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產油國產油限制協議破裂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較大跌幅,由今年1月初的每桶約67美元跌至3月26日每桶約22美元,跌幅約67%,早前特區政府敦促本澳油品公司馬上調整價格回應社會訴求。有團體認為,本澳油價「加快減慢」未跟上國際步伐,政府應考慮把燃油產品納入為公共事業,加強監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由內地來澳工作外僱需先在珠海指定酒店進行14日隔離醫學觀察,取得健康證明,再以專車專道接載來澳工作,其中最後一批120名外僱已經於前(28)日乘坐大巴由拱北口岸駛入澳門。至此,在珠海接受隔離的2,201名澳門外地僱員結束觀察,共分24批專車專道來澳順利復工。
澳門大學宣布,根據澳門特區政府高等教育局指引並結合大學實際情況,將安排學士學位課程應屆畢業生於4月20日復課,非應屆畢業生則維持遙距學習直至學期結束,未經許可的學生於復課前不可回校。
新冠肺炎大擴散,全球30億人處於封鎖狀態,原油需求大幅下降,石油價格戰仍在繼續,需求減弱產量卻增加,如同一個個死結相互纏繞,避不開也解不開,步步逼向死胡同。
廣東省自上周五(27日)起實施入境隔離防疫措施,本澳居民擔心影響內地供澳物資,一度導致個別超市出現排隊購物情況,個別超市食米因需求較多,出現短暫缺貨。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已到各區巡查糧油百貨、鮮活、冰鮮及冷凍等食品的供應情況,巡查了超市及各區零售點逾70間,市面糧油食品整體供應穩定,價格平穩,再次呼籲市民不要過量採購食物,以免造成浪費及影響供求平衡。
新冠肺炎疫情輸入性威脅大增,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昨(26)日晚間無預警宣布,自今(27)日清晨6時起,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人士,包括港澳台居民及中轉旅客,需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費用自付。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5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光是採取居家隔離、避免社交的措施,不足以消滅疫情,這些措施只是爭取時間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各相關國家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對病毒發起攻擊,採取六方面關鍵行動。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26)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表示,口罩保障計劃有條件供應至第十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26)日晚上發出新聞稿,澄清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沒有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特區政府與港府協商的接機服務將於本月31日結束。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廳長陳露昨(26)日表示,現階段下個月未有新一輪的接機安排,而高教局的系統登記到本月底截止。她又指,到了4月按香港方面最新的入境政策,身處海外的澳門居民應該是無法經香港入境回澳。另外,她表示身處湖北省的其他城市的人士可以有條件自行離開湖北省,相關部門可協助發出文件讓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