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籍學者:「海一居」事件需舉行聽證會

土地批給在25年限期內仍未完成利用,政府根據新《土地法》不論歸責一律收回,問題爭議多年未解決,土地發展策略協會與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上周五(1日)舉辦「葡萄牙與中國澳門土地法制」學術研討會,邀請葡萄牙法律專家出席。葡國籍法律學者認為,政府對黑沙環樓盤「海一居」土地失效的批示存在瑕疵,承批人可請求宣告有關批示無效或撤銷。 土地發展策略協會主席關偉霖表示,由於葡萄牙法律對本澳法律有深遠影響,直至今日,本澳部分法律基礎沿用回歸前的葡國法律,故是次邀請兩位葡萄牙教授在學術上對澳門新《土地法》建言,應如何處理所面臨的法律問題,以及為新《土地法》指出新方向及思維。 主講嘉賓之一的里斯本大學法學院教授Fausto de Quadros表示,「海一居」土地批給失效的批示並未清晰列明土地批給失效原因、以及有關土地利用情況等,理由亦不足夠,以致相關批示存在瑕疵,承批人可請求宣告有關批示無效或撤銷。 他又質疑,「海一居」土地被判失效,如此重要的批示竟缺乏聽證會,令承批人失去應有申訴權利,相關做法更是違反《基本法》。他又指出,在葡萄牙若發生相似情況,若責任屬政府一方,即使收回土地,政府也需要向承批人作出如溢價金等相關賠償。 關偉霖稱,該會早前舉辦香港及內地土地法制的相關研討會,並將連同此次的研討會有利本澳土地法個案及建議作總結,製成框架報告,交予有關部門及業界參考。

04/03/2019
31651

從暴君到偉大領袖

第二次美朝領袖峰會上周在完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落幕,特朗普與金正恩時隔九個月的重聚沒有實現任何突破,也打破了外界對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的期待。然而話說回來,美朝間的矛盾與半島核問題過去數十年來都沒有解決,何以期待特金二人見兩次面就能無核、終戰、重建朝鮮繁榮?其實,特朗普還是那位商人,而金正恩還是那位暴君。 從去年金正恩邁出國門施展外交手腕以來,展現的形象愈來愈為世人所接受,金正恩希望國際社會接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領袖,而特朗普也給足了他面子,頻頻稱他為好友、好人、可敬偉大的領袖,可是誰還記得那位22歲的美國青年瓦姆比爾? 2016 年1月,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學生瓦姆比爾在朝鮮旅遊的最後一天被逮捕,兩個月後被判形15年,罪行是企圖偷竊下榻旅館的一張宣傳海報,而海報的主角是金正恩父親金正日。 短短一年多後,瓦姆比爾獲釋回家,但腦部已被重創,陷入深度昏迷、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回到美國六日後,瓦姆比爾死去,年僅22歲。 在金特會後的記者會上,特朗普被問到瓦姆比爾的問題,這位世界強權的領袖是這麼說的,「金正恩告訴我他對此並不知情,我相信他的說法」,「我不認為金正恩會容許這種事」。 朝鮮是全世界最封閉的國家之一,而金正恩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無論他知不知情,都應該為自己國家、自己政府的暴行負責,不是一句「我不知情」可以輕輕帶過。兩日的金特會佔盡全球媒體版面,金正恩的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句回答美國媒體的話,都是新聞話題,舉手投足宛如政治明星,然而從一位暴君到一位偉大領袖,金正恩不過是改變了態度,「不那麼壞」而已。 當美朝關係未好轉時,特朗普還在發表國情咨文邀請瓦姆比爾的父母到場,當著他們的面痛批金正恩的暴政,稱朝鮮為邪惡勢力,台下的瓦姆比爾父母熱淚盈眶。如今他們看著電視,見到自己總統與殺死自己兒子的人握手,並告訴全世界他相信金正恩。瓦姆比爾夫婦在金特會後發出聲明,指控金正恩與他的邪惡政權要為兒子的死負責,而他與他的邪惡政權則要為那些難以想像的暴行與不人道負責,沒有藉口或華麗的讚揚可以改變這個事實。瓦姆比爾夫婦沒有在金特會進行中發出譴責聲明,而是出於對程序的尊重,選擇在峰會後發出聲明。尋常百姓尚且深明大義,特朗普與金正恩真是情何以堪。

04/03/2019
24388

氹仔奪命車禍司機

或涉過職工作

勞工事務局昨(3)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十分關注有報道指本月1日有外僱涉嫌過職擔任司機而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事件,對此,勞工局已立即派員跟進,並依職權開展調查工作,包括向肇事駕駛者錄取聲明,據初步調查資料顯示,案件可能存在「過職」工作情況。勞工局重申,特區政府對於職業司機不輸入外地僱員的政策並沒有改變,任何企業必須依法安排外地僱員擔任獲批准的工作,倘證實存有違反《聘用外地僱員法》或相關法例的情況,必定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除依法作出處罰外,亦可能全部或部份廢止其聘用許可,以及剝奪申請新聘用許可的權利。 意外於上周五(1日)下午4時52分發生在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死者係一名22歲少女,為本澳一大學準畢業生,當時駕駛一輛重型電單車途經蓮花海濱大馬路近澳門大倉酒店對,一輛疑屬賭場貴賓廳七人車,由百老滙酒店外掉頭向路氹城大馬路行駛,駛至近大倉酒店對出與一重型電單車相撞,電單車嚴重損毁,翻側路中,女騎士傷重昏卧路中,路人見到上前協助,警方及救護員接報到場,將重傷女騎士送往山頂醫院搶救,延至前(2)日凌晨經搶救無效證實死亡。 七人車司機年約40歲男子,中國籍,持有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涉嫌過失殺人被拘捕,送往檢察院處理。被捕男子報稱為助理會計,涉嫌「過職」工作,治安警已製作報告送交勞工事務局作進一步跟進。警方呼籲事故目擊者或能提供該宗交通意外有關資料人士,請致電交通廳2837 4214,與值日官聯絡協助調查。

04/03/2019
30751

《綱要》予澳門發展定位

是歷史機遇 亦是重任 經濟學會舉行專題座談

澳門經濟學會日前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舉行專題座談會,圍繞「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專題深入交流討論,會長劉本立,理事長柳智毅,副理事長曾澤瑤、李振國及理事會其他成員出席。 與會者均認為《綱要》予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相當高的發展定位,對澳門既是千載難逢歷史機遇,也是一項重任,需要積極有為,努力貫徹落實,因此,澳門要確立一個思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堅持大局觀。對《綱要》必須全面理解,認真執行,立足澳門,融入灣區,服務國家。 改變常規思維 謀求灣區發展劉本立發言指出,澳門應在一些重點上出力,要發揮珠江西岸中心城市的核心輻射,以及「澳門—珠海增長極點」引領這兩個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快基礎建設互聯互通;構建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及發展海洋經濟等現代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等,政府應推動社會整體提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觀念,鼓勵年輕一代培育敢闖敢幹及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改變常規思維,以開放的胸懷在大灣區謀求發展,求學就業,創業創新。 構建智慧城市群 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座談會建議澳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利用自由港之優越條件,引進高端科技創新人才;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可參考香港西九高鐵、深圳灣大橋模式,檢視澳門在海、陸、空的通關模式改革,構建智慧城市群,透過智慧旅遊優化升級,把更多非博彩元素結合到智慧旅遊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逐步擴展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規模和範圍,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將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經驗和優勢輻射到珠江西岸城市,提升和豐富整個大灣區旅遊資源,增加本澳非博彩旅遊元素,改善澳門過於單一的產業結構;鼓勵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就業和創業,現行支持援助青創等政策應考慮延伸到大灣區創業企業。

04/03/2019
12047

輕軌工程獲《噪音法》豁免

羅司:維修保養需夜間進行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2 月28 日)繼續細則性審議《修改〈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等列席會議。 過往坊間表示要求在法案中加入規管日間噪音、低頻噪音等生活噪音問題,羅立文表示,是次修改主要針對工程方面以及簡化程序,「冇打算在任期內立法搞呢個生活噪音」。 法案條文亦修訂在公共地方發出騷擾噪音的規定,將進行輕軌系統、公共渠網或交通信號的維護服務、城市垃圾收集清運及公共街道清潔服務納入「例外」情況。羅立文(圓圖)表示,上述的工程多以晚間開展,且過往接獲的投訴較少,相信修改條文後程序較為簡易,無需逐一申請。羅立文同時指出,輕軌試行必需晚上進行維修保養,重申「唔會因為豁免就亂咁嚟,嘈生晒」。 有關過往投訴及罰款等資料,稍後會遞交一常會。 另外, 法案建議調整豁免《噪音法》規定的例外工程的公布機制,由以前刊登《政府公報》,改為把行政批示張貼工地當眼處,環保局官網亦會公布所有「例外工程」。何潤生會後向傳媒介紹,以前把特首批示刊登《政府公報》,須周五提交,下周三才能刊登公報。現時新機制,行政長官可授權給司長、司長亦再因應情況再授權給局長,可節省公布時間及減少程序。

01/03/2019
20358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