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灣區創業經驗

助青年了解灣區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創新分享會III 」昨(10)日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並邀請兩間在內地創業的澳門企業分享其經驗。講者指出,國內租金比澳門便宜,人力資源亦比澳門充裕;但要注意員工流轉率高、國內稅制等問題。 分享會由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胡叢等嘉賓出席,並邀請澳門專業汽車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馬兆祥及澳門啤酒公司聯席董事長蔡明威,分享公司走進大灣區發展的原因,以及在大灣區創業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兩名講者均指出,澳門鋪租貴、人力資源緊張等因素,都是驅使他們往大灣區城市發展的主因。 講者之一馬兆祥表示,相比之下,國內租金較便宜、市場規模大,人力資源充足,但同時間員工流轉率高,尤其是低下層員工,公司需要設法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另外,他指出國內的競爭力和複製力強,澳門企業需要設法應對;但與此同時,基於國內顧客普遍對港澳品牌較有信心,因此「港澳品牌」在內地亦是一個優勢。 馬兆祥提醒,在國內例如珠海,不少商鋪存在「租上租」的問題,因而無法直接與業主溝通,對公司的設立和營運會帶來一定風險。他又提到,國內的稅制比澳門的要複雜,建議有意往大灣區發展的中小企可僱用國內較有口碑的稅務師樓,去處理國內稅務問題。 而另外一位講者蔡明威認為,隨著大灣區政策、港珠澳大橋開通,為各城市打開通路,長遠而言有助減低公司物流成本。

11/04/2019
60627

5G平台明年初完成

2G網絡8月退場

全球各地推動5G建設如火如荼,在本澳,5G平台將於明年年初完成。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昨(9)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目前正測試5G服務,平台建設完成後仍需待牌照制度出台才能推出,但對能否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感到樂觀。 真正落實需多方配合5G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較前幾代網絡具備更高水平的性能和效率,提供高速傳輸、超低延遲、巨大容量等體驗,被指能夠實現機器、物體和終端之間的互聯互控。根據芯片製造商高通的估計,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在本澳,澳門電訊於去年9月正式啟動5G網絡測試,若獲准經營5G網絡及頻譜安排順利,將於2020年提供5G商用服務,推出更多切合澳門需要的5G智能應用和服務。 2020提供商用服務潘福禧昨日談到5G建設時表示,對於爭取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表示樂觀,但真正落實需等待多方配合。他稱,由於5G手機未正式面世,生態鏈未普及,市場價格未必最合理,認為當澳門與鄰近市場同步推出,市場效益會更理想,但會盡快將收費普及化。 此外,特區政府修改現有三個流動網絡供應商提供的3G服務牌照,容許三個供應商可因應自身經營決定,是否繼續營運GSM,即2G網絡。潘福禧表示,相信目前是停止2G網絡的合適時機,今年8月後會將2G頻譜交回政府,可作擴容3G或4G網絡。

10/04/2019
36168

去年67名中小學生犯罪

31大學生墮電騙陷阱

司法警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31名大專學生遭到電話詐騙,67名中小學生涉及犯罪行為,青少年防罪教育刻不容緩。為探討制定更完善的青少年防罪教育策略,促進家、校、警三方合作,預防青少年犯罪或受到侵害,司警昨(9)日與80位來自68間學校的代表舉行「學校安全聯絡網」防罪交流會。 數據顯示,去年有31名大專學生遭電話詐騙,除一名為研究生外,其餘是就讀大專一至四年級學生。其中兩名來自內地女大專生及男研究生,墮入「猜猜我是誰」騙局;26名大專生墮入「假冒政府機關人員」陷阱,包括八男18女,年齡介乎17至24歲,分別來自澳門及內地;另外有三名內地女大專生受騙於「假冒網購平台或銀行職員」,年齡介於17 至25 歲。 另有五名中小學生墮入電話騙局並被騙取金錢,分別為一男四女,年齡介乎13 至19 歲,其中一人來自內地。 此外,去年涉及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共67名,包括58男九女,年齡介於九至19歲,涉及81次犯罪行為,包括盜竊、毒品、性侵、傷人、毀損、電腦犯罪、犯罪集團、自稱黑社會及虛構犯罪等。 加強防罪宣傳 防患於未然司警局副局長杜淑森表示,去年青少年犯罪或不幸被犯罪侵害的情況仍不時發生,可見青少年的防罪教育工作仍需加大力度,不斷深化,尤其要繼續透過家,校,警三方共同合力,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 因此,司警局去年起啟動「警校聯合防罪巡查」工作,聯同已加入「學校安全聯絡網」的學校代表,在課後到校園周邊青少年喜歡聚集的地點進行防罪宣傳,了解區內治安情況,排除潛藏治安隱患亦重點向青少年進行防宣傳提高他們的防罪警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遏止危害青少年的犯罪活動發生。

10/04/2019
1408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