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23強颱風「天鴿」襲澳,低窪地區嚴重水浸,不少居民被困及造成傷亡,災後澳門特區政府制定「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並進行多次演練,前天(15日)晚上9時,氣象局發出紅色風暴潮警告後,民防行動立即啟動「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全部開放16個避險中心,交通局派員在青洲避險中心、水上街市、下環街市及營地街市四個集合地點,安排車輛接送居民及旅客前往各中心。
為免去年8.23「天鴿」風災洪水湧入低漥地區及地庫停車場,造成數以千計汽車浸毀及多名車主被浸死事件重演,特區政府前日開放兩座公共房屋及一座政府綜合大樓的停車場,免費提供627個泊車位,作為超强颱風「山竹」吹襲期間供市民車輛臨時停泊;六家博企旗下多個物業亦提供合共2,770個車位供車輛免費停泊。 特區政府昨兩座開放的公共房屋停車場分別為快富樓社屋及廣大中學側的快盈大廈停車場,提供121個私家車泊位及107個電單車泊位,另一座是青濤公共停車場共兩層,提供私家車泊位80個及電單車泊位83個。 離島方面,開放氹仔北安政府綜合大樓三及四樓停車場,共有155個私家車泊位及78個電單車泊位。開放時間至明天(周二)中午12時。 為緩解居民在颱風「山竹」襲澳期間泊車問題,特區政府經協調後,本澳博彩企業亦向本澳居民免費開放各旅遊休閒娛樂綜合體內總數2,770個私家車泊位供市民免費使用,開放時間至明天(周二)中午12時。 此外,多個政府部門、大學及公立學校的停車場,亦讓有需要市民免費停泊車輛,包括澳門大學、旅遊學院、公共行政大樓、體育局轄下多個停車場,以及公立學校停車場,共有超過1,200個私家車及電單車車位。 在懸掛八號風球一小時後,駕駛者亦可在不影響交通情況下,臨時使用全澳約15公里相當於可停泊3,000台私家車或25,000台電單車長度的夜間泊車位及上落客貨位泊車,但八號風球除下後,車輛需盡快駛離相關地點,以免影響交通正常運作。
昨日在十號風球高懸的情況下,竟有多名男女不顧危險,在嘉樂庇大橋封鎖線走至橋峰位置觀浪及拍攝,警方從大橋監控中發現,派人冒強風前往大橋,先後將七名男女帶返警區調查。民防行動中心其後嚴正聲明,有關人士已將自身安全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並有可能構成違法行為。 據民防行動中心昨日中午11 時30 分發出新聞稿稱,警方較早前大橋監控片段,發現有五名男女越過嘉樂庇大橋及後,警員接觸並將五人帶返警區調查。一小時後,警方再透過監控發現有兩名男女在嘉樂庇大橋橋頭位置作觀浪及拍攝,要警方人員處理。 民防:或構成違法行為民防行動中心發出嚴正聲明,上述人士已將自身安全置非常危險的境地,並有可能構成違法行為,呼籲市民及旅客作出任何行為前應三思而行, 特別在颱風吹襲期間,要顧己及人,不要徒添民防體系應對壓力。民防行動中心又指出,當時風力非常大,風速非常高,足以把岸邊成年人捲入海中,居民及旅客應遠離岸邊、堤圍,留在室內安全地方,同心協力,靜候颱風離開。
據社會工作局資料,截至昨(16)日晚上9 時30 分,共有1,280 人使用全澳各區16 個避險中心。而據本報記者昨日到塔石體育館避險中心內所見,館內設備簡單但應有盡有,有部分市民為長者,亦有昨晚因打球而滯留館內的外籍人士。 館內提供餅乾、蛋糕和食水等,地上有軟墊和被單讓避險市民休息,而長者可睡在床架上休息。此外,館內也提供浴室讓人梳洗;對於有聽障或語言障礙人士,社工局亦準備了輔助工具和圖片,讓他們表達所需;同時亦有駐場社工局人員、警員及醫生,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協助。 前晚從住所撤離到館內暫避的莫先生表示,自己的住所位於河邊新街,屬低窪地區,但前晚風平浪靜,安頓家中一切後,便與朋友邊走邊說就來到了塔石體育館避險中心附近, 索性在此暫避。他稱,當年見識超強颱風「黑格比」和「天鴿」的可怕, 他稱「始終唔及屋企好」,但為安全起見,所以都係選擇到避險中心暫避。
行政長官崔世安關注政府應對超强颱風「山竹」吹襲澳門情況,兩日內在民防中心共召開五次跨部門工作會議,統籌部署應對颱風「山竹」工作。昨(16)日傍晚5 時在民防行動中心召開昨日第三度跨部門工作會議,聽取民防架構成員和相關部門代表匯報各項颱風應對工作最新進度。他非常關心兩萬戶家庭暫受停電影響,並指示在情況許可下盡快搶修。
一塊交通指示牌阻礙橋墩施工,竟然導致輕軌氹仔線延誤214日,最後才發現,原來不用拆指示牌也可以施工;設計圖上早已顯示輕軌車站場地上,仍有另一工程工地辦公室,卻未經事前協調就交收場地,導致工程延誤將近一年。這種小學生等級的疏忽,是本澳輕軌工程建設中的實際案例,也是工程一再延宕的主因。 審計署昨(13)日發布專項審計報告《輕軌系統-第四階段》,痛批運輸基建辦公室(運建辦),以這種「不著急、不嚴謹、不積極」的方式協調工程,令輕軌工程一拖再拖、一錯再錯,導致運建辦至今無法對整體工程造價有明確計算,當造價沒有估算,預算「邊做邊改」,自然就沒有所謂「超支」的問題。審計報告統計,不計算尚未有資料的三條走線,整個輕軌工程估計需要投入500 億元,而且上不封頂,足足是當初規劃金額的十倍有餘。
超強颱風「山竹」還未殺到,但已令中港澳三地異常緊張,更破天荒舉行三地氣象部門聯合會商會議。昨早10時,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透過視象會議,商討應對「山竹」的部署及防範措施等。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高栓柱、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鄭楚明、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副局長鄧耀民等出席。
超強颱風「山竹」來襲本澳前,雖然路線難以百分百預測得到,但總算掌到它要往東或往西,但運輸基建辦公室(簡稱運建辦)自2007 年11月成立至今的11年裡,則連超級電腦都無法掌握其辦事方式,無法估算由其一手掌舵的輕軌工程,甚麼時候可以全部完成,因為,連運建辦自己都無從得知,試問它又如何向公眾交代呢? 審計署昨日公布輕軌系統第四階段的《專項審計報告》。這是一份對運建辦狠狠打臉的報告。輕軌工程由2009 年展開,路線總長21公里,車站總數21個,當時預計可於2014 年投入運作。 非常可惜,至今2018 年9月,整個工程只完成氹仔線9.3 公里的土建工程,只佔輕軌一期(短期)建設規模的44.28%。但短期其他路線如氹仔至媽閣站、東線、珠澳穿梭線、石排灣延伸線等,最近能完成的,都要至2022 年。 至於短期中較重要的東線(關閘至新城填海區)及珠澳穿梭線,仍在規劃階段,若問甚麼時候能建成,最快也要2026 年。若到時能建成,已算萬幸。 至於中期及遠期(包括澳門半島內港線、澳門半島延伸線、橫琴延伸線、路環延伸線……),用審計署的話,是「遙遙無期」,那即是說,不要去想它了……若問,完成工期無著落,那就慢慢建吧,反正特區政府有的是錢!這當然可以,問題是人工、物料、通脹等隨著時間推延,建築費會愈來愈高。審計署估計,若要完成短、中兩期工程,沒有500 億元,就想都不要去想它了,這還未估算遠期的工程費用。 只可以說,建造這個輕軌工程,會是一個無底洞! 運建辦最初預算輕軌工程是42億元,由42億元飆升至500 億元(還未封頂),運建辦堪稱得上「超級敗家仔」。雖然審計署找出運建辦諸多錯漏,例如容許承建商延工長達687 日; 不遵循國際慣常的大型公共工程監控及管理方式; 粗略估算成本; 邊興建邊修改,製造沒有超支假象; 興建路線本末倒置(不先建澳門線,反著力氹仔線),不理會客流量,亦不符經濟效益……一大堆問題挑出來了,但審計署接受完運建辦的解釋後,可以做些甚麼呢?政府又以可做些甚麼呢?這才是問題關鍵,若審計署發現運建辦有人收受利益,導至超支及延期,廉政公署還可以揪出大老虎來打。但報告中甚麼都沒有,運建辦一句: 我們誠懇地接受意見。之後故態復萌,你又「吹得我脹咩?」這是一潭「水很深」的官場遊戲,不獨澳門如此,悲哉!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親自召開民防會議,部署應對超強颱風「山竹」的民防工作,駐澳部隊亦以觀察員身份列席。崔世安表示,連日收到民防部門和氣象局資訊,顯示「山竹」將對澳門影響極大,故有必要檢視民防工作。 警察總局局長、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馬耀權在民防會議後表示,現時民防架構成員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他稱,行政長官在會上聽取29個架構成員匯報,指示各部門必須提高警惕,檢視現時工作,以更嚴格的態度做好一切準備。 馬耀權又稱,「山竹」的風力屬近年罕見,雖然移動路徑有所改變,比早前預測較為偏離澳門,但環流威力較大,不排除接近時仍會為澳門帶來嚴重影響,特別是低窪地區的水浸情況,呼籲市民勿掉以輕心。 氣象局代局長鄧耀民表示,因應颱風逐步逼近,氣象局在過去幾日對網絡和電力供應系統進行檢查。昨早與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舉行聯合視象會議,對「山竹」的路徑和強度預測進行交流。他稱,「山竹」現時集結在菲律賓以東約1,000公里,預計未來三至四日向西北偏西移動,比早前的預測更往西南方向移動,在湛江登陸,相對遠離澳門,但內港一帶仍可能出現0.5 至1.5 米的水浸情況。 鄧耀民續指,預計「山竹」會在明天(15日)先吹襲菲律賓,隨後會進入南海,預測後天(16日)對澳門影響最大,達八至11級風力,即八號風球級別;而下午至晚間狂風驟雨最為頻密,但鄧耀民強調,預測仍存在變數。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今年初自來水公司已為上次有關受水淹的設施加裝防水閘,水閘高度比「天鴿」最高水位還要高出一米,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受風暴潮影響。但仍與電力公司商討後備方案,即使該區斷電亦有後備電源保障水廠運作。
超強颱風「山竹」迫近,政府各部門嚴陳以待,民政總署與低窪地區的坊會代表昨(13)日舉行會議,商討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採取的應變措施,包括設置臨時垃圾收集點及處理垃圾等工作。坊會表示會加強向社區宣導及做好組織聯繫,以便盡快完成垃圾清運,令社區在短期內回復正常運作。 司法警察局陳堅雄副局長等領導層及主管,昨日上午前往由警察總局統籌的「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中司警局所負責的C區內進行巡查,接觸區內商舖負責人及居民,了解社區應對颱風的準備情況,並就防災措施作出指導及建議。 為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業界的防災避險意識,治安警察局行動廳代廳長李鏡賢昨日下午率領轄下多名人員,與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理事長崔銘文、澳門不動產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協會副會長崔紹文及楊光等會晤,呼籲物業管理方應做好各項防災應急措施,並提醒市民須時刻留意風暴消息,做好相關準備。 澳門海關人員則前往內港一帶檢視海關的民防工作部署,與業界會面,關心業界在防風方面的準備情況及需要,以便更好地應對各種危急情況,降低受颱風吹襲的影響。 教青局昨日派出主管及工作人員到訪位處低窪地區的學校及教育機構,關心其防災工作,要求學校按照「學校防災工作計劃」指引,做好相關應對措施,採取措施確保與家長溝通渠道的暢通,並呼籲家長和學生留意氣象局最新天氣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