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偉農、委員杜淑儀,環境衛生及執照廳廳長馮惠星,昨(23)日上午應邀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環境衛生工作問題等。 李偉農表示,本澳回歸前的生活垃圾收集依靠分布在各區街道共1,600個1,100公升的大型垃圾桶,造成垃圾外露、污水、臭味等問題困擾社區;當時的市政機構已於2001年興建第一座封閉式垃圾房,把街道的垃圾桶遷入房內,並設防菌、除臭等設施,大大改善衛生情況。 李偉農介紹,目前本澳已興建了126座封閉式垃圾房,並裝設監測傳感器,分析每座垃圾房的承載量變化,從標準化管理,走向個性化管理;此外、本澳現時亦設有89個壓縮式垃圾桶,承載量相等於30個街上的舊式1,100公升垃圾桶,大大減少收集次數以及基本上代替垃圾站。 擬下水道增設紅外線探測鼠患在昨日的節目上,有聽眾反映,曾有人在空置地盤餵食流浪貓狗後,剩餘的食物惹來鼠患。李偉農回應時稱,現時街道上設有915個固定鼠餌點,明年預計會增至1,300至1,500個,政府亦將與廣東省生物科技資訊研究所合作,於下水道增設紅外線探測鼠患。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於昨(22)日上午舉行分組會議,審議《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草案)》。 有關草案授權澳門租賃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其延伸區,具體包括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蓮花大橋與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以及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口岸的預留空間,使用期自有關區域啟用日至2049年12月19日止,在規定的期限內,澳門對有關區域將擁有管轄權。有關草案料將獲得通過。
內地「十一黃金周」假期是本澳餐飲零售業及旅遊業的重要指標,受中美貿易戰及鄰近地區局勢影響,外界普遍擔憂本澳經濟可能受到衝擊。而假期間許多零售商鋪傳出旺丁不旺財的嘆息,指內地旅客購買力有所減弱,營業額未達預期。 不過,經濟局在假期間走訪全澳1,564家商戶所做的調查顯示,本地飲食及零售業丁財兩旺,人流及營業額相對平日均有所增加。
為改善行人過路環境,土地工務運輸局將開展黑沙環三角花園行人天橋設施改善工程,工程昨(22)日開標,共收到15份標書,其中14份被接納,造價介乎1,365萬多至2,394萬多元不等,最長施工期為300工作天,初步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動工。 工程將會在現有行人天橋的三個落腳點加裝三部升降機;並在黑沙環馬路增加一條行車線,將雙線行車變成三線行車。工務局稱,現時位於澳門馬場海邊馬路及黑沙環馬路交匯處的黑沙環三角花園行人天橋共有三處落腳點,分別位於岐關新邨、錦繡花園及祐漢中心等建築物前。由於受制於現場環境並不寬闊,故需要因應天橋的各個落腳點的實際環境,改造現有行人天橋結構,重整天橋樓梯,以騰出空間加裝升降機;同時將會在路面增加一條行車線,將該段黑沙環馬路開闢為三線行車。 是次改善工程還將翻新行人天橋的飾面及頂棚等設施,其設計概念會儘量保持天橋原有設計風格,採取較小的變更,以貫切簡約實用的原則;並且在施工時盡量將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
社會工作局委託澳大博彩研究所於本年進行的《澳門居民參與博彩活動調查2019 》最新的結果顯示,澳門居民在過去一年內參與賭博的比率為40.9%,比2016 年51.5% 下降約十個百分點;至於賭博失調流行率則由2016年的2.5%大幅下降1.7%至0.8%。兩個數字都為歷年同類調查中最低,顯示推動「負責任博彩」達到顯著成果。 由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社工局和博彩監察協調局主辦的「負責任博彩推廣2019 ─博彩不是搏命,娛樂就要節制」日前舉行閉幕晚宴。 晚宴上公布有關研究結果。 社工局代局長韓衛致辭時表示,一直以來,社會工作局與民間防治賭博失調機構合作,透過社區宣傳及教育活動,有效傳達負責任博彩訊息;此外,博彩業界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透過推動員工及家屬善用餘暇參與社會服務,關愛弱勢社群,亦有助深化負責任博彩工作
《僱員的最低工資》法案正由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進行細則性審議,社會聲音普遍認同設立最低工資保障「打工仔」,但對於殘疾人士和外籍家傭不納入保障範圍就有不同意見。有長期聘用殘疾僱員的僱主認為,將殘疾僱員納入最低工資保障,可讓他們得到尊重和公平對待。另一方面,有意見就擔心若最低工資涵蓋殘疾僱員,將會影響其就業機會,認為現時政府補貼僱主的形式更具可行性。
社會保障基金於2018年推出「鼓勵殘疾金受益人就業計劃」,設置試工寬限措施和迅速返回機制,鼓勵殘疾人士主動規劃就業。社會工作局日前回覆議員黃潔貞書面質詢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有153人申報參與計劃,其中70人成功就業,約佔整體個案45%,32人仍在試工,51人返回領取殘疾金。 社工局指出,因應殘疾人士需要更多時間適應勞動市場,就業計劃的試工寬限期,已由試行階段的30天延長至90天,且每12個月有兩次試工機會,即合共180日試工期。殘疾人士只需向社保基金申報,便可於一定期限內嘗試工作,經試工後未能正式投入勞動市場、且沒超出試工期限的受益人,可透過計劃的迅速返回機制,繼續領取殘疾金,試工期間收取的殘疾金亦毋須退回。當受益人的試工期限屆滿、被視為正式投入勞動市場後,才會終止發放殘疾金。 此外,社工局於2010年及2014年推出兩期「殘疾人士就業發展資助計劃」,支持社會服務團體開辦社會企業。截至今年7月,透過計劃開辦的「心悅洗衣」和「喜悅市場」合共聘請25名殘疾人士,以及協助18名殘疾僱員轉職到其他企業,其中「心悅洗衣」已達到收支平衡。
網絡社交媒體已成為一般人日常生活一部分,雖然便於社交、通信,但亦可變成一種傷人利器,網絡暴力、網絡欺淩、網絡惡評可以造成嚴重後果,韓國女藝人崔雪麗因遭受網絡欺淩和網絡惡評,導致抑鬱症最終自殺身亡,事件震驚亞洲演藝圈,也引起區內廣泛關注網絡欺淩問題,亞洲演藝界尤其內地演藝人士,紛紛發文呼籲社會重視網絡欺淩,尤其關注青少年網絡欺凌,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在網絡社交媒體宣洩不滿可能被認為只是小事,但亦屬於網絡欺淩,會令受害人困擾,生活受影響。網絡社交媒體常被用作報復或宣洩不滿工具,法例其實有規管,一時意氣用事隨時墮入法網。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最新公布《2018 年度報告》中載錄的其中兩宗個案,是網絡社交媒體最常見的違規行為,上載貼文者可能認為是小事,但就抵觸保護個人私隱條例。其中一個案是兩名駕駛者因爭泊車位爭執,其中一人憤憤不平,在社交網站發文指責,並上傳一張對方駕駛私家車時相片,清晰完整的車牌號碼,因此被投訴,個資辦調查後判斷發文者違反《個資法》規定,構成行政違法,科處10,000 元罰款。 另一個案是甲為朋友打抱不平在沒有取得乙同意下,在社交網站公開群組內發布帖文,載有乙的相片及對乙私人生活描述,涉及私人感情及家庭生活不檢,乙報警處理。資辦跟進後判定屬行政違法,對乙生活構成重大影響,科處10,000 元罰款。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曾就網絡欺凌在穗港澳三地同步做過一次聯合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受網路欺凌或在網路欺淩他人,均是澳門佔最高。調查顯示,70% 受訪穗港澳青少年曾遭受網絡欺凌,受訪者中曾向別人施行網絡欺凌的佔68%,其中澳門最高,佔當中86.2% ; 曾經受網路欺凌的佔72.9%,其中亦是澳門最高,佔當中86.4%,廣州為71.2%。調查報告指出,無論是被網絡欺凌或欺凌者,他們的抑鬱、焦慮及壓力指數均顯著高於其他沒有親身經歷網絡欺凌的青少年。 隨著智慧手機的廣泛使用,互聯網、社交媒體、應用APP 等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網路欺凌現象可能較表面情況更嚴重。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早前表示,近年網絡欺凌盛行,但原因比較複雜,涉及青少年人數不少,呼籲青少年換位思考,不應實施網絡欺凌。
社會工作局與勞工事務局昨(22)日下午舉行「2019優秀殘障僱員暨識才僱主嘉許計劃」嘉許典禮,十名優秀殘障僱員以及63名識才僱主獲得嘉許。獲嘉許的企業來自20個不同行業,合共聘用了近350名殘障人士。 勞工事務局代局長吳惠嫻致辭表示,有不少僱主多年來持續聘用殘障人士,部分僱員透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多的培訓機會,提升其工作技能,反映企業對員工的重視。僱主亦會按不同僱員的狀況、能力安排合適崗位,並循序漸進地作出指導或調配工作,讓他們發揮所長。吳惠嫻指出,只要給予殘障人士適當啟發及指導,他們的工作表現絕不遜色。 社會工作局代局長韓衛致辭表示,獲嘉許的僱主由最初的35名,不斷增加至今年的63名,成果令人鼓舞。僱主認同殘障人士的個人潛能和就業能力,身體力行給予他們就業機會,欣賞他們認真做事和珍惜工作的態度,這份開明的態度和主動的表現,值得社會各界支持和效法。 獲嘉許僱主、誠品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湯錦珍表示,公司在五年前開始接觸殘障僱員,認識到原來殘障僱員可勝任很多工作。公司不斷提供培訓機會,讓殘障僱員從後勤人員慢慢轉到前線工作,看見他們有很大進步,作為僱主也感到鼓舞,希望社會能尊重及接納殘障僱員。 在教青局工作了24年的獲嘉許殘障僱員黎美娟表示,很感謝多年來支持和體諒她的同事,呼籲澳門各行各業僱主可給予殘障僱員機會,一般人認為殘障人士能力弱,但其實只要有機會,殘障僱員也會盡心盡力,為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