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園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交界,昨(16)日發生兩部澳巴相撞交通意外,其中一架巴士車身玻璃窗粉碎,部分碎片更飛濺進車廂割傷乘客,血灑車上,另一巴士相撞後更前衝30米才停下,意外導致車上六名乘客受傷,當中包括孕婦及女童,其後全部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初步調查,懷疑事件涉及有人衝燈引起,意外真正起因仍待查。 事發在昨日上午11時許,有現場消息指,一部澳巴沿雅廉訪大馬路往二龍喉方向行駛,至荷蘭園大馬路交界處,與一部駛往栢蕙方向的澳巴相撼,現場傳出聲響。往栢蕙方向的澳巴撞至車身凹陷,玻璃粉碎,大量碎片飛濺進入車廂,車廂地下留有血跡。另一巴士則續衝前約30米才能停下。 兩車乘客飽食驚風散後,在車上等候救援。 治安警和消防接報到場封鎖現場處理,消防登車協助救出乘客並逐一檢查,證實兩男四女乘客有撞傷及擦傷,包括兩名女童、一名孕婦,全部被送院治理。 警方在場拍照存檔,包括量度兩巴相撞的距離,涉事兩巴男司機通過酒精測試,分別入職20及一年,過往無事故紀錄。
經國務院同意,《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上月出台,琴澳兩地可共同探索國際休閒旅遊島開發的合作新模式,把握《建設方案》帶來的機遇,拓展澳門旅遊的發展空間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琴澳旅遊業融合發展,助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旅遊大灣區。
治安警上周先後拘捕兩名非法導遊,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受訪時稱,過往數月已透過導遊團體、內地警方交換情報及互相協作,同時當局亦對非法導遊的行為模式、經營手法,甚至被檢控的人士日後上訴亦無法得直等方面進行蒐證。 文綺華續稱,在打擊非法導遊方面,局方已與治安警察局、勞工局有聯合巡查行動,包括取締黑工、過界過職工作等。 另有市民指出,曾致電旅遊局舉報非法導遊,但局方卻兩小時後才到場處理,文綺華解釋,目前稽查人員約有40名,「我哋冇可能一打電話就即時到現場,這是一個現實」,未來將會檢討機制,盡量縮短到場時間。至於博企是否曾向旅遊局反映有遊客集體乘搭「發財巴」,文綺華稱,該行為並不違法,博企難以單方面拒絕旅客乘坐。 財政局曾回覆議員林玉鳳的書面質詢,稱現階段並沒有計劃向來澳旅客徵收「入境稅」,因為可能降低旅客訪澳意慾,外界質疑兩局意向是否不一;文綺華稱,日後是否徵收「旅遊稅」並不是旅遊局單方面所控制,不同部門亦會提出不同見解,現階段局方仍保持開放態度,與旅遊學院合作推出問卷調查收集各界意見,同時分析鄰近地區收取「旅遊稅」的實際情況與成效。
「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期由昨(16)日起至20日一連五天舉行。其中「澳門創意館」昨日下午3時舉辦開幕儀式,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代主席朱妙麗、文化局副局長陳繼春等嘉賓出席。 陳繼春表示,今屆「澳門創意館」以「澳門創意、美食文創、社區文創」為主題,共有七個獲文化產業基金「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支持,重新塑造品牌形象的特色店家參展。今次參展希望推廣澳門社區特色與文化旅遊,為澳門文化產業開拓發展機遇,促進深澳雙方文創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 本澳參展食店負責人李女士表示,食店在澳門營運約20年,品牌設計追不上時代,今次有幸得到政府支持,品牌煥然一新,配合電話叫外賣潮流,年輕客層生意上升約10%。 本澳甜品店負責人黃先生表示,品牌經設計師重新設計,店鋪形象更具活力,相信可提升營業額,他又指除了推廣澳門設計,亦希望拓展更多旅客生意。
勵志青年會在會長周焯華及理事長李素茵帶領下,於前天(15日)組織一眾成員參觀由澳門特區政府與中聯辦合辦的「國家安全教育展」。同行包括勵志青年會秘書長張心怡、副秘書長黎菁嬋;理事鄒辰寵、符偉強及一眾成員。 「國家安全教育展」於4 月15 日至5 月15 日展出,吸引不少團體、機構、學校、公務員隊伍及市民前往參觀。展覽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分為「復興之路」、「居安思危」、「安全與發展」、「我們的責任」四部分,選取了近300張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內容的圖片,使用約20個顯示幕播放影片和圖片集,並輔以實物模型展示,包括殲20戰鬥機、北斗導航衛星、航母「遼寧艦」、「復興」號高鐵等模型。 勵志青年會表示,一直致力培養澳門青年的內外涵養及文化素質,希望透過此展覽及講解,讓本澳青年從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視野認識國家安全,明白其對地區安全以至個人生活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澳門青年的愛國愛澳情操,強化澳門社會的維護國家安全意識。
雖然目前本澳提供的經屋「現樓」單位可謂鳳毛麟角,但仍難阻市民對經屋的渴求,計劃今年中「開隊」申請的新城填海A區4,000個經屋單位,相信是市民最有希望見到的「曙光」;然而,撇除備受爭議的經屋申請方法, 政府昨日為經屋售價提出兩個方案,即按照「成本訂價」及「購買能力訂價」作為售價,但兩者售價約相差30% 之多!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就《經濟房屋法》修訂進行細則性審議時稱,兩方案各有利弊,期望政府加多考量,於兩者間取得平衡。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正審議修改《經濟房屋法》法案,當中政府擬調高經屋申請門檻,建議申請人須年滿25歲的規限,引起社會爭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5)日列席會議後表示,法案已完成第一階段討論,目前政府準備修改文本,有關申請年齡方面,政府及委員會正在討論中,但仍未達成共識,「修改文本亦都可以有第二個修改文本、第三個修改文本,直至我哋有共識」。被問及今屆任期內會否完成《經屋法》修改,羅立文則表示期望愈快愈好,若在年中開放經屋申請前通過,便可「新隊用新法」。 A 區中線道路工程取消? 早前工務局、環保局、海事及水務局、建設辦及運建辦於官網上公開金額超過一億元工程的變動情況,更新至本月9日,其中工務局中取消了尚未開展的新城填海A區中線主要道路工程。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解釋,整個項目的建設工程未達一億,因此不列入清單內,重申工程仍在進行中。如日後有其他建設工程逾億,均會增於清單內。
隨著智能手機、互聯網、物聯網等通訊科技急速發展,涉及跨境犯罪的的偽基站,已進化至愈來愈隱蔽,愈來愈難以偵測的4.0版本! 偽基站由四年多前派人租住單位看管器材及操作,進而使用汽車作流動發射站,又進而改用「人肉」流動發射站,至最近司警與內地警方聯手偵破的偽基站集團,其已結合物聯網,由智能手機遙控操作,提供服務除網上賭博,主力發放賣淫訊息,由社交群組「群主」充當「雞頭」,提供包括外籍妓女及男妓應召服務,一切金額交收透過網上支付平台進行,令警方偵查倍加困難。 與此同時,偽基站集團還經營高利貸,且在本澳租住的19個單位,當中五個是非法旅館!不過,「魔高道更高」,司警前天(14日)配合內地警方進行收網行動,本澳方面,合共拘捕23 名內地男女,內地警方則在多個省市,拘捕32 名男女。
行政長官崔世安繼續葡萄牙里斯本訪問行程,於當地時間14日下午拜會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路易士·桑托斯·達·科斯塔(AntónioLuís Santos da Costa),雙方均認同澳門將持續發揮「中葡平台」的獨特作用,同時,澳葡關係將更為密切,雙方合作將更上一層樓。雙方亦認同澳葡兩地未來要加大經貿合作,促進雙向投資,以利於兩地經濟持續發展。
自去年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每逢周末都有大量內地旅客經大橋參加港澳遊行程。當中有部分遊行團由非法導遊帶團入境來澳,情況日趨嚴重,引起立法會議員以及導遊業界反響,慨嘆生計被非法導遊影響。雖然澳門旅遊局曾表示,於本澳各口岸及大三巴等地巡查數百次仍難檢舉,但近日終於成功發現兩名涉嫌從事非法導遊個案,無疑是一個好開始。 由於非法導遊沒有本地旅行社負責,也無購買旅遊保險,一旦遇上突發情況,旅客權益將無法受到保障;加上非法導遊未受過專業培訓和缺乏專業認證,服務水平參差。早前就曾被揭來澳後帶團「迫巴士」或坐「發財巴」前往景點,不但破壞旅客對澳門的旅遊形象,同時令本澳交通運輸壓力百上加斤。 澳門現行法律雖然規定來澳旅行團必須由本地導遊負責帶團,但同時並無禁止在無導遊的情況下群眾集體來澳遊玩,更無禁止使用大型車輛等情況。治安警察局亦坦言,非法導遊在取證上較為困難,現時主要是由團客舉報非法導遊,否則警方較難跟進。但由於非法導遊入境前會與團客「夾定口供」扮自由行,抵澳後又自行乘車到景點,因此難以界定是有人從事非法導遊工作,增加了取證困難。 有見及此,有意見建議從數方面著手,加強打擊非法導遊。一是要求治安警員或旅遊警察在各個旅遊景點巡邏期間,主動出擊檢查導遊的工作證件,提高發現涉及非法導遊的機會;二是加重非法從事導遊職業者罰則,除了可被科處澳門幣二萬至三萬元罰款外,建議禁止從事非法導遊工作的人士入境本澳,增加阻嚇作用;三是在各口岸當眼處張貼有關嚴打非法導遊的宣傳海報,向非法導遊及團客作出警告。 非法導遊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 本澳每年接待逾3,000 萬名旅客,若被一小撮非法導遊影響旅遊形象,對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將大打折扣,因此特區政府必須重視有關問題,從多方面著手打擊,甚至成為其他同樣受非法導遊困擾的國家地區的效法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