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世界清潔日活動,市政署於今年9月至11月期間持續開展「世界清潔日」之「齊關心.愛社區」清潔運動,分別與居澳外籍人士團體合作進行社區清潔及宣傳推廣活動,並為從事前線物管及清潔人員舉辦「防治鼠患」課程,期望透過一系列活動,讓公眾更多參與社區清潔事務,喚起市民大眾對家居和社區清潔的關注和重視。 清潔運動期間,市政署與「俾度莉關注印尼移工組織」、基遜(菲律賓)同鄉聯誼會,以及澳門越南同鄉聯誼會等居澳外籍團體,進行多場「社區清潔活動」,包括組織會員學習有關本澳環境衛生的專題講座、於周六及周日前往澳門舊區及離島旅遊區進行清潔活動、於較多外籍人士聚集的地區進行宣導工作等,藉以加強不同族群人士認識本澳環境衛生的知識,共同維護環境清潔衛生並自覺遵守相關法規。 此外,市政署於日前聯同澳門婦女聯合總會舉辦座談會,介紹本澳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公共垃圾收集設施的優化歷程、挑戰及困難,以及智慧化管理等,並與團體代表及市民交流意見。 市政署將持續優化及做好監管各項環境衛生的工作,更會積極向市民大眾加強宣傳環境衛生的重要性,期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配合,讓環境衛生和保持城市清潔的信息滲透至不同階層,鼓勵市民大眾一起關愛社區,共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昨(22)日舉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鈔成功發行暨人民幣與中國銀行澳門元貨幣文化展啟動儀式」。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出席儀式致辭時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鈔票」正面主景為「盛世蓮花」,背面為港珠澳大橋,充分體現出澳門特區背靠祖國,並在祖國大力支持下,取得2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也象徵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對接,互連互通。
澳門電訊(CTM)與珠海華發集團簽署「大灣區產業技術戰略合作協議」,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更多產業及技術結合的服務範疇,透過不同產業聯動發展,以科技賦能,朝著宜居、宜業、宜遊目標邁進。 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的資源和專業領域優勢,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全面布局基於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推動大灣區整個雲數據服務模式構架與應用服務能級的提升。未來雙方擬開發項目包括建造基於T3標準的橫琴首個大數據中心,承載珠澳雲——全國第一個打造國際帶寬的雲項目發展、構建珠澳合作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珠澳合作工作、成立智聯網創新科研中心。 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表示,將繼續致力透過自身的網絡及技術資源優勢,聯同華發集團整合更多元化的產業,打造先進尖端的平台,為澳門和灣區內居民及企業,提供智能化、生活化的營商及社區生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城市群發展。 華發集團表示,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數據中心、產業基地、智聯網和跨境數據中心四大領域展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服務超算、人工智能、跨境金融和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雙慶」,君慧慈善會主辦、新天傳訊協辦「君慧慈善會賀雙慶金曲夜」,上周四(17日)晚上8時於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為近600名澳門長者帶來精彩的金曲表演。 君慧慈善會會長陳慧玲博士、創會召集人李碧君女士、社福機構代表沙梨頭土地廟慈善會秘書長陸南帶領一眾歌手為金曲夜揭開序幕。本次表演歌手陣容鼎盛,包括香港卡拉之星王俊棠、「排骨仔」敖嘉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寶珮如、本地著名歌手程文政、澳門星夢傳奇文化協會歌手麥素華、蔣鳳珊、黃焯權、奧菲前來助演,帶來精彩節目,演唱逾20首經典金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 君慧慈善會承傳往年精神,繼續創造長者喜愛的活動,帶來「雙慶」的活力與金曲的經典交融,同時讓以長者為主的社區人士,投入到熱烈的「雙慶」活動和經典粵語金曲氣氛中,使長者能夠推動互相分享「雙慶」的共同回憶,共同歌頌祖國繁榮和澳門美好未來。
澳門大學英語辯論隊共有八名選手、四支隊伍參與「第十五屆澳門高等院校學生辯論比賽」,奪得八個項獎,包括大學組的冠、亞、決賽最佳辯論員各一項及五個初賽最佳辯論員獎項。澳大英語辯論隊也創造了澳門高校英語辯論賽歷來的首次九連勝的佳績。 比賽中,由工商管理學院四年級學生、鄭裕彤書院的張藝和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李佳能組成的澳大一隊成功在初賽以第一名的名次進入準決賽。由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霍英東珍禧書院的梁馨元和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紹邦書院的劉格至組成的澳大三隊則以初賽第二名的名次進入準決賽。 澳大四隊、社會科學學院三年級學生、呂志和書院的周咏怡和工商管理學院三年級學生、鄭裕彤書院的岑樂怡以及澳大二隊、人文學院三年級學生、張崑崙書院的萬穎佳和科技學院二年級學生、紹邦書院的劉福祺成績優越,但限於比賽章程,未能進入準決賽。兩組在初賽裡分別排行第三名及第六名。李佳能、張藝、劉格至、劉福祺及萬穎佳囊括了是次比賽中初賽最佳辯論員第一至第五名的獎項。 準決賽由八支隊伍展開競逐,澳大一、三隊以高分的成績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各隊唇槍舌戰,為爭奪冠軍使盡渾身解數。最終由澳大一隊的張藝和李佳能奪得決賽冠軍,澳大三隊劉格至和梁馨元與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旅遊學院並列亞軍。澳大一隊的張藝更榮獲決賽最佳辯論員。
澳門理工學院與創意空間創意產業中心合辦的「十面圍觀」優秀學生作品展正在創意空間舉行,展期至本周六(26日),歡迎有興趣人士到場欣賞。 澳門理工學院表示,是次展覽題為「十面圍觀」,旨在全面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和專業實力,以全方位展現澳門理工學院設計課程的教學成果。參展學生除了用心創作其作品之外,還負責整個展覽的具體籌劃和組織工作,從實踐中積累策展經驗。 本次參展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包括攝影、立體設計、字體設計、包裝設計、空間設計和數碼媒體設計等。部分作品更獲入選第八屆大理國際影會,以及獲得第四屆「Y 設計展」澳門畢業設計作品聯展視覺傳達組別的十優獎項等。
嘉樂庇總督大橋旁興建海底隧道工程(即澳氹第五條通道)環境影響評價由即日起至11月5日進行第二階段公示,公眾可於填寫公眾意見表後,通過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向土地工務運輸局或環評單位提出意見及建議,詳情可瀏覽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專頁。
為加強應對海上溢油事故的應急聯合行動能力,海事及水務局昨(22)日上午聯同海關、環境保護局,在澳門科學館對開海面舉行「海上溢油事故聯合演練」,檢視各部門在海上救援、環境應急處置等行動方面的協調能力。 演習歷時約兩小時,過程順利,參加演練的船隻和人員均能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地開展救援及處置行動,降低溢油事故對海域環境的影響。 演練加強了特區政府各單位在海上救援、環境應急處置等行動的合作協調能力,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是次演習海事局動用了五艘船隻,海關動用了三艘船隻、三輛巡邏車及兩台無人機,環保局則動用了一台航拍機及一台無人採樣船,三個部門合共派出約40名人員。
拱北海關近日截獲12,000 條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電機及電源線,是拱北海關開展代號「龍騰行動2019 」的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及2019 年度第三次粵港澳海關保護智慧財產權聯合執法行動以來,查獲的侵權貨物數量最多的侵權案件。 拱北海關昨日表示,一間佛山公司於上周四(17 日)向該關隸屬中山港海關申報一批出口電機。海關經查驗後發現,該批電機隨附電源線上帶有「UL 及圖形」標識,數量多達12,000 條,且做工較為粗糙,涉嫌侵犯權利人美國UL 有限責任公司在海關總署備案的「UL 及圖形」商標專用權,遂決定聯繫權利人進行確權。 經權利人經鑑定認為,上述電機隨附電源線均為未授權產品,涉嫌侵犯其商標專用權,並向海關提交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申請及擔保。目前,海關已依法扣留上述涉案貨物,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據了解,在北美市場上銷售的電機、電線、電纜、燈飾等產品均需取得安全認證,中國相關產品進入該市場時需獲得相關認證機構的安全認證。海關提醒,企業應增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在出口電線、電器、電子等相關產品時,應首先了解目的國市場需要的相關安全認證標準,在使用此類認證商標前預先取得權利人授權,避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