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先行 以醫帶藥

推動中醫藥技術走向世界

近年政府著力推動中醫藥業的發展。中醫藥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特色產業,國家對澳門發展中醫藥業給予大力支持,協助澳門進行中醫藥的研究和應用,建立橫琴中醫藥產業園;澳門具有國際窗口的優勢,可為中醫藥國際化發揮積極作用;澳門具有良好的應用傳統中醫藥的基礎,中醫藥早已融入居民生活中,並形成了中醫藥保健與飲食融合為一體的養生飲食文化。 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將為中醫藥的國際發展帶來新機遇,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進一步加深合作交流,透過文化先行、以醫帶藥、發展服務貿易等方式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文化和技術走向世界。 積極培養中醫藥人才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及,當局會鞏固和擴大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成果,加速重點項目及企業進入產業園發展。依靠產業園的優勢平台,推進中醫藥產品與文化的國際推廣和貿易。另外,還會加快大健康產業示範項目建設,推動中醫藥技術人才培養與就業。 粵澳政府於2011年簽訂《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涵蓋包括落實在橫琴新區的產業園項目等多個重點工作。 同年4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於橫琴新區正式奠基,成為粵澳合作產業園區的首個落地項目。 中醫藥產業園發揮窗口作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位於橫琴新區高新技術片區,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 2011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成立「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橫琴新區「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攜手出資組建了「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負責園區的建設、經營、運作及管理等。產業園已於2017年9月投入運作。 產業園自成立以來, 圍繞「國際級中醫藥質量控制基地」和「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台」兩個核心目標,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與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為使命,整合廣東中醫藥醫療、教育、科技產業優勢及澳門科研能力和人才、旅遊資源,致力於打造「中醫藥產業與文化一帶一路的國際窗口」。產業園將充分發揮國際窗口的作用,以功能平台建設,帶動產業發展。

19/11/2019
16981

中銀首發中小企本地採購支持計劃

20家中小企業簽署普惠金融協議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昨(18)日與多家本地中小企業簽訂普惠金融服務協議,儀式在「中銀中小企本地採購支持計劃發布會」上舉行,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執行委員余雨生、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崔煜林、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高級經理李藹倫、澳門供應商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傑志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蔡春彥與客戶總監雷志江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會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總經理葉錦添與首批20家本澳中小企業代表簽署普惠金融服務協議。 副行長蔡春彥致辭表示,為響應澳門特區政府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方針,年初特別設立普惠金融部,專門服務本澳中小微企和青創、科創企業,支持澳企抓緊大灣區發展機遇。 同時,為配合政府對本地中小企採購的支持政策,亦不斷加大對大型綜合酒店供應商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青年創業和澳門製造三類企業的支持,包括貸款融資和貿易結算等等。現時,中銀正服務接近1,500家綜合酒店供應商,同時為供應商客戶提供融資支持超過50 億澳門元。 經過充分調研,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更在本地銀行同業中首發「中銀中小企本地採購支持計劃」,在跨境撮合、貸款融資、貿易結算、智慧金融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強的發展助力。除了金融服務上支持外,中銀將通過中國銀行集團龐大的服務網絡,為參與計劃的企業優先提供商業撮合配對的資源,從橫琴到大灣區乃至葡語系國家地區,協助中小企業發現並抓住機遇。今年舉辦的橫琴投資機遇宣講會、澳門青創科創對接會,以及對接客戶參與上海進博會、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等活動均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將繼續秉承「根植澳門.服務澳門」的經營宗旨,並以「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為戰略目標,積極擔當社會責任,以普惠金融的力量支持中小企業成長,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

19/11/2019
1815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