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將於12月8日舉行,文化局除了於當日邀請多隊舞團帶來精彩表演外,由11月起至大巡遊演出前還帶來多項延伸活動。其中就邀請到來自泰國的皮歇克朗淳舞團帶來一場傳遞文化的交流、共融精神的充氣偶舞蹈劇場——《MI(X)G 異化》。 《MI(X)G異化》由當代泰國舞蹈演員PichetKlunchun(下稱:Pichet)負責構思及執導表演。他與五名澳門舞者合作,並帶領來自聖若瑟中學第五校共22位同學一同演出。《MI(X)G異化》的亮點之一為表演者會手持由Pichet設計、形狀怪異的巨型充氣氣球。據介紹,每個「異化」的氣球代表不同人的種族背景及文化,用展示氣球的過程,呈現不同文化的互動、交流和共融。 Pichet 表示,來到澳門後驚訝發現,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互融的城市,有不少移居澳門的泰國人,在參與今次演出的學生中,有人擁有泰國血統,並會說泰文。更令他希望將今次演出的主題傳達給澳門的觀眾。 有份合作演出的本地舞者馮少媚表示,導演在今次演出中亦會融入泰國傳統故事及舞蹈元素,期望不同的文化經磨合、互融後會產生新火
一名內地男商人涉嫌協助一名內地男子接贓,將偷來的650萬元(港幣,下同)現金經路氹一間珠寶店轉回內地,涉嫌處理贓物的男商人前日(12月1日)傍晚再來澳時被捕。
治安警前(1)日凌晨在孫逸仙大馬路查車期間,揭發一名休班海關人員涉嫌醉酒駕駛。經法院審理,涉案海關人員被判囚三個月,緩刑24 個月,並被判處禁止駕駛一年零三個月。 治安警透露,涉案關務督察姓吳,男性,年約50歲。案發於本月1日凌晨4時48分,治安警在孫逸仙大馬路進行查車期間,截查一輛輕型汽車,期間警員發現司機吳某滿身酒氣,經酒精測試結果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為1.24克,吳承認之前一日深夜近11時曾飲用酒精飲料,之後返回住所,次日凌晨約4時30分因感到不適,駕駛其妻私家車前往醫院求診,途中被警員截查揭發事件。 澳門海關昨晚發出新聞稿稱,海關高度關注事件,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工作,並已開展內部紀律調查程序,倘證實有任何違法違紀行為,定必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海關對於有人員涉嫌醉駕表示遺憾,並重申一直重視人員操守,嚴格要求人員知法守法,即使處於休班或休假狀態亦然。針對有關事件,海關已再次提醒全體人員必須守法自律,切勿罔顧自身及他人安全,以身試法,自毀前程。
本月1日下午近5時,有市民發現氹仔單車徑對開近西灣大橋橋底附近前(1)日下午近5時一具浮屍,海關及消防接報到場處理事件,將遇溺人士救起,但當時已無生命跡象,案件其後交由司警調查。司警表示,經對屍體表面進行檢查,並未發現可疑或可能涉及由刑事造成之傷痕,其後在死者衣物內發現一個銀包,裡面裝有包括死者的身份證明文件,證實死者為一名年約40歲姓周的內地男居民。 司警其後對案件作進一步調查,透過警務聯絡機制,向內地警方查詢有關男子身份。最終經內地警方證實,上周六(11月30日)晚上約10 時50 分, 內地警方發現一個偷渡集團打算經橫琴偷運人蛇進入澳門,惟由於海上風浪太大,用於偷運人蛇及載有六人的舢舨翻側,六名人士跌落海中。其中兩名人蛇已被內地方面救起,四人失蹤,內地警方證實上述周姓死者為其中一名偷渡客。
國務院昨(1)日晚上公布任命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共十人,其中四人留任,包括保安司司長黃少澤,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審計署審計長何永安及檢察院檢察長葉迅生。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於今(2)日早上10時率相關官員,於政府總部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獲任命十名主要官員。
涉及2,000多名賣淫人士、被稱為澳門回歸以來最大宗操縱賣淫案的「沙圈案」,原本隨著2016年3月法院判決出爐後落幕,但中級法院昨日拋出震撼彈,裁定檢察院上訴得直,六名被告增加刑期,其中首被告何猷倫由原判一年一個月徒刑改判八年徒刑,加刑近八倍,需要入獄。 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昨晚頒布判詞,中級法院裁定何某觸犯一項「創立並領導犯罪集團罪」成立,處六年徒刑,他並觸犯58項「操縱賣淫罪」,每項處以九個月徒刑,數罪並罰,判處徒刑八年。其餘被告原被初級法院判處五個月至兩年五個月不等徒刑,中級法院現時裁定他們各人被判刑四年八個月至六年不等。
新城填海A區3,011個經屋單位,上周三(11月27日)房屋局開放接受申請,但有關訂價方式暫未公布。另一方面,新《經屋法》法案仍在立法會進行細則性審議,政府今年就修改經屋訂價方式提出兩個方案,即按照「成本訂價」及「購買能力訂價」作為售價。有意見認為,對於是次開隊申請的經屋訂價方式,政府需繼續諮詢公眾意見。 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1)日討論經屋政策問題。立法議員何潤生、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高岸峰和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出席。 對於新一批的經屋訂價方式當局暫未公布。高岸峰表示,根據政府釋出的資訊顯示,未來修法後經屋的計價方式將有所改變,訂價亦將有所提高。過去政府採用按照購買能力去訂價,避免市民買不起經屋;但有關計價方式由沿用至今已有一段時間,期間樓市又繼續上升。 他續稱,由於今次法案內容改動較大,認為社會現時對新法案仍未有較大共識,若果貿然改變訂價方式或其他「上樓」規則,又可能令現時的經屋住戶感到不公平;認為政府有需要繼續諮詢公眾意見,尋求共識再作決定,否則法案只會愈改愈差。 李良汪則指出,政府建造經屋的初衷是要協助低收入或購買力不足的人士上樓,因此應採用「購買能力訂價」方式。 另外,現場有市民發言,認為新一期經屋按照現有《經屋法》抽籤排序上樓不公平,認為要先完成修訂《經屋法》法案,再開放經屋申請。 何潤生表示,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未來會繼續與政府密切討論修改《經屋法》;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再加快進度興建更多新的經屋,而不再是「碎片式」供應。高岸峰則認為,要儘量滿足市民居住需求,減少興建一房一廳(T1)單位;又建議設立經屋恆常申請制度。
本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在《求是》雜誌(2019年第23期)刊登題為《盛世蓮花別樣紅——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署名文章,回顧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的巨大發展成就,總結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經驗,對推進新時代澳門「一國兩制」事業作展望。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會見第五任行政長官候任人賀一誠時指出,澳門回歸20年來的發展,向世界展示了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能夠成功實踐,也證明了「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而且得人心的。事實上,要能行得通、辦得到,首要條件是得人心。澳門特區人民與祖國內地能夠共享同樣的價值觀、同樣的目標,才能夠發揮「一國兩制」真正的核心精神,也是為甚麼「一國兩制」在澳門,能夠成為「制度的優勢」的原因。 「一國兩制」如何得人心?從澳門回歸20年來的發展可以看出端倪。 20年前,澳門宏觀經濟環境惡劣,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本地生產總值只有492 億元,回歸初期澳葡政府留給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只有27億多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20年前的澳門正面對有史以來社會經濟最低谷的時期。 回歸後,澳門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開放博彩業,釋放了澳門博彩業的優勢與潛在動能,並在2003 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澳門自由行, 為澳門經濟注入源頭活水。此外,《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都令澳門各行各業得以穩定發展。 至2018 年, 澳門GDP 從492 億元增長至4,403 億元, 人均GDP 從14,000 美元增長到82,600 美元。在澳門,65歲以上長者每月有養老金、每年有敬老金、現金分享,加上公積金與養老補貼,每月平均都有6,000 元以上收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福利事業充分發展。祖國內地的支持,每位澳門居民都能親身體會。 因此「一國兩制」對於澳門來說,代表持續不斷的發展機遇。 20年來澳門人把握了,成長了,實踐了,未來也將更加深化、持續。 除了中央的政策支持,特區政府也以堅持廣泛團結、深化國家主權的政策體現「一國兩制」,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特區長期繁榮穩定有機結合。2009 年2月,根據澳門《基本法》第23條制定的《維護國家安全法》,使得維護國家安全有了法律保障; 2006 年,特區政府修訂《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愛國愛澳」、培養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確定為教育總目標;2016 年,特區政府攜手澳門基金會推出「千人計劃」,至今已有超過3,000 名青少年到內地學習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愛國意識; 2018 年,澳門各級學校實現升掛國旗全覆蓋,今年更配合《國歌法》 出台修改原有法律,將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讓國旗、國徽與國歌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說過去20年時間澳門用來扭轉劣勢、改善民生,那麼面向未來,澳門還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今年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納入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與香港、廣州及深圳並列,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也被明確列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成為指導方針。小市民能有大思維,小城市也能有大貢獻,澳門的發展與祖國內地的發展息息相關,把握自身機遇、發揮自身潛力,「一國兩制」必將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