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會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

就落實CEPA及系列協議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20)日上午在政府總部會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一行,雙方就進一步落實《CEPA 》及系列協議和推動經濟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崔世安歡迎王炳南率團來澳,代表商務部與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共同簽署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他指出,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商務部等多個部委一直對澳門發展給予有力支持。多年來通過與商務部簽訂《CEPA 》以及一系列補充協議,讓澳門特區擴大發展空間,為特區未來進一步拓展多元經濟創造有利條件。行政長官強調,特區政府持續努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期望透過與商務部多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區域合作,為特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王炳南表示,這次率團來澳與特區政府共同舉行內地與澳門經貿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取得良好成果;且多年來與特區在經貿合作方面亦取得不俗成績,包括推動CEPA升級和落實,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方面等工作都有推進。 雙方在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支持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中葡平台建設等工作亦有新的合作和進展。王炳南指出,在中央政府領導下,商務部將繼續深化內地與澳門在經濟和民生等各方面的全面合作。

21/11/2019
16743

「廢」煞思量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陝西省會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有100 個足球場那麼大,原本設計每天可處理2,500 公噸垃圾。不過,800 萬人的巨大垃圾量讓這裡每天湧進高達一萬公噸廢棄物。江村溝垃圾堆填區設立於1994 年,原本計劃可以用上半世紀,撑到2044 年。但是廣達70萬平方米、深150 米,可以容納3,400 萬立方米垃圾的堆填區,在800 萬人製造的生活垃圾填塞下,提早25年飽和。 中國是全球垃圾製造大國,多年來一直苦苦思量要如何處理14億人口產生出來的垃圾。澳門作為中國的一個彈丸之地,人均垃圾生產量卻高得可怕。根據環保局最新公布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8 》顯示,本澳去年全年城市固體廢物量達52萬公噸,較去年上升2.3% ; 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約2.17 公斤,較前一年微升0.5%。數量不但年年上升,甚至大幅拋離外其他地方,新加坡的1.45 公斤、香港的1.45 公斤,北京的1.17 公斤、廣州的0.99 公斤,以及上海的0.84 公斤。 分析澳門的固體廢物棄置成分,會發現當中以「有機物」成分佔最多(39.5%)、其次是塑膠(22.5%),以及紙張(20.3%),反映小城的廢物分類回收工作成效不足。反觀國內做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早於2017 年發布《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強調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指示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及新時尚,促請地方政府果斷行動,並選定上海、深圳等城市試行垃圾強制分類。 除了在內地,垃圾強制分類在亞洲多地如日本、台灣都有實行,澳門政府應思考這條路線,避免重蹈江村溝覆轍。但應以「先禮後兵」的方式,首先構建垃圾回收互聯網平台,方便居民只要在家中使用手機程式,便可讓回收人員上門回收廢品,以科技手段鼓勵市民配合垃圾分類回收。同時,亦可考慮設立獎勵機制,市民可藉垃圾分類換取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又或直接折現為金錢。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要繼續著力推進《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中各項相關立法及基建配套的建設和完善,隨著《限制提供塑膠袋》措施於本周生效,相信有助提升「源頭減廢、分類回收」的效果。

21/11/2019
1167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