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復活節假期昨(22)日是最後一天,由於並非內地假期但受惠港珠澳大橋通車,有商鋪負責人表示,近日來澳消費的香港旅客較多,但認為情況「旺丁不旺財」,寄望接下來「五·一」內地有四天假期,生意會更好。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後天(25 日)至27 日一連三天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行政長官崔世安將率領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團,明(24)日前往北京出席高峰論壇及系列活動。 本屆論壇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核心內容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實現高品質發展,將舉行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以及12 場推動務實合作的分論壇,還將首次舉辦企業家大會,為工商界對接合作搭建平台。 澳門特區應大會邀請組成政府代表團和工商企業界代表團參會,各團員將分別出席系列分論壇,行政長官崔世安、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將分別在分論壇發言。 行政長官一行也將出席周五(26 日)的高峰論壇開幕式和高級別會議。 另外,行政長官及政府代表團部分成員將出席隨後於下周日(28 日)舉行的「2019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澳門特區在世園會中華園藝展示區設置澳門園,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將隨政府代表團出席活動。 行政長官本月24 日至29 日不在澳門期間,將先後由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臨時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
「2019香港工展會·澳門」上周五(19日)起一連四日於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昨(22)日是展會最後一日,會場內人頭湧湧,不少一家大小特意前往購物,收穫豐富,參展商不時大嗌特價口號,推出不同折扣優惠,吸引顧客。 大會今年設置超過260個攤位,劃分成四個主題區,包括服飾美容區、休閒食品區、生活家品區及健康養生區。主要銷售健康產品的參展商周小姐表示,整體上,今年人流尚算可以,但復活節並非內地假期,且頭兩日下雨關係,「人流始終差啲」,生意額較去年下降30%,加上攤位租金、運輸及人工費用,預計今年未能回本,她認為工展會每年環境布置、主題等相若,無新意,未能有效吸引人流,坦言下年未必再次參展。 銷售海味的梁先生表示,今年顧客消費較謹慎,人均約200元,銷售量下降10%,最後一日特推出優惠吸客,「賤價都要賣.啦,買得多就送多包」。 市民趙先生表示,每年工展會均會特意前往選購,產品種類齊全,質量有保證,且價錢相對便宜,已消費4,000元於家居電器及海味,他認為以往澳門主辦的大型工展會較少,期望政府或主辦單位日後可多舉辦類似活動。 來自佛山的關小姐表示,今年特意來澳參與工展會,主要購買海味、零食,消費約5,000、6,000元,她認為參展商的種類、品牌等方面相對缺乏,未能吸引消費,另指出展會方向指引不夠清晰,「兜咗好耐」。
葡萄牙共和國總統德索薩(Marcelo Rebelo deSousa)將於下周二至周三(4月30日至5月1日)訪問澳門兩天。 德索薩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澳門是訪華行程其中一站。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將在澳門與德索薩會晤,並為總統及代表團舉行歡迎宴會。 德索薩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將於本月28日至下月2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進行國事訪問前,德索薩將出席周四至周六(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昨日農曆三月十八日為道教六壬仙師寶誕。本澳道教團體「六壬伏英館玄學館」昨(22日)晚假金匯海鮮火鍋酒家舉行晚宴,邀請兩岸四地逾百名的玄學館成員、弟子、親友及社會各界人士聚首一堂,共賀六壬仙師寶誕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 「六壬伏英館」是中國著名神功館,在澳門成立了八年。館長黎法局在致辭時表示,「六壬伏英館玄學館」多年來得到各界朋友及善信的支持、愛護與指導,玄學館得以不斷發揚光大。他稱,玄學館今後將會繼續遵照六壬先師教誨,以助人為本,積德行善,為各界市民及社會貢獻綿力,並藉著六壬先師所傳,向在場來賓祈福。(梁佩茵攝)
澳門半島北區其中一條主要幹道美副將大馬路,有望變身成為公交專道,至於這條貫通北區與荷蘭園及望廈的重要幹道,一旦成為公交專道後會帶來甚麼影響、何時具體實施,坊間深表關注。
立法會目前細則性討論修改《經屋法》 法案,法案建議經屋申請人年齡由18歲提升至25歲,在前天(21日)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討論經屋限售問題,有與會嘉賓和市民表示,反對政府要將經屋申請年齡由18歲提升至25歲,認為沒有必要提高申請人年齡層。 應邀出席嘉賓包括街總房屋關注組召集人梁桂萍、新青協副會長劉佐春、地產業總商會常務副理事長王世發及立法議員區錦新出席討論。 就政府在修改《經屋法》法案中提出,要將經屋申請年齡由18歲提升至25歲,區錦新認為,政府此舉是為了減少經屋的申請數量;然而,根據上一次經屋申請的數據顯示,18歲至24歲人士成功申請經屋的數字不足1%。不影響經屋的分配;何況申請人18歲開始申請,按經屋供應情況,起碼數年後才獲資格輪候,希望政府就此作出調整。 劉佐春認為,政府不能用年齡去介定他人申請經屋的權利;而比起設置一些售樓限制,他認為政府更應做好經屋供應量方面的工作。 王世發指出,自從去年2月政府放寬首置按揭成數,發展商相繼推出更多細單位。強調房屋供應量不足,才使經屋「爭崩頭」,主張進一步放寬首期門檻,解除按揭成數限制,市民更易換樓,從而增加二手樓供應量,並拍賣土地,由私人發展。
快時尚(FAST FASHION)品牌中以ZARA、H&M最具代表性。不過這兩間公司已在全球大幅減少門店。ZARA母公司Inditex去年大超預期地關閉了355間,而H&M去年關閉146間分店。多個新型網購時裝品牌興起,銷售額以倍計上升,是傳統快時尚品牌衰退的原因。這些新型網購時裝品牌不是「鬥平」,靠的是提高供應鏈效益、口碑及消費透明等實力打贏快時尚巨頭。 幾年前,美國GAP、日本UNIQLO、西班牙的ZARA採用SPA模式,即是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經營模式,橫掃全球時裝市場。由設計、生產、物流到銷售都是自己一條龍負責,快時尚品牌憑着全球化設計、生產,讓最貼近潮流的產品短時間內面世,且能壓低生產成本。 不過,掌握新型網絡商業模式的網絡型「自有品牌服飾專業零售商」卻透過社交平台推動市場行銷和建立低成本的供應鏈,贏得年輕消費者的支持。 研調機構Forrester的數據顯示,全球時裝產品的電商市場規模去年估計為4,840億美元,遠大於2014年的2,530億美元,而隨著亞馬遜等電商平台的網絡銷售持續增加,預計2022年將達到7,650億美元,佔整體時時裝產品市場的36%。 2006年成立的英國網購時裝品牌Boohoo,2017至2018財年的銷售額為5.79億英鎊,按年大升一倍。Boohoo的策略是壓低首批商品的銷售及產量,商品上市後再根據消費者在社群平台的回饋,例如「設計很潮」、「客戶服務回覆速度很快」等評論,再決定是否追加生產,以減少浪費。以往服裝品牌都根據可能流行的商品預測,制定銷售計劃並量產商品,導致存貨過多。 至於英國女裝網購平台Missguided, 最近公布銷售額達到2.15億英鎊,是四年前的四倍。 Missguided則採取將生產基地建在主要市場附近,提高供應鏈效益,產品提案至銷售最短只需要一星期左右。 美國的Everlane玩法更特別,該公司每件產品列明成本,消費者一清二楚。而該公司是採用少量生產、全部售罄的方式,推出低價但有一定質素的產品,讓客人覺得物有所值。除此之外,Everlane的每件產品都詳細列明生產工廠、用料等,消費者可以了解工廠環境、生產過程,把行業「秘密」或不會告訴消費者的情況公諸於世。面對這種新型線上競爭者,ZARA、H&M等企業其實一早已開始轉攻網購,但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