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務局已將2020年車輛強制檢驗日期上載於官方網頁,車主可登入www.dsat.gov.mo 查閱,以儘早掌握相關資料作出安排。 局方提醒各位車主,車輛必須按照指定日期前往驗車,否則將被視為缺席檢驗,逾期者需繳付逾期檢驗費用2,000元;倘缺席檢驗超過六個月,車輛的註冊將被取消。 車輛強制檢驗日期,除可於交通事務局網頁查閱外,車主在繳納車輛使用牌照稅後,倘若有關車輛須進行強制檢驗,稅圈上亦會列出有關的驗車日期;另外,車主可以申請郵電局的「安全電子郵箱」映賬戶接收電子版車輛年檢通知書。
教育暨青年局為提升特殊教育工作者對職業安全健康意識及關注,以及支援呈現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技巧,轄下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舉辦「特殊教育工作者職業安全與健康培訓工作坊」及「處理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輔導策略工作坊」,邀請香港耀能協會的職業治療師梁志華先生及教育心理學家林美愛女士來澳,合共40 名教殊教育工作者參與。 兩個工作坊以演講、個案分享及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導師分別介紹預防及應對危機狀況的技巧,以及教授支援呈現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學生的輔導策略。
非法旅館問題在澳門根深蒂固,常年得不到有效整治,讓居民深受困擾。日前政府公布報告認為刑事化並非解決經營非法旅館的有效手段,建議應檢討制度及加強執法手段,對此有團體表示對報告不能回應居民實際訴求,感到大失所望,促請政府及早推出有效打擊措施。 民众願景協會昨(19)日上午舉行記招,會長宋碧琪表示,報告提出旅遊局可成立專責小組打擊非法旅館的建議並不能解決居民憂慮,因目前旅遊局僅有百多名稽查,難以再抽調人手成立專責小組,但治安警察局人員眾多,且偵查手段及情報交流等經驗豐富,建議由治安警察局負責打擊非法旅館。顧問陳德勝指出,去年當局查封了1,239個非法旅館單位,當中超過700個單位涉及各類刑事罪行,更有跡象顯示非法旅館在近年有擴大規模及集團式經營的情況,嚴重影響居民安全和生活,他批評政府一直無視居民訴求,不作為,「政府咁多年累積咗咁多經驗,係解決非法旅館嘅時候了,但政府出呢個報告係相當不負責任!」他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推出有效打擊措施,讓居民能夠安居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澳門特區政府主辦、市政署承辦的大型機械裝置巡遊「龍馬精神」將於本周五首度亮相,並舉行開幕儀式。 北京英藍置業有限公司藝術部副總經理汪西蒙表示,機械裝置龍馬誕生於中國與法國建交50周年的紀念日。中法建交於龍年,建交50周年則是馬年,為慶祝這個紀念性日子,由過百名中國及法國專業人員使用一年時間設計及製造,形成龍頭馬身結合的大型機械裝置,並取名為「龍馬精神」,曾先後在內地,加拿大,法國等地表演,獲得一致讚賞。 汪西蒙稱,龍馬身長近18米、寬五米、騰起高度超過12米,其規模、重量、藝術創造、工藝和技術是目前世界之最。龍馬在行走期間,需多人在其身上操控運作,各人控制不同部位,且事前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加上指揮員帶領前進,結合現場音樂,整體效果充滿藝術之美、機械之精。 巡遊將於本周五(22日)下午5時在氹仔柯維納馬路旅遊巴停泊區(即澳門賽馬會對面)舉行開幕儀式,儀式結束後該區開放予公眾參觀至晚上10時。首場巡遊將於周六下午3時起步,由氹仔柯維納馬路旅遊巴停泊區巡遊至哥英布拉街(即氹仔中央公園旁),抵達現場後將停留供指市民參觀;第二場巡遊將於周日下午5時30分於路氹金光大道舉行,由金沙城旁空地起步,經路氹連貫公路巡遊至順榮大馬路結束。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同飲一江水·思源懷祖國」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供水圖片展,昨(19)日在氹仔客運碼頭開幕。 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立法會主席高開賢、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出席展覽開幕式。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致辭時表示,澳門節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用水量保持在每人每日約155升,在亞洲地區屬前列位置。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昨(19)日受訪表示,當局正持續加強供水保障工作,路環石排灣淨水廠工程進展順利,預計於明年底建成,相信可增加13萬立方米的產水量,令本澳全日供水能力由現時的39萬立方米提升至52萬立方米,預計可足夠應付澳門未來一段時間需求。 至於九澳水庫及石排灣水庫擴容工程進度,黃穗文稱,兩者的情況複雜,涉及離島醫療綜合體、輕軌走線等。現時九澳水庫擴容工程正由建設辦跟進施工,石排灣水庫擴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正由工務局跟進。黃穗文又指,日後九澳水庫會與石排灣水庫連通,相信可讓全澳水庫增加約30%至40%的容量至270萬立方米。她又強調,由於澳門面積有限,只能期望多尋找空間擴大水庫,以作為備用庫存之用。 至於高位水池的建設進度,黃穗文稱,選址考慮包括小潭山以及原石排灣直升機維修機庫附近,目前正詳細分析周邊情況,再進行施工計劃。
澳門電訊昨(19)日舉行「澳門電訊雲啟用儀式」暨「澳門電訊與東軟集團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宣布由騰訊雲技術支援的全新「澳門電訊雲」己全面投入服務。雲技術的應用可減少企業、學校以至個人的電腦硬件需求,能夠透過網絡進行資料存取,提高生產和學習效率。 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表示,澳門電訊在2012年已開始提供雲服務,現時約有數千名用戶,包括企業、學校等。今次配合騰訊雲的技術支援,「澳門電訊雲」能更靈活有效地承載不同的智慧應用解決方案,為本地企業和居民打造更多便捷、高效的雲應用服務。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雲平台上存取資料和修改,不需要使用特定的電腦設備,有助本澳中小企數字化升級和對接融入大灣區合作。 湛寶儀又表示,希望能將雲技術推廣至中小企,讓中小企能在管理及經營上「數碼化」,配合城市未來發展。另外,澳門電訊未來計劃推出學界優惠方案,透過與學校合作,方便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網頁開發等知識,培養本地IT應用人才。
澳門創新發展科技研究會前(18)日舉辦「人口政策與澳門未來」專家座談會,分析和闡述目前澳門人口政策的成效、問題和建議。該會副理事長劉成昆稱,未來社會競爭愈來愈大,人才流動加快,人口政策除包含人口增長變化,還有人才培養等方面需要研究,不單有「量」還有「質」的問題,他認為澳門青年要有競爭意識,要有更加開放格局,立足灣區,面向更大視野。 劉成昆表示,澳門現有人口結構和政策與當前經濟匹配,但在新技術例如人工智能發展方面,本澳人才出現短缺,大灣區亦同時存在類似情況,因而在大灣區、甚至整個國家都出現「搶人」現象,故不同地區也會有優惠政策,尤其是面向吸引青年人才,這是城市人才競爭流動的自然過程,澳門亦不能獨善其身。 澳門民聯智庫副主席周平指出,本地雖有青年向上流動機制,但上流速度較緩慢,認為必需要有競爭空間,博企應更積極提供機會予年輕人。他又指,自己認識在澳門就業的青年人,工資上調1,000、2,000 元已很滿足,反觀內地很多30 歲出頭人士已經擔任政府廳局級幹部,本澳青年應加強競爭意識。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19)日繼續審議《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法案。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委員關注校董會成員報酬、學校關閉的安排及財產處理等情況,希望今日再次與政府開會時可詳細解釋。 法案建議,校董會成員若因履行職務而產生的報酬和支出,不納入學校的開支,即不能夠用政府資助作為其支出;同時學校將為校董會的正常運作提供必要的行政及技術輔助。陳澤武稱,委員會認同法案有關建議。 法案規定屬法人的辦學實體消滅或解散,或屬自然人的辦學實體無償還能力或死亡的情況,學校便自動關閉。如學校未獲批准中止運作或關閉,為保障學生利益,教青局可直接或藉第三人代替辦學實體,讓學校暫時運作。陳澤武稱,委員關注有否法律途徑取得私人資產辦學,以及介入所需的時間。 陳澤武稱,雖然這次是第三份法案文本,但條文上依然存在漏洞,例如很多學校基建是政府資助,以及有關債權人如銀行等,條文沒有詳細列明學校關閉後財產需如何處理,希望政府可詳細解釋。
澳門年度國際盛事,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下稱影展)將於下(12)月5日至10日盛大舉行。主辦單位宣布法國著名女演員茱麗葉.庇洛仙(Juliette Binoche)正式加盟陣容,將澳門影展推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