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創新分享會III 」昨(10)日假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並邀請兩間在內地創業的澳門企業分享其經驗。講者指出,國內租金比澳門便宜,人力資源亦比澳門充裕;但要注意員工流轉率高、國內稅制等問題。 分享會由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胡叢等嘉賓出席,並邀請澳門專業汽車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馬兆祥及澳門啤酒公司聯席董事長蔡明威,分享公司走進大灣區發展的原因,以及在大灣區創業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兩名講者均指出,澳門鋪租貴、人力資源緊張等因素,都是驅使他們往大灣區城市發展的主因。 講者之一馬兆祥表示,相比之下,國內租金較便宜、市場規模大,人力資源充足,但同時間員工流轉率高,尤其是低下層員工,公司需要設法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另外,他指出國內的競爭力和複製力強,澳門企業需要設法應對;但與此同時,基於國內顧客普遍對港澳品牌較有信心,因此「港澳品牌」在內地亦是一個優勢。 馬兆祥提醒,在國內例如珠海,不少商鋪存在「租上租」的問題,因而無法直接與業主溝通,對公司的設立和營運會帶來一定風險。他又提到,國內的稅制比澳門的要複雜,建議有意往大灣區發展的中小企可僱用國內較有口碑的稅務師樓,去處理國內稅務問題。 而另外一位講者蔡明威認為,隨著大灣區政策、港珠澳大橋開通,為各城市打開通路,長遠而言有助減低公司物流成本。
本澳近年不時傳出有「拐子佬」意圖拐走小童事件,惟「狼來了」多次均未被居民目擊,屬實成疑。但前天(8日)中午在筷子基林茂塘海邊大馬路與船澳街交界的一個狗公園,則發生一宗疑似度極高的「拐子佬」事件,幸期間一名正氣街坊挺身而出,喝退「拐子佬」,但「拐子佬」敗走時,仍非常囂張地用手機拍攝小童,又和正氣街坊「對視」數分鐘,行徑讓人相當不齒。 至於這名「拐子佬」的真正身份是甚麼,則無從稽考;另外,由於小童家長事後沒有報警,警方一時難以介入調查,但警方仍呼籲市民,若遇上類似情況,應主動向警方舉報,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及恐慌。而小童就讀的托兒所,則向家長發出「緊急通知」,務必看管好自家兒童。
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承諾今年重開經屋申請,提供約4,000個單位,並計劃「先偉龍後A區」,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9)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今年年中新城A區將首先提供4,000個經屋單位開隊申請,但強調有關工程今年內並無條件招標動工。
全球各地推動5G建設如火如荼,在本澳,5G平台將於明年年初完成。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昨(9)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目前正測試5G服務,平台建設完成後仍需待牌照制度出台才能推出,但對能否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感到樂觀。 真正落實需多方配合5G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較前幾代網絡具備更高水平的性能和效率,提供高速傳輸、超低延遲、巨大容量等體驗,被指能夠實現機器、物體和終端之間的互聯互控。根據芯片製造商高通的估計,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在本澳,澳門電訊於去年9月正式啟動5G網絡測試,若獲准經營5G網絡及頻譜安排順利,將於2020年提供5G商用服務,推出更多切合澳門需要的5G智能應用和服務。 2020提供商用服務潘福禧昨日談到5G建設時表示,對於爭取與鄰近地區同步推出表示樂觀,但真正落實需等待多方配合。他稱,由於5G手機未正式面世,生態鏈未普及,市場價格未必最合理,認為當澳門與鄰近市場同步推出,市場效益會更理想,但會盡快將收費普及化。 此外,特區政府修改現有三個流動網絡供應商提供的3G服務牌照,容許三個供應商可因應自身經營決定,是否繼續營運GSM,即2G網絡。潘福禧表示,相信目前是停止2G網絡的合適時機,今年8月後會將2G頻譜交回政府,可作擴容3G或4G網絡。
澳門電訊有限公司與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昨(9)日於澳門JW萬豪酒店共同舉辦「澳門電訊x騰訊TENNOVATION研討會」, 旨在推動「數碼澳門」建設發展,當中展示多種AI、大數據及雲服務,讓澳門各大企業、商戶及品牌了解創新科技,如何協助業務發展。 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表示,澳門電訊將和騰訊在本澳合作建設一個新的雲端平台,同時接入雲技術以擴大服務和雲端容量,而舊有的平台將被取代。所有資料會逐步移到新的平台上供客戶使用,預計7月中完成有關工作,而新平台能夠滿足未來五年的需求。 騰訊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譚樂文表示,自去年12月與澳門電訊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立即開始探索不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其中TENNOVATION是騰訊每年於香港展示最新創新科技的大型活動,目的是讓各大企業、商戶及品牌了解創新科技如何推動業務發展。
澳門氣象局預測今年有四至六個颱風吹襲本澳,其中一個颱風更可能達強颱風以上級別,而襲澳的首個颱風或在6月中旬出現,民防行動中心著手部署應對颱風季節,昨(9)日上午在北安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大樓舉行2019年度「民防架構會議」部署工作,為增强救援能力,今年再增購4,330萬元救援裝備。 另外,民防中心將於本月27日(周六)舉行代號「水晶魚2019 」大型颱風演習,開放市民參加,提升市民對疏散撤離計劃的熟悉度和配合度,強化民防架構成員與民間機構溝通、協作能力,名額450個,市民可以個人名義參加,即日起至22日接受報名。
2019至2020新學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正取生遞交註冊憑條今天(10日)截止,學校將於明天(11日)起陸續公布候補生的錄取結果,候補生家長由明日至本月30日(學校辦公日)到學校遞交註冊憑條或辦理轉校手續。 教育暨青年局呼籲家長需留意報讀學校公布錄取的方式,當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後,家長應按學校的要求辦理入學手續,並在指定的日期及時間向入讀的學校遞交註冊憑條。倘家長之前已遞交註冊憑條,但欲改變決定入讀的學校,可帶同子女的身份證明文件到擬轉讀的學校辦理轉校手續。 倘子女未獲學校錄取,又或擬選讀其他學校,家長可於明天(11日)起在教育暨青年局網頁www.dsej. gov.mo查詢各校幼兒教育一年級學位情況,自行向仍接受報名的學校報讀。如家長在學位安排上需要協助,可向教青局申請「學位諮詢及安排服務」。如欲了解詳情,可致電8397 2309查詢。
《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俗稱《新的士法》)將於6月3日起生效,屆時的士駕駛員證考試(即現行的士專業工作證考試)將按新法規定執行。 交通事務局昨(9)日表示,根據統計,截止上月底,尚有約5,000名已通過的士專業工作證考試者並未申請取得有關證照,有關人士須於下月31日(周五)或之前到交通事務局馬交石或中華廣場服務專區辦理申請手續,否則須重新考取相關資格。 按照《新的士法》相關規定,同時符合該法第17條第一款(一)至(四)項所指要件並完成專門培訓課程者,方可參加由交通事務局舉行之的士駕駛員專門考試。 為使順利過渡及配合行政工作,即日起暫停接受的士專業工作證之報考申請,直至6月3日新法生效為止,而最後一場按照現行法律執行之的士專業工作證考試將於5月23日(周四)舉行。 交通事務局呼籲相關人士留意上述安排,盡早辦妥有關手續,而手續詳情可瀏覽http://goo.gl/ihdwFe。 (交通局圖片)
司法警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共有31名大專學生遭到電話詐騙,67名中小學生涉及犯罪行為,青少年防罪教育刻不容緩。為探討制定更完善的青少年防罪教育策略,促進家、校、警三方合作,預防青少年犯罪或受到侵害,司警昨(9)日與80位來自68間學校的代表舉行「學校安全聯絡網」防罪交流會。 數據顯示,去年有31名大專學生遭電話詐騙,除一名為研究生外,其餘是就讀大專一至四年級學生。其中兩名來自內地女大專生及男研究生,墮入「猜猜我是誰」騙局;26名大專生墮入「假冒政府機關人員」陷阱,包括八男18女,年齡介乎17至24歲,分別來自澳門及內地;另外有三名內地女大專生受騙於「假冒網購平台或銀行職員」,年齡介於17 至25 歲。 另有五名中小學生墮入電話騙局並被騙取金錢,分別為一男四女,年齡介乎13 至19 歲,其中一人來自內地。 此外,去年涉及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共67名,包括58男九女,年齡介於九至19歲,涉及81次犯罪行為,包括盜竊、毒品、性侵、傷人、毀損、電腦犯罪、犯罪集團、自稱黑社會及虛構犯罪等。 加強防罪宣傳 防患於未然司警局副局長杜淑森表示,去年青少年犯罪或不幸被犯罪侵害的情況仍不時發生,可見青少年的防罪教育工作仍需加大力度,不斷深化,尤其要繼續透過家,校,警三方共同合力,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 因此,司警局去年起啟動「警校聯合防罪巡查」工作,聯同已加入「學校安全聯絡網」的學校代表,在課後到校園周邊青少年喜歡聚集的地點進行防罪宣傳,了解區內治安情況,排除潛藏治安隱患亦重點向青少年進行防宣傳提高他們的防罪警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遏止危害青少年的犯罪活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