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對於澳門別具意義、淵源深厚,踏入夏季,更是全城荷香處處。由市政署主辦的「第三十三屆全國荷花展覽暨第十九屆澳門荷花節」將於6 月3 日至16 日舉行,屆時除了兩大展場滿布荷蹤,大會亦舉辦多場與荷花相關的活動,為市民及遊客帶來別具特色的澳門荷花節。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生於「六一兒童節」前,上(5)月14日寫信給國家主席習近平「說說心裹話」,稱呼習近平為「親愛的習爺爺」,細說現時生活幸福,「讀書不僅不用交學費,還有文具補貼,除了在課堂上學習,我們還有弦樂團、有藝術活動,我們一定會聽從您的教導,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長大以後把祖國和澳門建設得更好。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我們有一個心願,盼望您能再來澳門」。
在「衣、食、住、行」四大民生事中,「住」對於樓價高企的澳門一直備受市民關注。隨著近年樓價和租金節節高升,無論是買樓還是租屋,對普羅大眾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近有讀者向本報爆料,澳門已經存在俗稱「劏房」的住房單位,叫價需3,300港元起,難道「劏房」也開始成為租客在澳門的選擇之一?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數據,2018年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66萬6,893澳門元(約82,609美元),位列世界前列,為甚麽還有人要租住「劏房」?
澳門近年樓價和租金均有升無跌,無論是本地的工薪階層,還是外來勞務僱員都難以承擔。 新達光地產執行董事李駿浩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劏房」在澳門存在已有一段時間,他認為出現這種「劏房」最主要的原因是租客負擔不了一般的租金價格,他們需要一些更便宜的居住地方,於是「劏房」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2019年澳門國際龍舟賽將於明、後天(6月1日及2日)及下周五(7日)端午節當日在南灣湖舉行,主辦單位昨(30)日中午12時於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舉行祈福儀式,祈求比賽「順風順水」。
體育局昨(30)日證實,有關意甲球隊國際米蘭與法國巴黎聖日門兩支球隊在澳門比賽,體育局昨天下午接到正式的借場申請,是由深圳佳兆業集團正式向體育局提交申請書。「他們今天(昨日)按照我們昨天(前日)初次見面,有關租借場地的要求,作出一個正式的呈請,亦明確表示希望7月27日在澳門以一種商業營運模式舉行比賽」。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指出,作為政府部門,首先要確保相關賽事的贊助商要符合澳門法規法例,並必須知道他們對賽事的營運模式,是以純商業運作,或其他不同模式,確保一切是在合法合規矩的情況下進行。 潘永權稱,雖然審批動作未開始,但申請書上所述的比賽日期,他們初步相信是有條件可以租借場地給主辦單位。「同時,我們亦表達有關球場的情況,因為7月23日我們有一場足球比賽,所以未必可以保證有一個百分百完美的球場給他們,對方亦接受這種條件」。今次賽事,體育局的角色只是租借場地而已。 近日雨水不斷,對球場跑道修整必定構成影響,但經過相關工程人員研究,相信若稍後時間放晴,預計工程可於6 月內完成。
旅遊學院於昨(30)日下午舉行畢業典禮,由行政長官崔世安、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及旅遊學院院長黃竹君主禮。 崔世安(圓圖)致辭時表示,政府會繼續支持旅遊學院充分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增強相關課程國際認證的實力。根據社會需要和學院條件開辦新課程,為澳門加快建設「一中心、一平台」培育多元化的人才;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好人才儲備,為澳門打造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作出更大的努力。 旅遊學院今屆文憑及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有355人,根據「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顯示,大多數畢業生投身旅遊和酒店業,逾九成畢業生月薪達15,000元以上。 有廚藝管理畢業生認為,澳門成為美食之都後,餐飲行業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畢業後將會先工作,積累足夠的經驗再開店;又稱,暫時會以本地市場為目標,若日後大灣區條件成熟,會再考慮是否前往發展。旅遊會展管理畢業生則表示,現時政府正積極推動會展行業,亦有數間大型酒店即將落成,認為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大,提供大量工作機會,惟本地會展人才仍屬緊缺狀態。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方全面封殺華為,中方則可能祭出稀土王牌,中美兩強間的經濟角力已經掀起世界性的波瀾,中國能否承受衝擊?澳門又該如何自處?是各界關注的話題。澳門大學昨(30)日舉行「大學講壇」講座,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主講,以「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大灣區、澳門的挑戰和機遇」為題發表演說。劉遵義認為,雖然美國對中國貨物大幅加徵關稅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透過數據客觀分析,影響並不如外界想像巨大;而遭受美方封鎖的華為,則能夠依靠自身強大的研發力渡過這次難關。
統計暨普查局昨(30)日公布旅遊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上月(4 月)參團來澳旅客按年增加20.2%,至90 萬8,000 人次,當中來自內地旅客72萬4,000人次,上升22.1%;來自韓國達60,000 人次, 上升21.9%; 來自台灣58,000 人次, 上升6.3%;香港團客17,000 人次,錄得47.6% 顯著升幅。今年首四個月,參團來澳旅客共329萬3,000人次,按年增加14.3%。 另外,4月酒店及公寓住客有114萬3,000人次,同比減少2.2%。來自中國內地77 萬4,000 人次, 下跌2.8%; 來自台灣住客34,000 人次,下跌20.5%;韓國40,000 人次,上升13.3%,香港13 萬7,000 人次,上升1.3%。 首四個月酒店及公寓住客共466萬2,000人次,同比上升2.8%;平均入住率增加1.5個百分點至91.8%,平均留宿時間則維持在1.5晚。入住酒店及公寓的旅客佔留宿旅客70.1%,減少2.8 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