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局為貫徹「主動警務」理念,進一步深化與本澳學校合作,於去年初啟動「警校聯合防罪巡查」工作,到校園周邊和青少年聚集地點宣傳防罪,以及早發現危害青少年的社區治安問題,淨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防範青少年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去年至今,司警局已聯合18間本澳中小學及兩間大專院校展開巡查,共接觸逾2,300 名青少年。
本澳「文化傳播大使計劃」吉祥物出爐,由融合說書人與默劇演員形象的「阿古」脫穎而出,將於下月7日(周日)首屆文化傳播日暨「文化傳播大使」代言人計劃開學禮上,以「班長」身份與一眾學員及民眾見面,一起肩負積極傳承及傳播澳門文化的使命。 「阿古」設計者黎海瑩表示,「阿古」的角色靈感來自說書人和默劇演員,融合了前者的口耳相傳及後者的肢體演繹特徵。「阿古」時常揹著一個故事箱行走各地,通過變換手中的畫板,向路人講述來自澳門的故事。 特區政府自去年12月徵集作品以來,在一個多月內收到138份參賽作品,由設計與製作行業的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評選團進行評選。評選團成員包括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副教授鍾渠盛、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課程主任黃光輝、澳門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李浩強、澳門設計師協會副理事長洪家樂及文化局文化傳播處處長代表林思恩。評選結果前(17)日公布。
政府上周提出《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草案,終於走出「以法限塑」的第一步。然而,縱觀澳門人丟棄塑膠製品數量之驚人,政府如今踏出的一小步,只能算是微不足道,但踏出總比不踏出好。 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探討膠袋徵費問題,出席嘉賓都贊同有徵費必要,但更重是後續及配套等問題,否則處理不善,結果又是往垃圾堆填區及焚化爐一推,環保減塑變成白忙一場。 有嘉賓提出,膠袋徵費雖可鼓勵市民選用環保購物袋,但環保購物袋須至少使用131次,才符合環保原則,如用了幾次便丟棄,變相又製造另一大堆垃圾,是以宣傳教育,又要從頭做起……
本澳昨 (17)日先後發生兩宗涉及電單車交通意外,其中一宗更導致一名老婦死亡。事發於昨日早上8 時19分,一名85 歲老婦途經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近二龍喉公園巴士站時,被一輛沿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行駛的重型電單車撞倒。消防事後表示,事故導致該名女行人受傷,引致後腦位置裂傷出血,並送山頂醫院搶救。治安警察局下午約5 時表示,傷者經搶救後已證實死亡。警方呼籲目擊事故發生或能提供相關資料人士,致電 2837 4214 與交通廳值日官聯絡。 另一宗電單車意外發生於中午12時許,一名38歲本澳男子駕駛電單車與33歲本澳男子駕駛的另一輛電單車於海邊馬路近松山壹號附近相撞,33歲車手右手腕及身體多處擦傷,盆骨懷疑骨折;他所搭載的32歲女乘客左膝挫傷,清醒情況穩定,三人被送往山頂醫院診治。
大批司警人員前晚深夜至昨日凌晨,突擊搜查氹仔潮州街吉原水療中心,撿走大批證物,多人被帶返司警局協助調查。司警昨晚發出消息,指偵破一宗操縱賣淫、犯罪集團案,拘捕13名中國澳門、中國內地及越南籍男女,並將151名人士帶返司警局調查,將於今日上午10時30分,在司警局進行特別新聞發布,有消息指應與吉原水療中心行動有關。
氹仔創富豪庭某地下單位今年1月6日發生入屋爆格案,兩名賊人從露台打開玻璃門潛入,盜走屋主現金、兩隻手錶及一枚戒指等財物,點算損失合計90,000多元。警方接報調查鎖定兩名賊人身份,於本月14日兩人再次入境時將他們拘捕。 司警於今年1月6日接報,氹仔創富豪庭地下一單位遭人盜竊,戶主聲稱前(1月5日)晚10時睡覺,第二天凌晨起床時,發現廳間露台玻璃門被人打開,懷疑被入屋爆格,檢查家中財物後發現被偷去兩隻手錶、一隻金戒指及7,600元現金,合計損失約90,000元。 警方接報調查後鎖定兩名賊人身份,發現兩人犯案後隨即乘搭的士前往新麗華酒店附近三間當鋪典當贓物,成功冒認物主將其中一隻手錶當得28,000元現金,隨後迅速經蓮花口岸潛逃內地。 本月14日下午,兩人再次入境時被警方拘捕。兩名疑犯分別姓莫及姓趙,現年27歲,來自內地,均報稱無業,目前被警方依「加重盜竊」及「詐騙」兩項罪名移送檢察院處理。
新口岸一間賭場日前揭發有前員工,串謀現任荷官和監控職員組成詐騙集團,設下兌換籌碼騙局。團伙以換碼為由,假扮賭客將一個10,000港元籌碼交給當值荷官同黨「打散」,趁機換成十個10,000港元籌碼交給假扮賭客的同黨,而早已串通合謀的監控員則裝做看不見,又會引開其他監控員注意力讓同黨順利作案。該團伙以相同手法得手至少20 次,獲利超過250 萬元。 新口岸某賭場近日懷疑賬目有問題,翻查賭場監控錄像時,發現有假賭客戴著假髮,與莊荷魚目混珠,將10,000元面值籌碼「打散」,卻換成十個10,000元籌碼,現場監控則掩護包庇,於是立刻報警。 司警接報後深入調查,鎖定相關人士身份,於上周四(14日)採取行動,分別在涉案五人的住處及工作地點將他們逮捕到案,起出現金港幣30萬元、多個籌碼,以及七隻價值70,000元至15萬元不等名錶,同時發現鑽石頸鍊等贓物,懷疑是犯案所得。 警方表示,被捕五人全為男性澳門居民,其中一名30歲梁姓男子為賭場前監控員,疑是犯罪集團其中一主腦;另外四人年齡25至39歲,分別在事發賭場任職監控、荷官和前荷官等身份。 司警指梁姓主腦自今年1月離職後就組織同一賭場的多名員工犯案,所得款項由主腦向下線瓜分,涉案監控員每次可分10,000元,其餘成員分20,000元至30,000元,被捕人士分別供稱因錢債糾紛或想賺快錢犯案。 警方估計,該團伙由今年1月開始犯案,以同樣方式至少犯案20次,獲得超過250萬元非法利益,相信還有兩名主腦在內共五人在逃,正持續追查中。
本澳六個賭牌中,澳博及美高梅兩個賭牌將於明年3月31日屆滿,《特區政府公報》上周五(15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批准澳博及美高梅延長博彩經營批給及轉批給合同至2022年6月26日,即日生效。行政長官崔世安當日上午與澳博代表簽署批給合同附錄,隨後澳博與美高梅亦簽署轉批給合同附錄。
澳博及美高梅賭牌原先將於明年到期,終獲政府批准延長至2022年中,兩家博企需額外一次性支付二億元,作為延長賭牌回報,並為員工加入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及設立勞動債權擔保。澳門理工學院兩名博彩研究學者表示,統一展開博彩經營公開競投較為公平,同時有助兩博企持續營運,且開出的延期條件對在職員工較有保障。 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教學暨研究中心課程主任曾忠祿認為,「政府沒有更好的選擇」,該決定「符合預期」。如果兩批賭牌分開競投,政府競投賭牌的條件、要求就必須提早曝光,後續或需再對其餘賭牌競投再考量細節,相信政府在操作處理上較為困難。曾忠祿指出,現時兩家博企確較其餘四間多經營兩年,當中收益遠遠超過「二億元」,對於政府而言,也獲得額外收入,且賭牌競投處理上較為統一,相信「互有得益」,是一個合理安排,在行政上較為公平、合理。 距離新一輪賭牌公開競投尚有三年時間,但特區政府只多番強調,博企需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符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等方向,但具體資訊至今仍未釋出。曾忠祿認為政府作法合理,如過早公布各界可能持有不同意見,為社會帶來困擾,因此建議政府可提早一年時間公布且實際執行,相信可減少不必要的矛盾。 另外,曾忠祿猜測日後競投賭牌公司,現時經營六間博企將佔大比數,「外面的也會來,但那六間(現時博企)更有競爭力」。曾忠祿指出,現時六間博企設有大量設施、劃分地段等有一定基礎,如有新的博企加入,相信地段及設施設備將會成為一大障礙。其二,六間博企現時各有固定的勞動力,如大規模改動將會讓社會帶來動盪。再者,經營十多年的六間博企對於政府的要求以及社會的期望等都較為了解,已取得一定經驗。因此綜合上述三點,不排除特區日後或會維持現時六家博企賭牌不變。 兩家博企除了需額外一次性支付二億元外,仍需為員工加入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及設立勞動債權擔保。理工學院博彩教學暨研究中心主任王長斌受訪時認為,「對員工是一件好事」,而債權擔保更是以防萬一的條款,形式上是透過銀行作擔保,如公司出現財政困難,無能力支付員工薪金,則會在銀行扣取資金「出糧」,可保障員工基本權益,體現出社會責任,同時相信公積金制度上可起到牽頭作用,未來其餘博企將陸續加入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 王長斌亦認同現時六間博企在競投賭牌上一定優勢,但至於三年後是否仍維持不變,王長斌則稱「好難說」,距下次賭牌競投仍有三年時間,變數很大,屆時需宏觀看待政府情況,方可合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