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最危險

根據數據顯示, 警方去年全年共檢控車輛人行橫道沒有讓先多達1,677宗,相等於平均每日4.6宗。而然,在本澳人多車多的環境中,被檢控個案佔實際數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雖然警方大力打擊,但新一年才剛剛過了兩個星期,本澳已經先後發生兩宗涉及斑馬線的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一重傷。兩宗事故中的受害人在事發時,都是依法使用斑馬線橫過馬路,卻因此遭到不測,不禁令人質疑,斑馬線已變得不安全。 有街坊反映,上述兩宗嚴重車禍發生的路段向來都是人多車多,在居民上下班及學生返學放學的時段,更是上演一幕又一幕「人車爭路」的驚險戲碼。在法理上,駕駛者駛至斑馬線前必需先讓行人橫過;但在路面實際環境中,單單一條雅廉訪大馬路已有十多條斑馬線,駕車駛至每條斑馬線前就要「停一停」,無疑是寸步難行,亦會造成交通擠塞。 以發生致命巴士交通意外的俾利喇街為例,有坊會指出,出事斑馬線路段經常出現人車爭路,且幾方來車匯成一線,不管是繁忙時段還是平日,要不慢車就是塞車。倘有關斑馬線撤銷後,兩段俾利喇街將更暢順。 其實,在本澳車多人多路窄的環境下,無論是駕駛者或行人都想「快手快腳」到達目的地。很多時,前車駛至斑馬線前停車讓路,就會引來後面的車輛響號催趕,結果在設有十多條斑馬線的繁忙路段,很多駕駛者會選擇「狠心地」踩油衝過斑馬。 先不論到底相關部門在考量設置斑馬線時是否有進步的空間,但如果少了斑馬線,行人又是否願意走多一條街,在下一個街口才過馬路? 說到底,要取消斑馬線或把過多的斑馬線改為其他行人過路設施都並非一時三刻可以做到的事,只有司機和行人都能提高安全意識、在斑馬線上互相禮讓和遵守交通規則,營造安全、禮讓的交通環境,避免受到檢控,亦能減少「血的教訓」再次發生。

18/01/2018
24434

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監察團隊

在「2017年度勳章、獎章和獎狀頒授儀式」中,「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監察團隊」獲特區政府頒授「勞績獎章」。 「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監察團隊」為一支致力保障本澳食品安全的專業團隊,過往一直積極與業界進行交流和培訓,監督業界的食物安全管理,對獲頒「勞績獎章」,感謝政府及社會認同和肯定,有此成績全賴團隊一直為澳門食品安全付出的努力,團結積極、盡職盡責、不辭勞苦,配合打造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盡力提高食安防控能力,優化各項食安工作,保障大衆食用安全。未來將繼續恪守專業精神,堅守使命。 民署食品安全中心部長張桂達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獲授「勞績獎章」,要感謝整個團隊及其家人,因為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沒 有既定時間,團隊需要隨時候命工作,會犧牲個人享受天倫的時間。 他亦稱,工作中尤其深刻的是,在中心剛成立初期巡查業界時,相關工作人員的食安常識都較薄弱,衞生環境亦較差;但經過團隊歷年來的努力工作,深入社區宣傳,喜見業界的食安及衞生水平逐步得以改善,成績令團隊相當鼓舞。 食安中心巡查人員陳景振稱,在過往工作中最難忘就是去年8.23「天鴿」風災後,食安團隊需要協助商戶處理大量不適宜食用物品,當中也有小數商戶表現鼓躁或不配合,但巡查人員都儘量保持克制,盡最大努力去完成工作。展望未來,食品安全中心有系列工作,配合「澳門美食年」的啟動,從而協助業界繼續提升食安水平,保障公眾食用安全。

18/01/2018
37564

高黃決議案今日續議

黃顯輝重申無法律約束力

議員蘇嘉豪早前就立法會中止其職務之程序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議員高開賢、黃顯輝隨後提出《立法會全體會議議決的政治性質》決議案,連日來引發外界對於高黃兩人「以立法會權力解釋法律」、「干預司法獨立」的質疑。立法會昨日召開全體會議,原定就該決議案進行審議,但因其他議案眾多,昨日未能完成,留待今日續議。數日內多次做出解釋的黃顯輝,昨日在立法會再度重申,有關決議案並非法案,並無法律約束力,決議案的作用只是「說明」及「澄清」,並非「解釋法律」。 自高開賢、黃顯輝上周提出決議案以來,多位法律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均反對,認為是意圖干預司法。對於外界的質疑,黃顯輝早前澄清,之所以提出決議案,是因為有人(蘇嘉豪)向法院提出司法上訴,立法會作為當事人,經已受到影響,按照程序需要作出回應。他強調只是希望立法會作出政治上的解釋,無任何意圖影響司法。 他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再度回應有關問題,強調決議案的作用並非「解釋」法律條例,只是「說明」及「澄清」,而決議案也非法案,即使通過也沒有法律約束力。 32名議員躺著也中槍對於有關爭議,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昨日表示,蘇嘉豪上訴中級法院的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應該就此案件或牽連的任何事發表意見,否則「又話我干預司法」。 他重申,任何議員的提案只要符合議事規則,都需要呈上大會討論,非立法會主席所能阻止的事,也不應該阻止。 對於多位法律界人士批評提案干預司法,賀一誠直言:「我一直都好尊重司法」,又明言,即使決議案有損立法會形象也「冇辦法」,「人在江湖一定要承受呢啲壓力」。 他又希望傳媒不要追問其他32位議員,他認為無論當時投支持票或反對票,所有議員都已經是「被告」,不應發表意見。 他也承諾待法律程序完結,「專訪都行」。

17/01/2018
2424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