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掘及保護本澳具重要文化價值而未列入《文物清單》的不動產資源,文化局正開展《全澳第二批不動產評定》公開諮詢工作,最後一場公眾諮詢會將於下月15日下午3時在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歡迎市民蒞臨參與發表意見。 文化局根據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第22條規定,對第二批共九個能反映本土文化特徵、資料齊備、論證充分、評定條件成熟或保存狀況屬瀕危或緊急的不動產項目啟動評定程序,分別為:更館(沙梨頭)、先鋒廟、聖保祿學院遺址(圍牆遺跡,高園街一段)、東望洋斜巷6號房屋、得勝馬路30號房屋、穆薩家族房屋、聖味基墳場(舊西洋墳場)、原沙欄仔街市舊址(原泗口孟街市舊址)和嘉模墟(原氹仔市政街市舊址)。 《全澳第二批不動產評定》公開諮詢期由本月7日至明年1月5日(共60日)舉行,諮詢文本可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文化局轄下圖書館及政府資訊中心索取,或可於文化局專題網頁下載。歡迎市民於公開諮詢期內通過郵寄、傳真、電郵、網頁或親臨等方式,向文化局提供意見。
台灣海峽昨(26)日早上發生黎克特製6.2級地震,震央在澳門東北偏東534公里,本澳不少居民都感受到震感,歷時四至五秒,紛紛致電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查詢。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於昨(26)日早上7時57分亦錄得今次地震,震央在澳門東北偏東534公里,震源深度20 公里。 有居住在新口岸市民向傳媒表示,昨日早上約8時坐在家中時突然感到一陣頭暈,還以為是自己身體問題。黑沙環、氹仔亦有居民向傳媒稱感覺到地震。
2015 年在新加坡舉行「習馬會」至今已過三年。當時的「習馬會」可以說是代表兩岸關係達到最好的時刻,也是兩岸經貿關係最好的階段,但2016 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至今種種跡象更凸顯兩岸經貿關係對於台灣的重要性。 首先,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大陸赴台觀光人數的變化。2007 年,陳水扁任內最後一年,赴台大陸遊客總數只有30萬人次左右。2008 年5月馬英九上任,到2015 年時達到最高峰的418 萬人次。 2016 年5月,蔡英文就任,導致赴台陸客人數快速萎縮,預計今年赴台陸客人數只有250 萬人次左右,使得台灣的國際觀光收入大幅減少,造成現在觀光產業一片蕭條。 其次,在農產品方面,在2010 年6月兩岸簽署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早收清單」(雙方先列出開放對自己有利的關稅項目)之前,兩岸農產品貿易中,台灣每年大約有一億美元左右的赤字。後來大陸單方面給台灣18項農產品免稅,使得農產品對大陸出口快速成長,到了2015 年時,台灣農產品已經享有近一億美元的順差。同樣的,2016 年之後,大陸開始減少採購台灣農產品,使得台灣再度出現逆差。如果能透過兩岸農產品緊急採購機制,這些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 另外,最近美中貿易戰爭開打,美國對中國商品課重稅,影響內地對美出口,而內地對美出口中有相當比例是台商的出口,一定也受到嚴重影響。同時,這些台商產品有相當比例的原物科和半成品,是由台灣廠商提供的,也因此受到損害。但是,台灣當局不但沒有設法協助解決問題,反而因為親美的政治立場而做出一些對台商不利的決策。 比方說,當美國對大陸生產的鋼鋁產品課徵25%關稅時,政府也要求廠商減少對大陸鋼鋁產品的採購; 當美國政府禁止企業與大陸中興通訊有業務往來時,政府就立即要求企業與中興通訊進行貿易時必須先得到政府同意。然而,內地市場佔台灣出口的40%,而美國佔台灣出口11%,台灣當局卻如此的追隨美國政策,真的對有利台灣嗎? 總括來說,兩岸經貿對於台灣經濟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台灣當局為了政治目的,完全忽視兩岸經貿的重要性, 剛出爐的選舉結果就恰恰證明台灣當局沒有正視過民
特區《政府公報》昨天(26 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批准由下月8 日(周六)起,的士駛入路氹邊檢大樓的士站或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提供服務,可收取澳門幣五元附加費。 現時的士駛入澳門國際機場的士站、氹仔客運碼頭的士站及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接載乘客,乘客須支付澳門幣五元附加費,以補償的士司機駛入上述地點的時間及油耗支出。隨著港珠澳大橋落成啟用,以及路氹邊檢大樓對的士服務的需求,故新增的士駛入上述地點提供服務同樣可收取附加費,鼓勵的士司機前往有關地點提供服務。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26)日與五名離岸公司僱員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廢止離岸業務法律制度》的意見及憂慮。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引述代表意見指,廢止離岸業務制度會令不少離岸公司結業,影響僱員生計;即使有關公司轉型為有限公司,僱員亦擔憂公司會透過母公司,在澳門以外地方營運而被解僱,希望政府優化法案文本,在過度期內或之後,給予稅務優惠,令離岸公司過度為有限公司。黃顯輝稱,政府將在下月起與300 多家離岸公司接觸,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前會完成所有調查。 僱員代表稱,現有不少離岸公司資金雄厚,希望在法案通過後能挽留他們以澳門作為公司所在地,有助促進澳門多元化發展,亦可平衡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結構,代表更希望得到公平對待,如日後有僱員被解僱,除了僱主補償外,政府也需給予補助,希望可以與政府進行對話商討補助事宜。代表又認為,廢止離岸業務法律制度立法倉 猝,政府並未向每一間離岸公司作諮詢。但黃顯輝引述政府提供的資料表示,去年十月政府曾接觸五間將結束的離岸公司。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26)日舉行會議,討論《2019 財政年度預算案》 法案。二常會主席陳澤武(圓圖)表示, 有五個部門財政預算比去年高,但未有解釋清楚原因,二常會將邀請有關部門及機構在下周到小組會作解釋。他稱,意見書需於下月11 日提交,時間緊迫,希望能在下次會面完成有關工作。 五個需對提高預算作解釋的部門包括,懲教管理局,增加約8,000 萬元,上升1%;文化局,增加一億7,000 萬元,上升20%;體育基金, 增加約9,000 萬元, 上升11.1%; 澳門大學,增加6,000 多萬元,上升2.3%;金融管理局,增加約六億元,上升23.5%。
一名蒙古女導遊早前來澳賭敗後疑因無法向家人交代,於是向司警報假案,虛構在新口岸街頭遇到駕電單車男子搶劫,被劫走身上2,000港元和5,000元人民幣。司警經調查發現報案女子根本沒有在「案發地點」出現過,揭發她虛構犯罪,於是將其拘捕。 司警昨(26)日透露,被捕蒙古女子姓ALTANSIKHAN,33歲,報稱職業導遊;涉嫌虛構犯罪已被移交檢察院作出起訴。 案情指,本月10 日晚上9 時許,涉案蒙古女子在向巡經新口岸的治安警警員報稱,指早前在附近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突然被一名駕駛電單車男子搶走手袋,損失2,000港元和5,000 元人民幣現金。治安警其後將案件轉交司警跟進。 司警經調查包括翻查案發地點及周邊閉路電視等,發現該名蒙古女子根本從來沒有在「案發地點」出現過,加上綜合其供詞,發現疑點重重。在「劫案」發生後的十多天,本月24日涉案蒙古女子經港珠澳大橋澳門門口岸再入境時,被帶返警局經進一步盤問,她終承認虛構搶劫。
一名酗酒男子不但不聽從內地女友勸止飲酒,更用平底鍋及揮拳襲擊女友,除打傷女友左眼外,更幾乎打甩其一隻門牙;其後更用菜刀指嚇不准女友報警,並將其禁錮在屋內。最終女友趁機逃脫,負傷報警求助,警員上門拘捕該涉嫌傷人男子。 被捕男子姓洪,40歲, 無業, 澳門居民;被襲擊受傷女子29歲,內地居民,無業;同住在筷子基一個單位。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指,本月24日下午,該對情侶返回位於筷子基住所後,洪某即喝酒,女友嘗試勸止但不成功,反而成為打人導火線,兩人因為過去的金錢及感情問題再起爭執,洪某在酒精驅使下對女友揮 拳相向,更以平底鍋襲擊女友臉部,導致其女友的左眼受傷及視力模糊,一隻門牙更幾乎被打甩。受傷女子本想報警求助,洪某隨即在廚房拿出菜刀指嚇不准報警,以及威脅不准離開事發單位,否則會傷害女友。 同日晚上8時許,傷者趁男友一時鬆懈,終於逃離「傷心地」,並負傷報警求助。治安警接報上門拘捕仍然滿身酒氣的疑犯洪某,其後將案件轉交司警跟進。司警調查後,以傷人、禁錮及脅迫等罪名,將疑犯送交檢察院作出起訴。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致力於改善社區設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沙梨頭人口日漸增多,公共設施相形不足,為配合社區發展,持續優化社區環境,民政總署重建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增加多元設施,回應區內居民對社區設施的訴求,政府將持續優化社區環境,凝聚社區並提升居民綜合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