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10)日下午舉行會議,跟進非法導遊監管事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列席會議。據旅遊局提供數據指,由去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日)至今年3月31日,只收到七宗在關閘口岸的投訴個案;而當局曾在上述期間巡查全澳各口岸164次,包括12次與治安警和勞工局的聯檢;針對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巡查305次、大三巴89次,但至今仍沒有成功檢舉個案。委員會認為可用「接送員」法規對有關情況作出規管,當局回應指有待研究。 委員會主席施家倫引述當局表示,因疑似非法導遊與「團友」聲稱是自由行,在集體旅遊合約上列明為自由行,加上他們在關口集合或解散後自行乘車到景點,難以界定是有人從事非法導遊工作。當局曾與內地部門溝通,但因內地無規範旅遊團體須在澳門有地接社,所以只能對內地業界作出呼籲。施家倫表示,現時有法規列明在集體旅遊中可以安排有「接送員」,但須由指定旅行社支付報酬。委員會認為暫時可用上述法規作出處罰,當局回應指有待研究。 據旅遊局提供的數據指,2018年旅行社接待旅客有909萬人次,比2017年上升5.5%;2019年頭兩個月已接待147萬人次,同比上升4.3%。而澳門現時約有3,000名持導遊執照人士,當中只有不足1,000名人士正從事導遊工作。換句話即平均每個導遊一個月可接30團遊客。施家倫稱,有委員擔心本地導遊生計被非法導遊影響。 澳門現行法律雖然規定來澳旅行團必須由本地導遊負責帶團,但同時並無禁止在無導遊的情況下群眾集體來澳遊玩,更無禁止使用大型車輛等情況,難以進行檢控;而在檢控非法導遊的實際操作上,需要搜集足夠證據支持,執法上存在一定困難,委員會望政府代表能夠為解答有關問題。
昨(10)日下午舉行的城規會全體會議上,工務局簡介路環荔枝碗沿岸防洪整治方案,包括建設堤岸及景觀湖兩個方向。會上委員多數支持景觀湖方向,認為可以在安全和景觀之間取得平衡。工務局局長李燦烽在會後表示,由於防洪整治涉及到利用海域,需要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當局會聽取社會意見、進行海底及地質勘查,加緊進行研究定案。 工務局介紹初步整治規劃,提出堤岸及景觀湖兩個方案。 堤岸方案將沿舊船廠路環碼頭外設置堤岸,現狀岸線外移30米,岸頂設計高程4.5 米,擋浪牆設計高程5.4 米,採取加高海堤與現有堤岸連接。而景觀湖方案由舊船廠外緣設置堤岸至海關後方高地,形成景觀湖,岸頂設計高程4.5 米,擋浪牆設計高程5.4 米,堤頂設置步行通道,堤上設置水閘進行調蓄。 工務局又指,路環船人街及十月初五馬路沿岸整治規劃初步方案去年已向城規會、路環團體和居民介紹整治構思,意見主要認為「一湖」方案較優。若在荔枝碗沿岸也實施景觀湖方案,可與十月初五馬路段的景觀湖連接成為「兩湖」,相信對水體和景觀的影響較小。由於十月初五馬路一段以及荔枝碗一段之間正是路環碼頭所在,當局初步計劃會在碼頭處裝設活動式防洪設施。 林翊捷委員指出,荔枝碗船廠片區是被評定文物場所,認為兩個方案都會破壞受保護的水體,李燦烽回應指,日後在研究過程中會與文化局密切溝通。胡祖杰委員認為,可以考慮將路環碼頭的功能移到其他地方,以免留下容易入水的弱點。梁慶球委員就認為,「安全擺第一,景觀擺第二」,希望當局盡快研究落實方案。
司警昨(10)日發出「警情通告」指,日前接獲香港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通報,香港警方近日接報有騙徒向市民借用手機,期間取出事主手機內的電話卡(Sim Card),放入自己的手機,然後於手機應用商店中購買應用程式或遊戲道具,並透過受害人的電話卡啟用「電訊商賬單付款服務」進行付款,完事後將手機及電話卡交還受害人。受害人收到巨額電話賬單,方知自己被騙。司警表示至今未接獲有關舉報,由於電話卡載有重要個人資料,更有部分電話卡具備付款功能,呼籲市民加強防範意識,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及電話卡,切勿隨便借給陌生人使用,以免招致損失。 司警亦提醒市民防騙小錦囊,包括倘若借出手機予他人使用,應留意對方有否異常舉動;如遺失手機,應盡快向電訊商及警方報失;與親友分享防罪訊息,提醒他們慎防詐騙;懷疑遇到詐騙或其他犯罪時,應立即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或報案熱線993舉報求助。
城規會昨(10)日下午討論26份規劃條件圖草案,當中包括位於氹仔七潭公路葡京花園六幅土地,面積共15,431平方米,計劃興建住宅、別墅、會所及酒店等,各地段限高海拔78米至81.5米。草案最終獲得通過,同時多名委員關注山體安全及環境協調問題,希望日後建造時妥善處理。
在剛過去的清明節小長假,來澳旅客數量又創新高,數以十萬計的旅客將小城擠得水洩不通; 有團體昨日起在下環區舉辦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冀吸引旅客入區,卻被居民「鬧爆」擾民; 本澳是否徵收旅客稅的話題最近在社會鬧得熱哄哄,各界意見不一。各種因旅客數量引起的問題一時間浮現,自然又令人關注到澳門的旅遊承載力。 去年的訪澳旅客量超過3,500 萬人次,今年農歷新年及清明節假期旅客量又超過預期,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兩成,相信今年的旅客量將再創高峰。澳門以發展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目標,受旅客歡迎本應高興,但眾多旅客使用了公共空間及資源,超出城市負荷,甚至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時,這種犧牲居民生活換來的繁榮景象,究竟是否值得。 本澳土地資源有限是客觀的事實, 政府一直提出將旅客分流到舊區,但卻沒有考慮到舊區的環境及配套能否承受大量旅客到訪。以本澳去年推出的活化關前街活動為例,雖然該區人流增加,但人車爭路的矛盾隨即顯現,亦有居民批評活動破壞了該區原本寧靜的環境。近日再有團體聯同政府在下環區舉辦類似活動,即引起不少居民反對,質疑這種活動究竟是「分流」措施、還是將旅客逼爆的問題擴展至其他社區? 旅遊博彩業是澳門主要經濟支柱,居民當然希望有關產業繼續健康發展,亦希望旅客來澳不只是去賭場,還可到不同地方了解澳門,但這種要把不同區域變成遊客區的做法並不宜矯枉過正,舊區活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解決舊區居住問題才是首要; 遊客區和住宅區亦應有一定界線,否則會造成社會很大的矛盾。 澳門以發展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目標,但一直以來只見「旅遊」,不見「休閒」。本澳大三巴、議事亭一帶幾乎每日都人山人海,寸步難行,該區居民經常要面對大量旅客造成的道路阻塞和嘈音,與旅客爭巴士等問題,相信無人希望自己的社區,變成另一條新馬路。
治安警察局昨日回應有關筷子基懷疑出現「拐子佬」一事時表示,警方經調查懷疑案發現場附近的監控錄像,以至向事主母親了解情況後,得悉涉事的「拐子佬」是事件中三歲幼童的一名長輩。 治安警稱,該名長輩當時正打算探望幼童,但事主的家傭並不認識他,事件實屬一場誤會,幼童的家人事後亦表示,毋須警方協助。 治安警呼籲巿民在公眾場所保持看管兒童的警覺性,當遇上懷疑有罪案發生時應保持冷靜,並立即與警方聯絡,以便警方盡快跟進及作出調查。
再有兩名來澳販毒的香港青年被捕。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透露,司警早前接獲線報,指有港男來澳販毒,司警前天(9 日)探取行動,拘捕兩名涉案港男及一名涉嫌吸毒的內地女子,其中一名年僅17 歲的港男指因找不到工作而犯案。 被捕兩名港男分別姓黃(17歲)及姓鄭(21歲)。司警透露,探員前天(9日)晚上11時許在新口岸兩港男入住的酒店附近埋伏,發現兩人乘坐的士往皇朝區一酒店,司警尾隨跟蹤,一俟兩人由酒店房間步出後,即時上前截查,當場由兩人身上搜出少量毒品可卡因。 一隊探員將兩人押返新口岸的酒店繼續調,在房間內連同兩人身上的毒品,合共撿獲9.84克可卡因,總值約30,000元,又在兩人身上撿獲26,000多元懷疑毒資。至於同案被捕的28歲內地女子,聲稱以1,150 元向兩港男購買毒品吸食。 司警又稱,兩港男四日前進入本澳,販毒對象為新口岸夜場人士,相信兩人已售出十多包毒品。17歲姓黃疑犯供稱,由於在香港找不到工作,故接受販毒集團聘用來澳販毒,但他害怕一人力有不逮,於是要求鄭男作為同黨,兩人平分每日2,500港元的報酬,來澳四日內已售出15小包可卡因。兩人已被司警控以販毒罪並移交檢察院處理。
由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主辦的「第二屆燈光夜市之情懷澳門街」,將於本月18日(下周四)至8月11日的逢周五、六、日假漁人碼頭舉行,結合美食、燒烤、生日派對、大型遊戲以及澳門60年代的街道設計等元素,希望將之打造成漁人碼頭的文化旅遊,讓本地市民了解澳門懷舊旅遊,與長輩與眾同樂。
粵港澳政府在東京聯合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劉關華率領一個20人企業家代表團參與,藉此宣揚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定位優勢,同時助力澳門企業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的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介會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 推介會於本周一至昨(10)日一連三天舉行,前天(9日)舉行開幕式、中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程永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日本經濟產業省副大臣關芳弘等嘉賓出席並發言。當日下午設有兩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一︰ 創新科技」邀請澳門特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以及新諾普思澳門集團研發總監兼澳門區總經理余成斌,分享並交流自身經驗。
由多個團體合辦、為期近一個月的「下環巡禮」,昨(10)日下午3時在亞婆井前地舉行開幕式。 活動期間,下環區部分商戶提供消費優惠,期望藉此宣傳社區形象,推動社區經濟,發掘下環區特色與亮點,讓更多的居民和遊客「認識下環,來到下環,關心下環發展」。 「下環巡禮」由下環坊會、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澳門漁民互助會、澳門西南區工商聯合會主辦,並獲旅遊局贊助,由昨日起至5月5日為市民及旅客帶來各種精彩活動,包括在司打口、下環、媽閣等附近舉辦漁港風情展示、土生文化之夜、導賞服務、微電影放映會、音樂表演,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媽閣水陸演戲酬神以及下環圍里半天遊等。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致辭時表示,通過籌備下環巡禮活動,可以看見下環社區的居民、商戶、社團和專業人士都十分積極參與社區營建工作。對此,他表示衷心的感謝。李卓君相信,有居民與商戶的參與、專業團隊的協助,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環社區的整體環境定能得到改善,特色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共同構建成更有活力及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下環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具傳統中國特色圍里街巷,也有西方味道的教堂和建築景觀,有土生葡人美食,也有地道的澳門特色美食,但同時面對舊區老化、水患等問題。期望舉辦系列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和旅客認識下環,發掘區內的特色和亮點,推動該區多元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