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過往不時都會見到白海豚的身影,不過出現在觀音像附近則是歷年來首次。昨(12)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傳一條視頻,畫面中可見在觀音像附近海域,一條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水中游弋,不時浮出水面,似是在嬉戲及覓食。有關注海洋生態的學者認為,白海豚出現在觀音像海面原因與疫情有關。
司警表示,前(11)日接獲「大廈防罪之友」會員通報,指北區某中學附近有多名青少年聚集及大聲喧鬧,對學生出入造成影響。司警立即通過「學校安全聯絡網」與校方負責人聯絡,並於昨(12)日下午派員到學校周邊巡查,成功截獲七名年齡介乎12至15歲的涉事青少年。司警人員登記他們的身份資料並進行教育警誡及將相關情況通知其家長和受影響學校。
經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推薦,行政長官於本月4日發布行政命令,以合同聘任方式,任命第一審法院合議庭主席李宏信外籍法官出任中級法院法官、第一審法院羅睿恆外籍法官出任第一審法院合議庭主席,由昨(12)日起生效。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延續至今已近五個月,各地採取嚴格出入境管控措施,來澳旅客寥寥無幾,以旅客為主中小企受創嚴重,生意額近乎零,出入境管控措施放寬無期,特區政府雖推出多項經濟援助措施,但有意見認為覆蓋面不足,遠水不能救近火,更有不少「漏網之魚」,第二輪經援措施應再作優化,加強力度援助中小企,共渡困境,穩經濟保就業。
隨著本月初起高中及初中相繼復課後,教青局於前(11)日宣布小學將分兩階段安排復課,小四至小六學生將於本月25日(周一)復課,而小一至小三學生則於6月1日復課。小學生家長普遍認為復課安排適合,又指對於學校的衛生清潔工作有信心;亦有補習社指停課期間較多從事賭場工作家長將小朋友送到補習社。
因應疫情對就業居民的影響,勞工事務局推出第三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帶津培訓)課程,符合參與計劃資格的人士可於今(13)日起至5月19日期間進行網上報名,有需要的市民亦可親臨各服務點由專人協助辦理。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12)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路環黑沙馬路旁約19,000平方米國有土地。局方表示,工作人員早前巡查期間發現有人非法佔用該土地,包括放置大量建物材料、停泊車輛等,並有擴大佔用跡象,局方遂開立卷宗跟進,限期清遷不果,昨日採取行動。
本澳總體安全形勢面臨著不少威脅和挑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後續負面影響、日趨嚴峻的周邊安全環境和近年來持續出現的自然災害風險,都凸顯了維護國家安全、推動民防革新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今年,保安範疇施政方針將國家安全放在首篇,繼續推動維護國家安全配套法律的立法工作、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同時,正準備開展更完整的反恐立法。
自1月下旬農曆新年假期以來,全澳門小學生度過了三個多月不用上學的「超長寒假」,如今這個漫長假期終於迎來終點。繼高中、初中階段之後,小學階段學生復課時間表終於確定!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廳廳長黃嘉祺昨(11)日在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本澳小學生將自本月25日、6月1日分階段復課,而幼教與特教則將以更彈性方式處理,不排除本學年不回校上課。
大批外僱昨(11)日早上7時在氹仔客運碼頭(北安碼頭)外圍排隊等候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截至9時已逾600人在場等候。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局會優先處理需要到本澳上班或上學人士,但現時其他申請類別人士增多,當局會適時作動態觀察不同人群比例,繼而調整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