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在2018/2019年司法年度開幕典禮上致辭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不同法系、不同的司法和法律制度下開展的區域合作,法律衝突是必然面對的挑戰。為此,在司法合作領域,將以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合作中遇到的法律衝突和法律障礙,使區際司法合作更為深入、更為全面,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法律和司法保障。 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岑浩輝指澳門只與香港簽署有關移交被判刑人的安排,澳門與內地在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安排更是空白,未能適應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需要,同時有損澳門作為法治之區的形象,未來有必要重點推進區際刑事司法協助,並爭取制定作為落實澳門《基本法》第93條的配套法規,即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法取得進展。 葉迅生:職務犯罪刑罰過輕檢察長葉迅生致辭時則表示,注意到職務犯罪制度仍存在改善空間,尤其是部分職務犯罪刑罰明顯過輕,他認為若公務員利用職務身分收受利益,但案件未能證明相關利益屬於公務員作出特定職務行為的回報,現行刑事法律未能以受賄罪論處,建議增設不當收受利益方面的罪名,並建議研究提升部分貪腐罪行的刑罰,以及延長對職務犯罪需否規定相對較長的追訴時效。 華年達:司法官人數不足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致辭時稱,澳門法院結構依然停滯不前,過去20年中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法院案件的積壓情況仍然存在,司法官人數不足會導致難以快速審理提交至終審法院的案件,亦影響最高法院判例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妨礙終審法院司法官的更新。他表示,過去一直建議就法院的司法改革進行討論,但一直未得到回應。
為協助家長進行親子性教育,讓兒童及青少年學習健康的人際互動,增進家庭親密關係,為構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礎,教育暨青年局於本年8月至12月聯同多個社會服務團體共同舉辦「家愛同樂-第十屆社區性教育推廣活動」。協辦本屆活動的社會服務團體包括慈幼青年及家庭教育牧民機構、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澳門性教育學會、澳門明愛、澳門特殊奧運會、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澳門婦聯青年協會、澳門基督教青年會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
近年來網絡騙案手法層出不窮,司法警察局表示,當中以網戀和電郵詐騙兩類尤為突出,今年1月至9月開立網戀及電郵詐騙案件共58宗,合共造成逾2,600萬澳門元損失,大部分被害人均是在騙徒哄騙下透過銀行匯款、轉賬等方式交付騙款。有見及此,司警與澳門金融管理局和澳門銀行公會合作舉辦「預防網絡詐騙工作坊」,提升銀行業界防範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及時發現、勸告可能被詐騙的客戶。
為推廣家庭核心價值,教育暨青年局轄下氹仔教育活動中心持續開展「百分百家長獎勵計劃」及「家長學園」兩項計劃,並於昨(20)日上午舉辦了相關計劃頒獎及會員嘉許禮,以表揚熱心且積極參與家長教育及親子活動的家長。 昨日活動於中葡職業技術學校舉行,出席嘉賓包括教青局代局長梁慧琪、教育廳廳長江毅、郵電局通訊博物館總館長黃錦欣、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等。活動現場設有多個攤位遊戲及親子工作坊,吸引了不少家長與子女一同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梁慧琪致辭時表示,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孩子得以健康成長,有賴家庭和學校的互相配合和支持。教青局及教育發展基金會一直推動及支持55個家長會積極舉辦家校合作、家長教育和營造家庭親密關係的活動,在今學年相關家長會共舉辦了逾300項活動。另外,自本年9月起,當局亦推出「與家長有約」活動,至今已為超過3,000名家長舉辦了13場分享會。 2018/2019學年「百分百家長獎勵計劃」共有1,007名家長獲獎,「家長學園」亦有92名會員獲得嘉許。獲獎家長蔡女士表示,相關計劃令孩子更加自信,而自己與兩名孩子日常相處模式像是朋友關係,她希望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能參與其中,同時亦建議其他家長應嘗試放下電子產品與子女用心溝通。
《澳門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法律草案現正進行公開諮詢,早前有意見認為政府跨部門溝通合作不足。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前(19)日表示,都市更新是市民的重大訴求,加上社會一直醞釀要推動相關工作,她理解到社會對都更工作的擔心,重申政府有溝通機制,並會參考市民及諮詢組織等意見,有關法規暫時未有定案。 陳海帆前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草擬法規是局級層面的工作,經政策匯總,再送到政府進行決定,過程中各範疇的局級相關部門都有反映觀點與建議。陳海帆指出,由她統籌、法務局協調的《澳門都市更新法律制度》聯合法規草擬小組的組成和其他小組一樣,經行政長官批示,相關司級範疇下的局級代表會在相關領域作諮詢文本,並互相溝通。 陳海帆續指,行政法務範疇的最終目標是統籌所有法規草擬工作,但礙於人力資源問題以及需要修改的法規及新草擬的法律太多,暫時無法全部由法務局統籌。不過,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規,或者政府認為有需要的工作,法務局都會牽頭去做,例如早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由法務局牽頭草擬。 至於都更法諮詢文本中的樓宇重建業權百分比,陳海帆解釋,業權百分比不是隨意訂定,是經過深入研究同時參考鄰近國家和地區成功的經驗而成。她強調,列出業權百分比不代表政府不聽社會意見,更不是「一錘定音」的意思。政府會就業權比例是否符合對私人財產的保護,以及對公共利益原則的維護作最大的平衡,因此希望社會各界在諮詢期間充分發表意見,讓政府參
市政署表示,紅街市外圍小販區重整工程將於明(22)日展開,工程將分階段進行,主要在不影響行車道和行人道使用情況下,重新規劃小販檔的分布,以改善該區營商和衛生環境。 工程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重整位於罅些喇提督市東街的小販檔位,第二階段重整位於罅些喇提督市北街的小販檔位。工程將重新規劃小販檔位的分布,統一小販檔位尺寸、微調檔位位置,每組檔位之間保留一定空間作為行人通道,並統一為小販區提供遮陽棚和伸縮活動雨篷等。工期預計129 天,重整後原檔位數目不變。 為盡量減低對市民和小販的影響,工程期間受影響的攤販將會安排至罅些喇提督市北街和羅若翰神父街其中一段繼續經營。市政署亦已與相關攤販緊密溝通,並就重整工作詳細介紹,聆聽和收集商戶對檔位布局、設施與店舖距離等的意見,市政署因應實際情況作調整,完善小販區的設施,致力提升該區整體的社區及營商環境。
不少家長愛子女心切,在上學及下課時間都駕車到學校接載子女,但當中有人為求方便,不惜就地泊車路邊,甚至雙排停泊路中。有學生家長受訪時表示,理解家長愛錫子女的心情,但批評不少家長因貪一時方便,泊車在校門口導致塞車嚴重。
治安警指花城區學校周邊街道今年1至7月共檢控7,600多宗違泊,8月、9月每月均錄得超過1,700宗,情況令人關注。有交諮委受訪表示,違泊數字高企可反映周邊車位欠缺;花城區塞車問題 由來已久,兩年前已進行優化路網工程,但仍未能根治塞車問題。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辜文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其實就花城區塞車問題,早在兩年前當局已進行優化路網工程,部分道路由雙行線改為單向雙行,有助紓緩相關塞壓力況,令附近大廈停車場車輛進出更為暢順,但仍未能根治塞車問題;而治安警數據顯示,今年首七個月錄得逾7,600宗違泊檢控,主要可反映欠缺車位,以及駕駛者的習慣行為上仍有改善空間,以確保道路的正確使用方式。 未來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辜文達稱,《修訂道路交通法》建議加入扣分制,從而改善駕駛態度或習慣,相關做法值得考慮。他續稱,相關路段的斑馬線位置設計亦存在問題,未來可透過大數據分析及一些智能化交通管理,以行人過路燈等去加速交通流轉,確保車輛不用因等候斑馬線而需經常停候。他又指,當局未來應該從駕駛態度灌輸教育與宣傳做起,創設條件做更多道路使用的教育工作,鼓勵駕駛者在不影響他人情況下善用道路,且合法使用道路權益。 辜文達又坦言,其實,現時花城一帶違泊嚴重是與家長接送子女上學放學習慣有關,因為在交通繁忙時候家長仍傾向將子女送至學校門口,而不考慮先在學校附近停車場泊好車,然後再陪同子女步行到學校,他認為如家長可改變此習慣對塞車情況亦可有所改善。
立法會全體會議昨(17)日一般性通過修改《打擊電腦犯罪法》法案,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列席會議,解釋坊間爭議聲最大的執法部門可提取境外「雲端數據」條文。政府強調百分百不會違反國際公約,警方要滿足得到法官批示、合法扣押設備兩個條件後,才可延伸至合法下載其雲端資料。
立法會昨(17)日一般性通過《電子政務》法案。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引介法案時指,政府近年致力推動電子政務發展,展開各項軟件及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但現時面對多項問題,包括電子政務缺乏法定程序、賬號欠缺通用性等。多位議員關注數據互通如何保障個人資料的私隱。 陳海帆回應表示,現時法律對電子政務仍需補充,以及應用上仍有待整合及普及,今次法案最主要是簡化行政手續,以及修整不適用的法律法規。 多位議員關注法案通過後,如何確保市民的個人資料能得到保護,會不會有不必要的資料移交到索取部門?陳海帆回應指,法案會遵照《個人資料保護法》執行,每個資料的移交或進出都會有紀錄,又舉例「如果部門只需要三項資料,但索取四項,即屬違法」,又指曾有公職人員「睇下」市民的個人資料,亦會留下紀錄,屬於違反刑事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