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馬路榮勝大廈五樓梯間昨(11)日上午發生一宗懷疑因噪音糾紛引起的傷人案,涉事雙方曾發生爭執和推撞。事件中一名女童和兩名女子受傷需由救護車送院,三名傷者分別來自兩個家庭,為鄰居關係。至於涉事雙方會否追究對方傷人責任,警方未有透露,案件仍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事發在昨日早上8時許,消防接報到場後發現三名傷者,分別來自大廈四樓和五樓的兩個家庭,三名傷者年齡由五歲至50多歲。事件起因懷疑雙方初則口角爭執,繼而發生推撞甚至出手傷人。三人分別面部、口角、頭部受輕傷,需由救護車送往山頂醫院治理。案件起因仍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現場消息指,四樓50多歲女住戶懷疑不滿樓上住戶經常發出家居噪音,事發時上門討個說法,五樓40多歲的女住戶和五歲女兒開門了解對方來意,不料竟由口角演變成肢體衝突。
路環黑沙馬路近鷺環海天渡假酒店昨(11)日發生車禍,一輛私家車和電單車相撞,其中年約 40歲的電單車男司機被困私家車底,身體多處受傷,送院搶救後已無生命危險。經初步調查,事件懷疑是輕型汽車未讓先導致事故,司機是年約30歲內地居民,持持港澳通行證及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俗稱「藍卡」),現階段暫未發現涉及過職及過界情況。治安警交通廳正跟進調查事件。 事發於昨日下午約4時許,路環黑沙馬路近鷺環海天渡假酒店外發生汽車撞電單車車禍。消防到場將被困車底的電單車男司機救出,傷者為40歲的澳門居民,他的口角擦傷、手臂出現紅腫、左腳開放性骨折,清醒程度下降,傷者並聲稱頸痛,送往山頂醫院搶救,沒有生命危險。輕型汽車司機為35歲內地人,持有交通事務局經考核後發出之特別駕駛許可證,並通過酒精測試。(互聯網圖片)
澳門大學將於下周五(22日)舉行榮譽學位頒授典禮暨榮譽博士講座,向中國當代作家、文學家、中國作協副主席王安憶教授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她在文學創作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對世界漢語文壇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同場,王安憶將以「華語文學的世界」為題開講,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
文化局澳門樂團持續積極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在音樂教育及社區推廣上不斷注入新創意及活動,期望透過一系列教育音樂會,培養本澳學生對音樂興趣。此外,4月下旬將以木管五重奏小組到各中學進行巡迴演出。 文化局昨(11)日表示,澳門樂團是教育暨青年局「學生藝術教育普及計劃」合作單位之一。 澳門樂團本月6日至8日於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五場「融入西樂.放眼世界」音樂會,由澳門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執棒攜同澳門樂團演出,為本澳近4,000名高中一年級師生演奏世界各地著名樂曲,氣氛熱烈,師生反應積極。 音樂會以「融入西樂.放眼世界」為主題,向學生展示管弦樂團及大型管弦樂作品,包括林樂培《春江花月夜的隨想》、比才《卡門》序曲、莫札特《玩具交響曲》、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等。音樂會期間,樂團進行互動表演,邀請學生參與演奏,以輕鬆幽默的解說,讓學生更近距離親近音樂,亦教導學生相關的劇場禮儀,是次音樂會共有36所學校參與。
衛生局稱,未來將計劃基本以每年10%至15%的護理人員增幅,應對包括人口老齡化等的各項醫療服務需要。衛生局又表示,對於護士團隊收集的調查結果已經完成,將參考適當意見和訴求,繼續關注護士人員的發展和規劃。 議員黃潔貞書面質詢政府對於《護士職程》 的修訂進度,以及當局有否對未來護士需求再作預測,通盤考慮各範疇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並建議研究打通公私營醫療機構的護士職程,從而提升全澳護士的薪酬福利以吸引青年人入行。 衛生局回覆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本澳各個專業團體的意見,願意定期與護士團體見面和交流,聆聽相關人士的訴求,以推動本澳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對於護士團隊收集的調查結果已經完成,將參考適當的意見和訴求,繼續關注護士人員的發展和規劃。 衛生局指出,《護士職程制度〉最近一次於2009年作出修訂,相關制度已確保護士的職業發展,因此將按實際情況考慮優化或修法的可行性。 此外,由於必須統一兼顧各個醫療專業人員的體制,並從整體性的發展和規劃作出考量,將聯同其他特別職程一併檢討、研究和考慮。 為維持醫療系統的長遠可持續發展,衛生局已邀請香港學術機構評估本澳整體醫療資源概況,其中包括護士人力資源與發展,有助提升人員規劃的科學性。未來將計劃基本以每年10%至15%的護理人員增幅,應對包括人口老齡化等的各項醫療服務需要。同時,將繼續透過設立特別助學金、舉辦升學講座,以及協調護理教育機構增加護生的名額和班數,鼓勵本澳青少年投身護士行業。 至於私營醫療機構的薪酬釐定屬自由市場行為,並非衛生局的職責範圍內,特區政府將繼續關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薪酬福利。
為持續建設「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中心」,經濟局聯同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組織「巴西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團」,邀請了本澳多個青年社團、五間大專院校及多位青創企業代表一行約30人本月5日出發前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及聖保羅,與當地政府部門、青創孵化機構及工商團體進行交流,探討未來合作方向。 交流團先後拜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里約熱內盧總領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聖保羅總領事館,分別獲李楊總領事及陳佩潔總領事接見,讓團員了解當地經貿發展情況,以及中國企業在當地開展業務和進行交流時需注意的地方,為日後本澳青創企業在巴西開展業務以及特區政府的推動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及方向。 此外,交流團亦分別拜會聖保羅州科技及創新部、市政府、聖保羅大學科創中心、以及多個創業加速器和孵化中心,了解巴西的創新創業政策和支援系統的運作情況。同時,經濟局局長戴建業藉此機會向巴西工商業界介紹澳門的經濟發展情況,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容,讓巴西工商業界進一步掌握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功能和角色定位。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青年創新創業交流中心,澳門將繼續發揮好自身的定位及優勢,透過與巴西青年企業家的交流,將巴西具潛質的青創企業引進澳門及大灣區的龐大市場,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澳門大學日前舉行講座,邀請澳大榮譽博士劉少榮以「電子商務物流」為題,分享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環境下所產生創新的物流業營運模式。劉少榮博士在講座後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雖然港珠澳大橋已通車,但未發揮到最大作用,希望兩地政府可考慮互相合作互補,打通香港與澳門機場的物流運輸,開發港澳至東盟物流等路線,有助兩地的電子商務物流發展。
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代表團一行日前到訪澳門理工學院,就舉辦第二屆「『琴澳同心.築夢飛翔』澳門大學生暑期橫琴實習計劃」、青年升學、就業創業等方面與澳門理工學院進行交流探討,並期望雙方加強合作。 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副調研員羅澤俊會面時表示,希望理工繼續支持該局為澳門大學生開展的系列活動,在去年良好合作基礎上加大力度,將提供更多對口實習崗位予不同專業學生,為他們的事業打下紮實根基,並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一分力。 會上雙方就第二屆澳門大學生暑期橫琴實習活動具體安排深入討論,理工學院招生暨註冊處處長張詠藍介紹了理工中葡翻譯、電腦、藝術及博彩管理等本科學位特色課程,表示今年理工將開設研究生課程,並表示理工一直致力促進大灣區人才資源流動,今年將擴大在大灣區招生力度,尤其向廣東省推出入學優先計劃。理工學生事務處代處長劉穎欣表示,希望透過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體驗粵港澳大灣區的職場環境,感受當地文化,更好把握大灣區多元化發展契機。
根據教青局的資料顯示,2016/2017年度共接獲38宗校園欺凌,上學年已下降至21宗,但本學年至今僅三個月,則已有18宗。然而,數字只「說」出一部分事實,有學者昨日出席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時指出,校園欺凌已趨向年輕化、隱蔽化、手段多元化、殘暴化及範圍擴大化。 另有學者指出,施暴者的心態較為自戀,以自己為中心;而處於弱勢的受害者,大多選擇屈從,但這個「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情況只是假象,受害者屈就背後,無論生活上及人際關係上都出現異樣,若無法解脫,長遠影響其人格發展。 有出席官員則稱,有同學看著他人被欺凌而不敢出頭相助,亦是導致校園欺凌歪風助長的原因之一;至於另有官員提出的「拒絕欺凌三部曲」方法能否見效,拭目以待。
在昨日「澳門論壇」中有嘉賓提出應對校園欺凌的解決方法。教青局教育廳廳長江毅提出「拒絕欺凌三部曲」,簡稱為為「NOT 」,即面對欺凌行為需勇敢說不(NO);隨後即時離開現場(OFF);最後主動告知信任的長輩,如導師、家長等(TELL)。江毅補充,現時駐校學生輔導員約253名,具社工及心理的專業背景,平均一名輔導員約需應付300名學生,已較鄰近地區優越。 江毅又稱,欺凌行為大致分為言語、社交、肢體、網絡四方面,強調如在校內沒得到合適處理,或會延伸至校外及網絡,稱為「欺凌三部曲」;但他指出,現時欺凌無一明確定義,各人承受能力不一,他以自己作例子,從小被笑稱為「肥仔」,但他認為僅為一綽號,朋友間玩笑,一笑置之。 危機小組處理嚴重事件然而,當欺凌涉及肢體攻擊,甚至有強索行為,情況便不一樣,他指局方向來高度重視校園問題,規定校方設立社工輔導工作小組及教師小組關注事件,如出現嚴重事件則由危機小組處理,局方亦會定期檢視工作。 出席論壇的教青局中學暨技術職業教育處處長梁怡安則稱,過往設有「關於欺凌性質輔導守則」予導師參考,同時因應近年欺凌事件變化,已要求前線工作人員、導師等接受培訓,從而提升敏感度及早辨識。 匿名信箱舉報施暴者梁怡安續指,有不少旁觀者不敢得罪有「地位」的同學,旁觀而不語,只為「保住佢哋社交圈子」。另外,局方近年與治安警察局合作制作宣傳片及網頁,且設有匿名舉報信箱,讓旁觀者勇於舉報。 論壇上,有觀眾質疑澳門相繼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是局、校兩方的實際支援不足、導師及駐校社工日常工作負擔重,未能有足夠心思及時間關注行為有異樣的學生,導致未能及早辨識及遏止欺凌行為。另有觀眾建議,當局可針對14歲以下青少年的犯罪,提高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