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服務十年規劃

中期50%措施達標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下稱「策導小組」)昨(27)日在政府總部多功能廳舉行本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由策導小組代組長、社會工作局局長黃艷梅主持。 會議上討論了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短中期的執行情況、引介2020及2021年開展的方案項目,以及報告澳門引入導盲犬的跟進情況等。 在推行康復服務十年規劃方面,中期階段(2018-2020 年)措施共有125項方案。截至2019年10月,已開展了120項(佔96%),當中62項(佔50%)已達標,成績令人鼓舞。小組成員有信心能按序於2020年完成中期階段所有項目。各部門代表在會議上分享了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短中期的執行經驗、挑戰、應對措施、成效及展望等,同時亦討論2020及2021年開展的方案措施。黃艷梅局長感謝各部門積極協助發展康復服務,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讓本澳的康復服務在質和量方面有顯著進步。 討論引入導盲犬可行性此外,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中期階段方案,包括研究在澳門引進導盲犬的可行性,由於相關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能,目前由社會工作局協調跟進工作,包括有法律配套、犬隻准照、訓練及防疫、視障人士與犬隻配對等。會上請來香港導盲犬協會代表引介香港推行導盲犬服務的歷程及現況,以供本澳推進相關服務作參考借鏡。為成功在澳門引進導盲犬,將對視障人士在社區獨立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有關工作,爭取早日實現目標。

28/11/2019
15723

經屋熱潮後的思考

暌違將近六年, 萬眾期待的經濟房屋申請昨日再次開隊,從一大早就出現的排隊領表人龍就可看出,市民對經屋早就引頸以盼,不少正在「捱貴租」的家庭都希望透過經屋改善居住素質、減少經濟負擔。但相對於市民的熱情,需要面對現實的是,今次接受申請的新城A區3,011 個經屋單位,現時所處地段仍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距離落成入伙時日尚遠,難解燃眉之急。 拋開建設施工時間不談, 就算這3,011個經屋單位是「現成」的,相信也難以滿足公眾洶湧的需求。特區政府此前承諾在新城A區興建28,000 個公屋單位,但當中社屋和經屋的比例卻未能告知公眾,令不少經濟負擔能力處於經屋和私人樓宇之間的「夾心階層」家庭只能「搖擺不定」,每當有經屋開隊則出現「恐慌性」申請。其實,不少排隊申請的市民亦坦言,自己明知抽中經屋的幾率甚低,抱著「買彩票」的心態嘗試。如果一個城市的房屋政策讓居民沒有安全感、看不到逐步上流的階梯,則難言健康。 有人會說,居民若想要改善環境,應該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收入,而不是等待政府大派福利房屋。然而需要指出,澳門的樓宇市場之所以飛速發展、樓價攀升,是因為賭權開放以及每年接待大量遊客。這兩者都對市民的生活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經濟騰飛離不開各種崗位上敬業奉獻的「打工仔」。 在政府財政儲備穩健、土地儲備相對充裕的情況下,應將更多發展成果與居民分享,包括覓地興建更多公共房屋,真正「解民困,穩民心」。 除了現有的經濟房屋和社會房屋之外,近年來有不少意見都希望政府研究創設更多種類的公共房屋,例如針對青年人的廉租宿舍、針對「夾心階層」的新類型房屋等。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對於房屋問題甚為關注,他曾表示現時本澳缺乏資本家,希望減低青年對於高房價的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地創業立業。期望新一屆政府上任後可以變革創新,回應居民訴求。

28/11/2019
1457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