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簽署民政合作協議

推動社服延伸至大灣區

社會工作局昨日稱,正研究從財政和技術方面提供支援,鼓勵本澳社服團體將服務延伸至大灣區。本澳今年3月29日亦與粵港澳大灣區九個城市的民政局、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及社會福利署,共同簽訂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以推動灣區內民政及社會服務的合作和發展。 社會工作委員會昨(24日)上午舉行2019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由社會工作委員會代主席、社工局局長黃艷梅主席。 社工局研究及規劃廳廳長鄧潔芳(圓圖)會後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共有11項行動規劃,內容涉及組織本澳社服團體到大灣區交流訪問、鼓勵社服團體認識及參與灣區發展,以及制訂有關大灣區內港澳居民的關愛措施等。 她又稱,目前在大灣區內領取敬老金的長者約4,300人,領取援助金有58人,希望透過「協議」建立服務平台,支持開展內地養老及福利措施等。「協議」具體執行期至2022年12月31日,局方將根據內容籌組工作小組跟進落實。 鄧潔芳稱,局方正研究從財政和技術方面提供支援,鼓勵本澳社服團體將服務延伸至大灣區。 另外,會上亦匯報了《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法律內容及工作安排情況,截至今年3月,已獲確認為社會服務界別的法人共有140個。為配合《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將於2020年4月2日生效,社工局正積極跟進建立專題網、登記及註冊系統、分階段開展法律宣傳及推廣工作等。

25/04/2019
20976

《工會法》三票之差遭遇「十連敗」

立法會昨(23)日舉行全體會議,引介、一般性討論及表決由議員高天賜提出的《工會團體基本權利法》法案,最終以13票贊成、16票反對不獲通過,這是《工會法》第十次在立法會遭到否決。 高天賜指出,《工會法》旨在履行源自《基本法》第27條的憲制責任,填補澳門法律體系至今仍然存在的一大漏洞,有關漏洞多年來已被國際上的勞工組織多次批評。在澳門,大部分關乎合同的勞動關係正趨惡化,例如博企持有僱員黑名單,僱員不獲支付夜班津貼等等。 他強調立法的重要性,除了要保障僱員權益,有關漏洞亦不利澳門在國際上作為旅遊和休閒國際城市的形象。 多位支持法案的議員,包括李靜儀、蘇嘉豪、宋碧琪等人均指出,在《工會法》立法問題上,政府有責任主動積極開展立法工作,但勞工局遲遲沒有提交調研結果,呼籲政府制定時間表。 多位議員關注公職人員操守此外,議員林玉鳳、梁孫旭及高天賜分別提出有關加強監督公職人員道德操守及問責制的辯論動議,全部獲得通過。 林玉鳳提出辯論應否提升《刑法典》對公職人員貪瀆的處罰,她稱公職人員受賄最高刑罰八年,但去年廉署工作報告列舉的案件無一超過三年,認為公職人員違法代價太低。 梁孫旭提出辯論提倡政府設立專責紀律委員會,以加強和完善公務人員相關監督機制,以統一及完善公務人員違紀違法的處理機制;高天賜則提出檢討官員問責制,他認為政府主要官員,包括各司長,是公共部門運作好壞的主要責任人,當有公職人員爆發「醜聞」時,主要官員不應推卸責任。

24/04/2019
3249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