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對議員黃顯輝、高開賢提出的「政治性質決議案」議論紛紛,但對於決議案的意義始終存在疑問。大律師趙崇明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該決議案不是法案,即不具任何約束力,純屬政治行為,亦不受法院審查。簡而言之,決議案只是立法會內部召開一場會議,要求每位議員對於上月表決「中止蘇嘉豪議員職務的議決」作出政治表態,確認議決的政治性質,原則上不阻礙法院定性立法會中止蘇嘉豪職務是否屬政治事件。但若中級法院將該中止職務之議決,定性為政治行為,則蘇嘉豪上訴案件就不在法院的受理範圍內。 議員蘇嘉豪上周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認為「有關中止職務之程序存在瑕疵」,他的「聽證權」未被充分保障,針對的是「程序」;議員黃顯輝、高開賢提出的決議案,則針對「立法會全體會議議決」的性質,趙大律師表示,理論上兩者沒有關聯。
《新租務法》將於下月18日正式生效,澳門地產專業發展商會昨(16)日就《新租務法》舉行講解會,邀請大律師艾林芝、法律專家劉尹琦解答業界問題。澳門地產專業發展商會會長蘇巧珍,建議政府再次修法,增設「租務法庭」,讓業主可向法庭申請收回樓宇,保障業主利益。
文化局前副局長陳澤成(圓圖)涉嫌濫權洩密在初級法院刑事法庭被判無罪,檢察院不服,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獲勝訴,中院指原審法庭在審查證據出現明顯錯誤,發回原審法院,由沒有介入的法官組成新的合議庭對整個訴訟標的進行重新審理。 陳澤成被控在2008年擔任文化局副局長期間,濫用職權及違反保密義務,在文化局中央圖書館日常維修服務的第二次詢價招標中,向胞弟透露他任職的工程公司在首次投標時提出的標價過高,結果他胞弟任職的公司,在第二次招標時下調標價後中標,其後更次取得同一服務。 中級法院認為,陳澤成是否提出迴避;他向胞弟透露上次標價過高,且將當時試行階段的費用告知胞弟等屬事實的事宜,原審法院在審查證據時明顯出現錯誤。 中級法院認為檢察院上訴成立,把案件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特區政府將於後天(19日)下午4時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2017年度勳章、獎章和獎狀頒授儀式」,以表揚在個人成就、社會貢獻或服務澳門特別行政區方面有傑出表現人士或實體,共有42名個人、社會團體、政府部門、組織、公司等獲嘉許。前澳門海關關長徐禮恆獲金蓮花榮譽勳章;註 冊核數師、澳門國際創價學會理事長李萊德及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獲得銀蓮花榮譽勳章。
巴士每天運載58萬人次出行,因此,營運安全非常重要。俾利喇街涉及巴士的嚴重交通事故發生後,再次喚起社會對巴士安全問題 關注,交通事務局在事故發生後與三巴檢討巴士車長整體培訓和監管要求過程中,掀出兼職巴士車長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駕駛熟練程度或休息不足,以及僱聘兼職車長未有確切標準等情況,基於安全考慮,暫停兼職車長駕駛營運巴士。一石激起千重浪,掀出連串問題,當局應藉此機會,重新檢視兼職巴士車長制度,加強監管,理順巴士安全問題。 雖然有關方面都未有提供數據顯示巴士公司兼職車長制度實行已多久,但相信己非新鮮事,應是存在已久,卻一直未有關注問題,直至嚴重事故發生後始喚起各有關方面的警惕。巴士是本澳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每日運載大量乘客,巴士體積龐大,加上澳門車多路窄,路上行人如織,車長駕駛營運巴士,必須聚精會神,稍為「瞌眼瞓」,都可能引發意外,聘用兼職車長駕駛營運巴士是否適宜,值得商榷。從事兼職工作,大部分都會有一份正職,每日長時間上班工作,加上舟車勞頓,下班後再從事駕駛營運巴士工作,令人質疑有足夠精神應付本澳複雜多變的路況,若非經常行駛,有可能存在駕駛熟練程度不足,對路況反應延緩情況,對巴士安全存在一定風險。 交通事務局明言不希望巴士車長在外工作完一日再提供巴士駕駛服務,卻表示不會限制巴士司機在外有正職,對「兼職車長」提出兩點要求,一是每星期開巴士最少四日或以上,二是開工前要有足夠休息,「不能少於勞工法例要求的休息時間」。然而,怎樣確保一名兼職車長上班前,有足夠休息時間,實際上是難以查證。另一方面,巴士公司亦承認,在人力資源短缺情況下,招聘車長沒有具體標準,只要通過考試、測試,往往都允許其工作。 經過這一次嚴重巴士事故,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有需要重新檢視兼職巴士車長制度,暫停兼職巴士車長工作,並非解決問題最佳方法,治標不治本,對所有兼職巴士車長亦不公平,不應一竹竿打死一船人,從加強監管著手,尤其在聘用方面,需經過嚴格考核及測試,合格才可聘用,訂立指引,規定所有兼職巴士車長上崗前,「不能少於勞工法例要求的休息時間」,加強執法,規範僱傭雙方必須遵守,確保巴士安全。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昨(16)日舉行全體大會,社會保障基金代表、社協勞資雙方代表介紹「調升社保出生津貼」方案,建議出生津貼由1,957元大幅調升至5,000元。社保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容光耀表示,勞資雙方一致贊成,短期內會呈交上級,並透過行政長官批示落實。 今次建議出生津貼大幅調升至5,000元。容光耀稱,社保基金為配合特區2018年度施政方針中提到的「優生多育政策」,在政府可以負擔情況下,對政策加大力度,同時也顯示特區政府的重視和推動。他稱,過去領取社保出生津貼每年不足7,000人,希望在政策推行下讓更多人受惠。 出生津貼金額調升建議爭取於今年4月1日生效,且追溯至今年1月1日,即是2018年1月1日或之後出生的嬰兒,父母只要符合申領要件,均可按調升後的金額獲發出生津貼。容光耀稱,預計受惠人數約7,000人,預算金額 3,500萬元,只佔總社保福利金支出43.5億的0.8%。
澳門東莞石排同鄉會本周日(14日)假萬豪軒酒家,舉行成立暨理監事就職典禮。會長劉丁發致辭表示,未來在推動會務發展的同時,將盡心服務旅澳石排鄉親,為家鄉石排的發展及澳門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劉丁發稱,澳門東莞石排同鄉會是以擁護《基本法》、支持「一國兩制」,互愛互助、敦睦鄉誼,為家鄉建設及各項事業發展作貢獻為宗旨,肩負推動澳門和石排交流合作及支持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重任。展望未來,全體領導班子定必同心同德、團結奮進,全力推動會務發展、壯大同鄉會力量,盡心盡力為旅澳石排鄉親服務,進一步貫徹愛國愛澳愛鄉精神,為家鄉石排的發展及澳門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理監事宣誓儀式由東莞市政協副主席鄧流文監誓,東莞石排鎮委書記劉學聰頒發聘書。出席典禮嘉賓包括: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余向軍,立法議員、中總理事長高開賢,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童軍總會理事長梁少培,工聯總會會長陳錦鳴等。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上午10時舉行會議,審議政府提交的修訂《社會房屋法律制度》法律草案,草案建議多項修訂及放寬。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一常會主席何潤生會後向傳媒表示,草案建議放寬申請資格,除經屋取得人或四厘利息補貼取得者外,其家團成員亦可申請社屋。經屋取得人外,其家團成員可在經屋交付使用起十年後,脫離家團申請社屋。
立法會昨(16)日下午召開大會,有議員在議程前發言時關注澳門公屋政策,認為澳門樓價近年長升不跌,公屋政策對市民及樓市有影響的作用,建議政府除公共房屋政策外亦要同步執行控制私人樓市炒賣的風氣。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在會上表示,當局正研究修改《經濟房屋法》,禁止經屋流入私人樓宇市場,認為此項修訂對私人樓宇市場以及社屋政策有補充性的作用,同時亦對私人樓宇市場有著一定的影響,認為政府在修訂《經屋法》時必須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訂清本澳房屋政策及未來發展方向,優先解決經屋的供應問題,簡化經屋申請程序,完善分配制度,糾正現行政制度中不合理或漏洞之處。 何潤生又指出,政府去年公布的《公屋需求研究報告》被社會各界認為低估本澳現實房屋需求,更與居民的實際房屋需求嚴重脫節。 何認為澳門居民現時面對著「私樓買唔起公屋等唔到」的困境,經屋供應量又是長期「僧多粥少」,不少居民有申請上樓資格但始終無法「圓上樓夢」,促請政府著力快落實公屋項目計劃,同時亦要保障公屋建設質量。
近期交通意外頻發,有多名議員在昨日的立法會大會上關注交通安全問題。有議員認為,隨超長型18米巴士在澳門投入服務,若有關巴士司機培訓不到位,此類巴士會成為交通道路的「流動炸彈」。 議員麥瑞權表示,希望政府吸取交通事故的沉重教訓,落實重型車司機持證上崗制度,駕駛者應接受專項重型車的培訓,通過考核才可上崗。他又舉例指,現時有18米長的巴士投入服務,若司機培訓不到位就投入使用,18米長巴士恐成為交通道路的「流動炸彈」。 議員鄭安庭認為,政府須進一步檢討巴士公司管理制度,尤其提升巴士司機質素,確保司機有足夠休息,避免巴士交通意外發生。 議員施家倫批評本澳部分官員思維僵化,令整個交通設施的維護及優化遠遠落後鄰近地區,建議運用智慧型交通技術構建起智能交通系統,把車流量及交流意外等情況建立數據庫,從而優化本澳各路段的路面設計。 議員宋碧琪亦建議短中期優化完善步行系統、斑馬線和紅綠燈等路面設施,做好與軌道交通、行人天橋接駁等,創造舒適交通環境。 有議員建議引入「自動刹車系統」議員胡祖杰建議參考台灣經驗,考慮引入「自動刹車系統」,減低交通意外的發生。同時縮短巴士無效率行駛里程,在發車點臨近周邊停車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班次調動繁忙的路線,短期允許巴士在收班後停放,減少空駛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