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日晚間10時許,治安警交通廳警員在蓮花海濱大馬路附近設路障例行查車,只見一輛黑色私家車超速行駛,立即指示車輛停車受檢,沒想到司機竟直接「畀油」駕車揚長而去,只好立即駕車追截。事發約兩分鐘後,治安警發現涉事車輛在蓮花海濱圓形地撞到一輛白色七人車,停在咪錶位上,車上司機奪門而去,疾步向蓮花橋底方向逃跑。 警方最終在橋底一處草坪上將司機截獲。經血液測試,其體內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達1.07克,司機只得認罪。 他供稱姓孫,是某公司副總裁,當晚與家人晚餐時曾飲酒,聲稱衝路障是因為「未見到警員攔查」,棄車狂奔則是因為「突然感到不適」,所以停車後到草坪嘔吐。警方發現孫某共有三次超速駕駛紀錄,現時案件已移交檢查院偵辦。
環球傳媒集團(澳門)假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平台:全球網絡」研討會,邀請政府及傳媒機構代表共同探討葡語國家和地區全球網絡的未來,並宣布集團全新的中葡英三語新聞網站「平台」www.plataformamedia.com 正式啟用。 「平台」是與十多間來自澳門及葡語國家地區的傳媒機構合作,提供有關地區的新聞資訊。 研討會前天(2 日)晚上舉行,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協調部副部長卞濤,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新聞局局長陳致平,莫桑比克駐澳總領事Rafael Custódio Marques及中葡文周報《澳門平台》總編輯馬天龍等人出席。在環球傳媒集團澳門主席古步毅主持下,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吳愛華、澳門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和澳廣視葡文頻道新聞及節目部總監彭祖匡,共同探討葡語國家和地區全球網絡的未來。 應邀出席的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圓圖)表示,要做好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平台,有賴傳媒擔當起訊息溝通角色,讓雙方了解彼此狀況;而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打破了地域界限,讓訊息更容易傳遞出去。他又稱,新聞局十年前已有資助類似的中英葡語新聞資訊平台,他認為政府的角色是可以從中協調,助媒體取得更多資訊;至於媒體自身的運作方式還是要由媒體自行決定,要用甚麼內容形式去吸引讀者、傳播訊息,如何找到媒體使用者的需求,這些都值得思考。
馬場大馬路百利新邨(第二座)一間食店,昨晚約10時發生石油氣爆炸事件,初步消息至少一死六傷,多架消防車、救護車接報到達現場救援,現場抬出多名傷者,送往醫院急救。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3)日最後一次細則性討論《聘用殘疾人士的稅務優惠》法案並簽署意見書,屆時將呈交大會審議。法案建議僱主每聘請一名殘疾人士,最高可獲5,000 元的稅務減免。三常會主席黃顯輝表示,委員會一致認同支持法案的立法因由及取向。 黃顯輝稱,對於法案最初文本建議扣減稅款金額由行政長官批示訂定,不論在立法會進行一般性審議,或小組會討論,議員亦提醒政府須根據《基本法》及《立法法》 規定,改由法律形式制定,有關建議已納入意見書中。 對於有委員建議政府考慮按殘疾人士的殘疾程度和薪酬高低,分級制定稅務優惠,避免僱主只挑選聘用殘疾程度較輕微、或薪酬較低的殘疾人士工作。黃顯輝引述政府解釋,認為殘疾僱員的殘疾程度不一定與受僱的難易程度成正比,最重要是做好工作配對。 至於本身為自僱的殘疾人士可否享有法案的稅務優惠,黃顯輝引述政府指,法案的取態是鼓勵僱主聘用殘疾人士,必須具備僱主和僱員關係,因此有關人士不能透過法案享有相關稅務優惠,委員會對此亦無進一步意見。
半年前因其涉及刑事案被控及被立法會全體議員表決通過中止議員職務的蘇嘉豪(右圖),在被停職200多日後,昨(3)日恢復職務。 蘇嘉豪一早在立法會等候, 在10時15分,立法會告知已收到法院有關案件的確定性判決,宣告其復職,蘇嘉豪隨即在10時30分出席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會議,審議《聘用殘疾人士的稅務優惠》法案,並簽署意見書;他表示,很高興能夠趕及參與,並稱復職後的首要工作是關注火葬場問題。蘇嘉豪稱,原本預計前天(2日)可復職,但因有關文件送達時間長了點;不過亦「唔差等多一、兩日。被問到復職後首要工作,他稱,已向政府提交有關興建火葬場問題的書面質詢,亦會聯同議員高天賜提出辯論動議。他又表示,日後會繼續向公眾透露立法會小組會閉 門會議內容,他認為討論內容並非秘密,「冇內容係唔可以畀公眾知道」,因此會努力讓社會預先知道討論情況,避免等到事態已發展至重大爭議的地步。
由澳門海關(水警)退休人員協會組織的「泰國海關拜訪交流團」一行40人早前拜訪泰國海關,向當地海關及媒體推廣澳門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及高度自治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世遺城市發展,藉機宣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機遇。 「拜訪交流團」統籌曾祥星表示,此行圓滿成功,既增進澳門退休海關人員與泰國現役及退休海關人員友誼,拜訪泰國海關期間,獲總監彼納諫及芭提雅海關指揮官亞彼差親切接待,雙方在芭提雅海關總部交流兩地海關過往工作經驗,並參觀芭提雅海關內部了解工作狀況。期間曾祥星向當地海關介紹澳門海關(水警)退休人員協會,創會五年來堅持每年與海外各地海關交流,了解彼此工作形式及建立友誼平台,泰國是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選擇泰國作為該會交流地點之一,意義深遠。 (澳門海關(水警)退休人員協會圖片)
澳門工商聯會主辦的「2018 青創闖天下」系列活動之青創宣傳路演活動,上周六(30日)在氹仔花城公園舉行,邀請澳門工商聯會嘉賓及成功創業青年分享營商歷程及心得。 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吳華威致辭時表示,青年人創業一定會面臨失敗,希望將以往失敗經驗傳達給青年人,助他們正確面對失敗,成功克服困難。他稱,期望青年人思考清楚後再著手創業,我們將會鏈接各界力量,提前讓青年人了解到「創業是甚麼」,為他們保駕護航。 吳華威又稱,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及影響下,澳門充滿機遇及挑戰,本澳青年人應該提前裝備好自己,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在路演活動中,成功創業青年人雷傑聰向大家分享了他是如何從穩定工作走到創業,他強調,無論創業經營甚麼行業,品牌特色是店鋪經營特點,亦是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
為響應特區政府幫扶貴州省扶貧攻堅工作,澳門佛教總會調研組上周五(29日)上午在三都水族自治縣向中和鎮舉行幫扶捐贈儀式,包括向元幹村定城學校捐助70,000元,向該村捐款13 萬元修建路燈,另捐贈水根村十萬元加設路燈項目,專款專用。 由澳門佛總常務副會長關偉霖、理事長寬靜法師率領的幫扶一行,在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完成了上述儀式,合共捐贈30萬元善款。縣委常委、副縣長吳娟,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民宗局局長楊先霞,中和鎮長周鳳乾等見證。 關偉霖表示,這次向中和鎮元幹村定城學校捐資助學外,還向該村及水根村資助修建路燈項目,更好完善兩村落照明系統,方便村民安全進出,以表澳門佛總同人心意,積極履行幫扶貴州省扶貧目標,並衷心祝願貴州省同胞早日脫貧,語勉學子努力學習,戒驕戒躁,將來更好報效國家,為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 澳門佛教協會圖片)
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昨(3)日出席活動時表示,他本人將於8月31日起退休,並感謝澳門給予他一個實現個人價值的平台,未來會繼續在葡語研究領域發展。
繼交通事務局擬大幅度增加違例泊車罰款因市民反對而擱置後,政府擬在氹仔沙崗墳場興建火葬場亦因市民反對而擱置。市民反對主要都是因資訊透明度不足,事前未作任何公眾諮詢,突然推出,引起社會反彈。多位議員日前在立法會大會上發言,批抨政府施政缺乏透明度,近期推出多項民生政策,因引起社會爭議而擱置,其原因不乏理據不清、資訊公布含糊、缺乏透明度,敦促政府吸取教訓,陽光施政。 興建火葬場澳門確有需求,大約三年前,有市民及殯儀業界投訴運送先人遺體到珠海火葬,手續煩瑣,過程亦令人尷尬,認為澳門有需要興建火葬場。政府在2016 年已表示要興建火葬場,但選址一直秘而不宣,稱要待有關部門確定用地屬性沒 有問題方公布,上月5日在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閉門會議上,政府透露火葬場初步選定在離島,正向工務部門申請用地和規劃條件草圖。 上月中,工務局在新一批公示規劃條件圖草案中,出現一份用途為「墳場及配套設施」草案,項目位於氹仔沙崗市政墳場新骨殖骨灰樓側。工務局被追問方證實規劃條件草圖屬民署申請擬設立火葬場,規劃條件圖公示徵求意見上月22日結束,火葬場選址沙崗市政墳場確定後,市民群起反對,指摘政府事前未作任何公眾諮詢,資訊透明度低。 火葬場涉及公共衛生問題, 應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澳門人口密度高,加上每年有逾3,000 萬旅客,人口流動密集,澳門是旅遊城市,經濟相當依賴旅遊業,一旦公共衛生出現狀況,勢必衝擊澳門旅遊業,嚴重影響經濟,政府有必要採取措施預防傳染病散播。火葬場是每個地區或城市必要的其中一個公共安全防護體系,災難性疫情不可預計,火葬場是防疫其中一個手段。 十年前,本澳只有869宗運往內地火化,去年上升至1590宗,火化佔死亡數字 75%,面對人口增長和老齡社會,社會對火葬需求會持續增長;內地去年實施《出入境屍體骸骨衛生檢疫管理辦法》 規定,傳染病死者遺體禁止出入境,同時必須就近火化,避免遠距離運送存在傳染風險。在公共衛生層面,澳門有需要興建一座火葬場,社會宜理性討論,政府應以高透明度,在選址、規模、設備等,開誠布公,公布所有資料,資訊愈透明,讓公眾討論,從詳計議,愈易達至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