,內地赴澳旅遊簽註全面恢復,內地傳媒引述網上旅遊服務平台「攜程」數據顯示,澳門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昨(23)日起暴增,最高漲幅五倍。預計國慶期間,澳門將迎來旅遊小高峰,出發地主要是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廈門。其中包括澳門塔、大三巴等都成為熱搜關鍵詞。 澳門各類旅遊產品搜索量昨日起最高漲幅五 倍,包括澳門塔、大三巴等都成為熱搜關鍵詞。 (資料圖片)
治安警察局昨(23)日發出新聞稿稱,內地相關出入境部門昨日起,恢復辦理廣東省以外的內地居民赴澳旅遊簽註,包括個人旅遊及團隊旅遊,預計本澳出入境人次將逐漸增加。為保障人員通關暢順,當局已作出充分準備及做好應對措施,並會適當調配人員,以確保口岸通關效率及維持周邊治安秩序。 根據資料顯示,本澳通關人士均高度集中使用關閘口岸出入境,每日早上7時至9時及晚上6時至8時,分別為入境及離境的高峰期。當局呼籲所有通關人士提前做好健康碼,選擇錯峰出行,減少使用關閘口岸出入境,盡量使用人流相對較少的港珠澳大橋口岸或橫琴口岸,以提高通關效率,亦達到有效分流。另外,當局表示,將密切監察各口岸人流情況,進行分級管理及按實際情況啟動人潮管制措施,通關人士應遵守現場警員指示有序行進,以確保秩序良好,並呼籲所有通關人士留意本澳電視、電台、手機即時新聞推送,以及使用治安警察局的「出入境事務站實時資訊平台」,以掌握各口岸的實時情況,選擇人流較少的口岸通關及錯峰出行。 治安警預計本澳出入境人次將逐漸增加,呼籲通關人士留意選擇口岸錯峰出行。(資料圖片)
內地全面恢復辦理赴澳旅遊簽註,本澳基本全面復工復學及通關,群眾社交回復正常,社會活動趨於活躍,以上種種都標誌著澳門進入抗疫常態化階段。儘管社會逐漸恢復元氣,但大家亦應齊心守住得來不易的抗疫成果,無論外遊還是留在本澳,都繼續做好防疫措施。期望不久將來,就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所言,疫情終將被人類戰勝,勝利必將屬於世界人民。 內地昨(23)日起全面恢復赴澳「自由行」簽註,隨著「十.一」國慶黃金周長假到來,相信無論是本澳市民還是內地居民,都想趁這個假期出外走一走,來個短途旅行。除了到內地散心外,亦有市民開始希望到外地疫情低風險地區旅遊,但本澳政府對有關「旅遊氣泡」計劃顯得小心審慎,全因多地推行時大多爆破收場。當局日前就指出,開展跨境「旅遊氣泡」前提是確保本澳防疫措施,且相關地區需同澳門疫情相近,不希望因項目增加疫情風險。 事實上,澳門過去在推動與內地恢復通關的過程中,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隨著兩地疫情受控,才放寬必要人士如商務客和跨境學生往來,當中亦透過與內地互認「健康碼」逐步重啟旅遊,最後才全面恢復接待內地遊客,未來更可舉辦格蘭披治大賽車及國際馬拉松等大型活動。至於內地也在疫情受控後,於月及月先後恢復省內及跨省旅遊旅遊,但旅遊景點均設限量預約,入場前要掃「健康碼」,確保在安全情況下帶動旅遊復蘇。 當然,在疫情未完全受控,就算催谷旅遊,遊客也不敢貿然來澳,而市民亦會減少外遊。「十.一」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來澳旅客將增加,本地防疫工作不容鬆懈,故目前最關鍵的仍是守住這段時間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因此特區政府近日出台社團飲宴指引,並草擬分級分區精準防疫防控管理方案等,從而做好本份,把好關內防爆發。
不同於中國領導人放眼世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顯然聚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