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與本澳青年交流溝通,聽取青年對文化領域工作的意見,文化局局長穆欣欣上周三走訪中華文化聯誼會青年委員會,與20名委員及澳門大學學生團體代表展開熱烈對話與討論。 穆欣欣以《以傳統戲曲講傳承故事》為題 作專題演講,向與會者介紹如何透過戲曲方式傳承澳門本土故事。她表示,戲曲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展變革,當代戲曲以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為特點,切合現代人的審美品味,以吸引更多觀眾欣賞,踏入戲曲藝術世界,傳承文化。 澳門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澳門故事透過戲曲的形式來表現是一個可嘗試的途徑,在不改變戲曲本體的前提下,融入現代科技手段、增加舞台視覺效果、發揮戲曲場面調度的優勢,藉此讓青年人認識戲曲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 在隨後的對話環節中,與會者就文化傳承、戲曲藝術及藝術教育等範疇積極提問及發表意見,交流氣氛熱絡。穆欣欣勉勵年輕人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習生存智慧,有助大家化解生活中面對的困境與問題。亦鼓勵青年人努力挖掘澳門題 材,嘗試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講述澳門故事。文化局日後亦會致力青年人才的培養,加深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了解,讓澳門文化薪火相傳。 是次活動是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繼月前到澳門大學以《文化,讓世界看見澳門!》為題與學生分享後的又一次交流活動,均為澳門特區政府「2019年青年工作計劃」中「官員走訪機制」系列活動。未來,文化局將繼續走訪高校和青年社團,以文化藝術為紐帶,進行文化推廣和文化傳承的工作。
大西洋銀行向澳門同善堂捐贈160萬澳門元,捐贈儀式上周一(5月27日)舉行,由大西洋銀行行政總裁歐偉時先生將支票送交同善堂,澳門同善堂值理會主席崔世昌先生代表接收。 澳門同善堂創辦於1892年,為本地慈善機構,濟世助人,扶貧救災,贈醫施藥,提供免費教育予有需要人士。為籌集更多善款,大西洋銀行及澳門同善堂於1999年合作發行同善堂慈善信用卡,繼而於2012年發行同善堂白金信用卡,同善堂慈善信用卡除了永久豁免年費外,客戶透過此卡消費更可同時做善事,因大西洋銀行捐出該卡之零售消費簽賬的指定百分比予同善堂作慈善用途。 澳門社區大力支持及響應同善堂慈善信用卡,自發行此卡至今,大西洋銀行總捐款已達1,570萬澳門元,體現大西洋銀行關懷社會及支持本地慈善活動所秉持的企業文化宗旨。
每年6月29日是「國際禁毒日」,昨(4)日社會工作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本周六(8日)起至29日向市民宣傳禁毒和健康生活的系列活動,包括「酒出成癮」禁毒專業交流會、「玩得精明」社區推廣活動和全城響應禁毒嘉年華。 有社團人士在會上表示,社會對青年酗酒問題關注甚少,流連夜場青年九成以上有酗酒習慣。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4)日繼續討論《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法案,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政府再次因應委員會提出的問題 清單對法案作出完善,但目前屬初步改動,之後仍需徵詢法務局意見。陳澤武又指,希望在8月休會前完成法案審議,視乎與政府開會的進度。 陳澤武指,二常會認為法案最初文本中對於學校行政違法行為的罰金過高,擔心會影響辦學意願。政府接納二常會意見,考慮降低罰金或分級處罰。根據法案最初文本,未獲發執照而開始學校運作或以學校名義招生者,科處澳門幣50萬至150萬元的罰款;而其他一些行政違法行為,亦可處最高50萬元罰款。 此外,法案提及,私立學校的辦學實體在學校關閉後,需要依法返還政府財政支援款項後,才可取回其投入的經費。二常會關注當中的財政支援應如何計算,政府初步提出將建築或設備等以折舊率的形式計算返還款項,但仍需詳細考慮 條文操作。
警察總局將於明天(6日)下午統籌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及懲教管理局,並協調新聞局及衛生局等多個部門,於路環監獄及監獄外圍舉行代號「迅雷聯合行動」的監獄大型突發事件演練,期間路環監獄所有對外服務將暫停,包括探訪在囚人,申請探訪服務,與社工會面服務等。 警察總局昨日發出新聞稿稱,演練是為提升保安範疇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在聯合應對突發事故時的訊息通報、指揮協調及溝通機制的能力,演練期間,監獄範圍內會使用耳鳴彈,發出槍聲和其他聲響,籲請鄰近居民毋須恐慌。 因應演練需要,圍繞路環監獄周邊的聖方濟各街,將於明日下午2時至6時採取臨時封路措施,禁止所有車輛駛入,請駕駛者及行人留意有關安排,並遵從現場警員的指示。
治安警察局持續進行具針對性的反罪惡行動,以維護本澳良好治安環境。於前天(3日)晚上至昨日(4日)凌晨,治安警察局澳門警務廳、情報廳及特警隊共派出64名人員,分別在新口岸區及路氹金光大道一帶進行反罪惡巡查,打擊犯罪及調查不法行為。 行動中一共截查170人(110男60女),其中50人(32男18女)被帶返治安警察局作進一步跟進處理,經調查後發現共有44人涉及違法違規行為,其中21名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貨幣、12名涉嫌從事不法借貸及11名涉嫌從事賣淫活動,44人中包括兩名非法入境者,有關人士已被送交相關部門作跟進。 在查車行動方面,交通廳共截查58輛車輛,並對當中八宗違例情況作出檢控。
市政署接獲衛生局通報一宗懷疑集體胃腸炎不適事件,35名人士本月1日深夜到位於馬濟時總督大馬路的「新濠仔海鮮美食」進食了沙薑雞、冰鎮蔬菜,以及預製飲料後,當中15人翌(2)日早上陸續出現腹瀉、嘔吐及發熱等症狀。 市政署接報後派員前往現場進行衛生調查,發現現場食材的貯存條件不當,生熟食品並沒有分開貯存,備用食品存放於室溫下,食品存放接近地面,冰鏟存放於冰桶內,容易引起交叉污染。市政署食安人員已即時要求場所負責人對有關食品貯存環境、冷藏設備及人員衛生作出檢討及整頓,督促加強食品衛生管理。 市政署同時已敦促涉事場所安排員工修讀「食品衛生督導員課程」及「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基礎班」,以加強員工對食品及個人的衛生知識。 (互聯網圖片)
作為解決「海一居」事件,行政長官作出批示,符合《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條件的原海一居樓花及二手樓花買家,可於本月17 日至8 月16 日,向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都更公司)申請購買興建於黑沙灣新填海區「P 」地段的置換房,逾期未申請者將喪失購買資格。 未來「海一居」小業主申購置換房,將按「海一居」樓花單價乘以實際面積計算,而置換房面積與原樓花面積相差不超過5%,即使小業主手上另有物業,仍不用加徵5%「取得印花稅」。政府代表重申,有關方案不是「補償性」措施,而是為受都市更新影響的業主提供多個選擇。
被文化局局長穆欣欣形容為「藏身於繁華城市最縱深的後台,是真實的人間煙火地」的永福圍,自去年鏡湖醫院慈善會決定將永福圍13 間青磚屋送予特區政府後,特區政府昨(3)日於政府總部舉行接受捐贈物業儀式,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及鏡湖醫院慈善會主席廖澤雲見證。 這幅面積廣達2,184 平方米、緊鄰大三巴、花王堂等大堂區內核心景點的永福圍13 間青磚屋,據鏡湖醫院慈善會主席廖澤雲去年稱,現今估值約澳門幣二億元,但半個世紀前鏡湖醫院慈善會以每間3,000 元購入。 可惜50 年來隨著老房客走的走,這幅「黃金寶地」竟荒廢至今,只剩殘磚敗瓦;惟形勢有變,這幅穆欣欣極之欣賞的人間煙火地,有望以另一種形態重生!
對於鏡湖醫院慈善會向特區政府捐贈永福圍果欄街13項物業,城規會委員胡玉沛昨日受訪時表示,絕對肯定鏡湖醫院慈善會的做法,認為能夠帶出正面的信息給社會,並鼓勵私人物業捐贈予政府,成為澳門的文化載體。 胡玉沛稱,對於永福圍和果欄街等物業的空間利用,不應僅限於單純展示式的展館,最好能做到活化建築和彰顯歷史故事。因為這些建築物涉及廟宇、「下店上居」等,故在未來發展方面,他建議可將其活化成為手作坊,並結合美食之都的美譽,提供製作線香、製餅和木雕等手作活動,讓遊客親手製造,感受本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又指出,該地點是大三巴的重要路線,如能活化架構建築,可打造「靜態旅遊」的一個試點,延長旅客的留澳時間,並吸引更多喜歡本地文化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