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食品安全,政府訂定重金屬污染物在多種食品中的最高限量。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昨(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重金屬污染物是其中一類食品污染物,是指污染食品的重金屬元素或其化合物,雖然進食受重金屬污染的食品而引致急性中毒機會不大,但長期攝取過量的重金屬污染物可能對健康構成風險,為此,特區政府制訂《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物最高限量》行政法規草案,草案建議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根據第5/2013號法律《食品安全法》第七條規定,食品的生產經營須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且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由補充性行政法規訂定。食品污染物是在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貯存、運輸、銷售直至食用等過程中產生的或由環境污染帶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學性危害物質。 梁慶庭稱,在制定相關標準過程中,特區政府綜合考量國際及本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了主要的來源地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鄰近地區的標準,並根據本澳市場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物的監測結果,從而根據食品種類訂定重金屬污染物的最高限量。 草案核准且屬其附件的《食品中重金屬污染物最高限量列表》,訂定了砷、鎘、鉛、汞和錫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多種食品中的最高限量。
文化局主辦、教育暨青年局支持的「Fun享文遺」文化遺產講座持續走訪校園及社區,獲多間學校及社團機構踴躍迴響,迄今超過2,000人報名參與,日前「Fun享文遺」走進路環少年飛鷹培訓基地,向逾300 位飛鷹計劃訓練學員分享文遺知識。 文化局分別於上月28日、本月11日及25日舉辦三場「Fun享文遺」文化遺產講座,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向少年飛鷹學員介紹本澳文化遺產的組成與價值、保育的重要性,以及《文化遺產保護法》等相關資訊。講座期間,學員積極回應提問,並分享對保護文化遺產的多角度思考,活動進一步深化青少年對本澳文化遺產的了解,成果理想。 此外,新學年即將開始,「Fun享文遺」將持續走訪校園,與學生分享文化遺產的知識,歡迎各院校積極報名參加,詳情可瀏覽「Fun享文遺」網www.icm.gov.mo/lecture/cn/funCH。
《特區政府公報》昨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當本澳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或發出第三級別/橙色風暴潮警告(指氣象局預測水位將高於內港路面1米至1.5米)或以上風暴潮警告時,16個公共停車場在隨後一小時關閉。 關閉的公共停車場包括:快達樓停車場;栢樂停車場;馬六甲街停車場;宋玉生廣場停車場;亞馬喇前地停車場;藝園停車場;青怡大廈停車場;祐漢公園停車場;氹仔中央公園停車場;永寧街停車場;麗都停車場;氹仔客運碼頭停車場;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西停車場;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東停車場;青洲坊大廈停車場;澳門科學館停車場。 政府本月14日懸掛八號風球後首次關閉部分低窪區公共停車場,有關措施引起駕駛者不滿,認為當局未有考慮當時的降雨量會否對停車場造成水浸,便「一刀切」關閉停車場。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事後表示,相信是因市民未習慣,強調下一次懸掛八號風球時仍會關閉相關公共停車場,以便政府汲取更多經驗。
去年仁伯爵綜合醫院(又稱山頂醫院)精神科求診人次逾35,000人次,其中新症增加1,350宗。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醫生鄧光銳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較以往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個案較多的情況,近年抑鬱症個案數呈上升趨勢。2015年全球有逾三億抑鬱症患者,每年超過80萬人因此自殺死亡,預計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健康殺手」。他認為社會應正視並多加宣傳及教育,爭取早日發現、早日治療。
《2017 年度醫療補貼計劃》紙本醫療券使用期,將於本周五(31日)屆滿,居民可於全澳44個點的自助服務機印取2017年度醫療券,衛生局提醒市民,已印取的醫療券須於31日或之前到已加入計劃的單位內使用,逾期作廢。 《2018 年度醫療補貼計劃》已於5 月1 日啓動, 並以電子醫療券方式發放,只須持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到加入計劃的醫療人員處求診,便可透過醫療券系統使用電子醫療券繳付診金。截至今年7 月31 日,已逾60,000名居民曾使用電子醫療券,金額逾澳門幣3,100 萬元,與2017 年度計劃相若,使用情況理想。 市民如有疑問,可致電2822 5050查詢。此外,位於中華廣場二樓及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的兩個輔助中心亦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有關輔助服務。(互聯網圖片)
政府計劃在路環聯生海濱路附近西堤馬路及蓮花海濱大馬路興建兩個臨時危險品儲存倉,不但受到市民反對,路氹居民反對更烈,舉行居民大會反對,特區政府決定將兩個臨時危險品儲存倉建設規劃交由工務部門進行環境評估。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並致力解決本澳危險品安全問題,近日亦就妥善存放和管理危險品事宜不斷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促進居民對政府相關領域施政的了解,從而不斷提高當局完善危險品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對於有市民反映位於路環西堤馬路用於興建臨時危險品儲存倉的土地鄰近學校,周邊地底亦藏有輸氣管道,憂慮該倉庫建造工程構成安全隱患;而早前舉行的公眾論壇中也有化學工程師認為,相關建設工程在實施前宜先進行環境評估以保安全,特區政府經考慮有關意見以及保安司司長的建議,決定將聯生海濱路附近(西堤馬路)及蓮花海濱大馬路兩個臨時危險品儲存倉建設規劃交由工務部門進行環境評估,以確保將來興建的臨時危險品儲存倉,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由澳門現代芭蕾舞藝術學會主辦,中央芭蕾舞團、澳門大學及澳門現代芭蕾舞團協辦的首屆「澳門國際創意舞蹈藝術節」(下稱「藝術節」),將於今年10月2至6日於澳門大學內舉行。
政府強制性地在8號風球期間關閉全澳15個低窪地區公共停車場的做法,引來居民強烈反彈,認為政府「一朝被蛇咬」,推出的措施是恐慌多於預防,又不管雨量是否足以造成地庫停車場水浸,總之「有殺錯冇放過」,但措施又不對私人地庫停車場及六大博企實施,同時亦不管停泊在15個公共停車場約2,000多輛汽車的出入不便及重新尋找車位的困難,做法混亂且「離地」,同時,政府沒有針對性改善地下停車場排洪能力,更是本末倒置。 不過,昨日出席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的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對於現場觀眾的質詢,認為關閉部分公共停場是「預防勝於治療」,否認做法是「狼來了」。
內地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在河南鄭州一名空姐搭乘其旗下順風車時遭司機殺害僅三個多月,8月24日,浙江溫州樂清一名20歲女子乘坐順風車途中再次遇害。令輿論譁然的是,案發前一天,疑犯還因對另一名乘客圖謀不軌被投訴,但滴滴未予處理。同時,受害人親友在接到受害人求救資訊後曾第一時間聯繫滴滴客服,卻遭一再拖延。另外,滴滴還將偷偷重開順風車部分社交化功能。對於事件,滴滴可以說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5年滴滴順風車正式上線,在宣傳時,滴滴多次強調社交功能。之後,滴滴官方曾多次對大眾有系統性地進行引導,除七夕節推出的明顯暗示豔遇的「我們約會吧」活動,還鼓勵車主對乘客的長相、氣質進行評價。當年11月,滴滴順風車總經理黃潔莉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這是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這個方向打」。 在上一宗空姐遇害案發生後,順風車的社交功能遭到輿論討伐,滴滴雖對此進行整改,但仍然留下「後遺症」。本次案件發生後,多個地方的疑似滴滴司機群組聊天紀錄曝光,司機在群內評價女性乘客相貌、穿著,內容不堪入目。例如,湖北武漢滴滴司機在聊天群組提到該案時,說「那女的最後爽了一次」,還有一名司機則直呼「好想強姦她」。 滴滴順風車與出租車、網約車等出行服務不同,前者屬於經營性服務,而後者則強調「予人方便」,是基於用戶自願的共享行為。目前內地的網約車服務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所監管。而順風車這類合乘服務,則是按各地政府有關規定執行,但鮮有地方政府為順風車制定完整的一套管理辦法。面對比網約車、出租車更低的進入門檻,在弱化的安全監管環境下,順風車將更容易成為性衝動的潛在犯罪群體聚集地。 事件發生後,有人主張讓滴滴順風車徹底退出市場。而滴滴方面亦承諾,自今(27)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有業內人士稱,本案距上一次空姐遇害案,相隔時間太短,影響太大,滴滴順風車不排除永久下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