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永亨銀行主辦「兒童快樂成長」理財講座,邀請香港藝人羅敏莊及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銀行保險業務部主管邢家麒,分享教育子女心得、成長安排,以及探討一些理財方案,吸引逾300名家長參與。 講座上周六下午在澳門文華東方酒店宴會廳舉行,華僑永亨銀行高級助理總經理胡倩雯表示,澳門人理財觀念沒有從前保守,明白若想追求較高投資回報,需承擔相應投資風險。因此,正確理財觀念可由製備個人收入支出表做起,養成量入為出良好習慣,了解想要及需要之分別,訂立合適之財務目標,把資源投放在最合適地方,建議透過專業人士為自己做一個詳細財務分析,令自己更加了解本身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從而作出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決定。 會上,羅敏莊分享由懷孕至今點滴,以至所作出的一系列準備和計劃,還有育兒理念,如何令小孩有一個快樂童年及發展潛能等。邢家麒就育兒理財計劃提供意見。 他表示,育兒理財前應注意自身經濟負擔能力、自身理財取向以及向子女灌輸何種觀念。足夠的交易資金可以未來令子女有更多選擇權利,以20,000元月薪為例,建議每月預留3,000至4,000元給小朋友為教育成長基金,選擇一些風險低、靈活性比較高的理財產品。
距離逸園狗場需於本月21日退還狗場予政府還有13日,但根據逸園狗場網頁公布,之前三次領養共接獲127份申請,但以狗場育有格力犬650頭計算,餘下的523頭格力犬,依然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牠們的命運,讓本地及境外人士深表關注。 惟現時無論是狗會或政府,仍未公布一個妥善處理方案,逸園賽狗公司執行董事梁安琪上周五與勞工局局長就逸園員工轉業進行商討後反問記者:「有好多嘢,你問我,我都唔可以答得實你。」本澳八大動物保護團體及議員蘇嘉豪,昨日召開聯合記者會,要求政府嚴格監管逸園狗場對格力犬的處理,並根據《動物保護法》,以公權力接管未被領養的餘下犬隻,再重新安排領養事宜。
隨著逸園賽狗會尅合同即將在本月21日屆滿,不但數百隻未獲領養的格力犬去留受到廣泛關注,數十名在逸園工作的員工,同樣面對何去何從感到憂慮。勞工事務局表示,收到逸園票務部員工要求協助調解未來工作去向。 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表示,勞工局於上周五(6日)約了逸園數十名受影響員工和逸園負責人見面,希望可以一起協調解決事件,避免不必要誤解。他指,現時沒有收到正式投訴,但了解到是票務部員工擔心日後工作,今次約會希望促成雙方協商,在清楚未來方向後,勞工局可提供服務保障雙方權益,又會因應他們是否需要提供培訓和轉職。同時強調關注逸園所有僱員,不只是票務部員工。逸園賽狗公司執行董事梁安琪則表示,會令員工有工做,堅守到最後一刻。 至於政府收回逸園賽狗場後狗隻的去向,逸園賽狗公司執行董事梁安琪倉猝回應記者提問後便絕塵而去,她表示現時盡量與政府溝通中,希望有方法可以保護到動物。
黑沙環百利新邨一食店造成一死六傷爆炸事故,初步懷疑涉及更換石油氣後出現漏氣而引致。事故引起社會關注食肆在存放燃氣及維修保養的規管。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8)日探討相關議題。消防局燃料安全廳代廳長林俊生在論壇上表示,未來或要求食肆加裝氣體洩漏探測器,同時建議市民使用具備安全熄火裝置的爐具,加強燃氣安全。
社會工作局表示,局方密切跟進百利新邨石油氣爆炸事件,尤其關注遇難家庭的需要,理解家屬需時先處理好情緒及哀傷狀況。社工局今(9)日將派員上門,全力協助家屬申請長期援助金,並根據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加急處理援助金的審批工作。 社工局昨(8)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局方連日來緊密跟進遇難者及傷者家庭的支援工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局長黃艷梅及主管人員等分別前往醫院及家訪,表達政府對家屬的關心和慰問。社工人員會繼續為家屬提供情緒輔導及哀傷輔導,介紹經濟援助服務,轉達民間團體捐款的意願,啟動24 小時電話輔導熱線等。 社工局也會繼續與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為受事件影響的居民提供倘需的協作和支援,呼籲居民如有需要,可致電社工局24小時電話輔導熱線28261126,或澳門明愛緊急輔導熱線28939363,尋求情緒輔導及其他所需支援。
電話詐騙手法千變萬化,司警提醒市民注意,近日又出現新型電話詐騙手法,有居民利用網友推介清理手機通訊軟件中長時間沒有聊天或互動朋友名單(俗稱「殭屍粉」)方法。司警稱,近日接獲居民舉報,指有網友向其推介清理手機通訊軟件中長時間沒有聊天或互動朋友名單俗稱「殭屍粉」的方法。居民按指示將自稱提供清除「殭屍粉」服務的客服人員加為好友,又透過手機錢包支付小額服務費。不久,收到對方發送二維碼,居民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清理手機「殭屍粉」程序,結果發現其手機錢包內有1,000元人民幣被盜取。 司警呼籲居民須時刻保持警惕,小心防範,切勿掃描來歷不明二維碼,以免手機被入侵或植入病毒,導致個人訊息或銀行賬號等重要資料外洩,被不法分子用作犯罪或騙取金錢。司警呼籲居民切勿隨便添加陌生人成為好友;不要點擊陌生人發送的鏈結,或掃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維碼;謹慎保管個人資料,重要個人訊息不要透過網絡傳送;應在手機安裝防病毒軟件,經常升級、維護和除毒;一旦懷疑遇到電話詐騙或其他犯罪時,應立即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或報案熱線993 舉報求
馬場大馬路百利新邨(第二座)一間食店,本周二(3日)晚上發生 石油氣爆炸事件,食店嚴重損毁,電力中斷,食店凍櫃內食物因此變 壞並發出惡臭,嚴重影響周邊居民健康。治安警察局前天(7日)早上 獲悉事件後,隨即聯繫民政總署及衛生局,於當日下午約2時合力進 行處理。 由於現場仍在進行加固工程及店內雜物較多,存在一定危險性, 儘管事件非治安警察局職能,但為免該處衛生情況進一步惡化,治安 警察局即時派員將四個裝有腐爛發臭食物凍櫃逐一搬到店外,交由清 潔專營公司移離現場,清潔專營公司人員亦於食店外圍街道進行清洗。 凍櫃及變壞食物移走後,由於現場仍發出臭味,恐防有細菌滋 生,治安警察局前日下午4時許通知衛生局派員到現場進行消毒及有 關清理工作,當晚7 時許始全部完成。
數名身穿警察制服或便服人士涉嫌聚賭,治安警經過近一年調查後,有關紀律程序完成,治安警察局長作出批示,對各違反紀律警員罰款處分。 保安司司長在保安司司長辦公室「警鐘長鳴」欄中匯報調查進展稱,治安警察局於2017年6月13日收到傳媒轉寄一張影像不太清晰及沒有標明日期時間相片,相片中可看到數名身穿警察制服或便服之人士正在玩撲克牌,並有紙幣在旁,懷疑有警員參與賭博。 治安警察局於2017年6月14日就事件開立紀律程序進行調查。有關紀律程序已調查完畢,治安警察局局長於2018 年5 月18 日作出批示,對各違反紀律警員科處罰款處分。
就在當局與中央政府不斷宣揚「粵港澳大灣區」前景的同時,也有不肖商人看準「商機」,狠削灣區投資人一把。珠海香洲區揚名廣場是當地的熱門購物商圈之一,過去兩年高調在本澳各大報章刊登廣告吸引投資,不少澳門市民就打開荷包為「灣區發展」買單,購買「揚名廣場」商鋪產權。沒想到近期卻爆出原來這些「出售的」商鋪,早已被「揚名集團」拿來向銀行作抵押,集團與銀行不但事先全無告知,還持續高調公開販售,銀行甚至「若無其事」地為購買者設定按揭貸款,整宗惡質的合同詐騙疑案一直到今年5月「揚名集團」爛尾走人才東窗事發。所有涉事鋪位總值超過人民幣兩億元,近500名投資人如今求助無門。
美國與中國相繼在本月6日中午12時起就特定進口產品相互課徵關稅,號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美方在第一波關稅清單中列入包括化學品、光學儀器、醫療器材、汽車零組件等818 項,涉及約340 億美元的產品,中方則在美方實施關稅後一分鐘,針對美國生產的大豆、雞肉、豬肉、牛肉、海產及休旅車等產品課徵同額關稅。中國希望藉由對「消費品」課稅,令特朗普產生「痛感」,阻止美方有計劃的貿易戰策略,但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從雙方的清單內容來看,美方的首波攻擊目標是牽涉範圍廣的「中間部件」,中方的反擊目標則是以農產品為主的「消費品」,警告意味濃厚。外界早有分析,貿易戰真正要達到的目的並非平衡貿易逆差,而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 」計劃,就未來的5G通訊技術提前開打卡位戰。 美國一直不滿中國科技業利用強制技術轉移、商業間諜等手段獲取關鍵核心技術,以至發展「中國製造2025 」。 從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一直到近期多宗知識產權案件爆發,足以顯示美國正在展開全面報復。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去年12月控告台灣聯華電子與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竊取美國DRAM 芯片設計與製造技術,台灣檢方發現一名原本任職美光台灣分公司的工程師,秘密竊取相關機密文件後轉職聯華電子,聯華電子再把相關技術資料轉交晉華公司。美光指控有國企背景的晉華是幕後主使,目的是要抄「知識捷徑」,晉華則反控美光是「國際寡佔者」,試圖阻撓中國企業進步。聯電與晉華今年在中國對美光提出反訴,就在關稅措施正式實施前夕,美光被判決禁止在華銷售部分產品。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達,是全球芯片產業鏈的關鍵樞紐,過去一年台灣發生的商業竊密案多達21宗,較2013年的八宗多出超過一倍,而當中超過九成的商業機密都被送去中國,假如美國認為這些案件不能得到公平的審判,那麼就必須採取其他措施阻止美國的利益受損,而貿易戰就是商業戰的放大版本。 從美方的關稅清單來看, 首階段受傷最嚴重的可能是韓國與日本的零部件生產商,他們生產的產品經過中國採購或是在中國生產,就會成為中國產品,被美國課徵關稅,若這些生產商不願意承受關稅的損失,或是這損失超出撤廠的成本,就可能引發科技業撤出中國的效應,令中國在相關產業鏈中脫節,這不但阻礙中國競爭新一代通訊技術的話語權,撤廠也將為中國帶來失業潮,連帶令周邊產業的成本上升,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 在高舉美國優先大旗的同時,特朗普正在倒逼中國真正走向開放。不但是挑戰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挑戰中國開放市場准入的決心。貿易戰不但可能改變中美貿易的本質,也可能徹底動搖亞洲的地緣政治,中美貿易戰將是一場決定未來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