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偷渡及走私集團利用本澳周邊水域不斷發展且環境多變的形勢,澳門海關為了有效打擊偷渡及走私活動,除將組建機動性強的「海上特勤小隊」外,還透過各類新設備如「紅外熱成像視頻儀」,強化執法效率外,更與鄰近城市如珠海及香港,加強協作關係,組成「三連環」的強大陣線,共同對付偷渡活動及進行海上拯救工作。 澳門海關與澳門保安部隊繼去年11月合辦「海域警務合作研討會」,邀請內地及香港專家學者分享實務案例後,澳門海關上周二再度邀請香港水警來訪,共同就海上執法、管治、合作等議題,繼續探討及交換意見。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頁《警鐘長嗚》欄目昨日公布,一名海關男性文職人員於去年9月涉嫌以手機在一所大專院校的男更衣室偷拍。經調查發現,被告手機內藏有其他不雅照片及短片,並涉嫌多次在同一地點犯案。海關完成紀律程序調查,保安司司長於本月6日批示對其處以撤職處分。海關再次提醒轄下人員,必須注意個人操守及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案發於去年9月7日,一名28歲在海關擔任文職的余姓男子,在新口岸一大專院校男更衣室內長椅坐著一段時間,他衣著光鮮,期間並沒有更衣或洗澡,而是持手機拍攝他人整個沖涼過程。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查看該男子手機時發現大量男性沖涼時的照片和視頻,分別為去年7 月8日,9 月5、6、7 日,約有400 多個他人沖涼相片和視頻檔案,當中有八名受害人的容貌被攝進鏡頭,部分是這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治安警其後再到該男子家中搜查,發現電腦內還有大量相關照片和視頻。 另外,澳門海關沿岸巡邏處一名關員於去年11月1日下班交還佩槍時,涉嫌不遵照指引操作,引致槍械走火,事件中無人受傷。根據副關長於本年3月23日之批示,分別對兩名涉事人員科處停職處分,一名涉事人員科處罰款處分。 海關表示,將進一步檢討內部管理和監督機制,要求全體關員必須嚴格遵守槍械的保管及使用規定,杜絕同類事件再發生。
本月第三度揭發家長體罰子女事件,一名離婚男莊荷因不滿就讀小學的八歲兒子在學校與同學打架,上星期三(18日)晚上在住所內,以竹枝及膠條自製「籐條」體罰兒子,傷及男童手及小腿,男童哭喊及求救聲驚動鄰居報警。治安警到場後,將受傷男童送院治理,醫生檢查證實有關傷勢是暴力所造成。司警接手調查後,以普通傷人罪拘捕涉案躁父,移送檢察院處理,事件已通報教青局及社工局進行跟進。
旅遊局前赴韓國舉辦為期七日的年度大型旅遊推廣活動,昨天(23日)正式揭幕,設於首爾的「澳門街」成為本年度精彩亮點,透過展示澳門歷史文化遺產、美食及盛事,吸引更多韓國市民前來澳門旅遊。旅遊局此行並於首爾及釜山舉行「澳門.韓國旅遊業界洽談會」,加深兩地業界聯繫交流,進一步拓展韓國旅客市場。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聯同韓國旅行業協會會長梁武承、旅遊局駐韓國代表柳致榮以及澳門航空駐首爾辦事處總經理金熙哲等嘉賓,主持「澳門街」開幕儀式,兩地業界代表及當地傳媒出席。 韓國是澳門最大的國際客源市場,來澳韓國旅客人數近年持續攀升, 2014 年成為首個超越50 萬旅客數字的國際市場。在過去數年,韓國旅客數字均達雙位數增長,2016年增長19.5% 至66.2 萬人次,去年增至87.4 萬人次,同比升幅達32%。踏入2018 年,韓國旅客入境人數首三個月升4.6%。
統計暨普查局昨(23)日公布資料顯示,上月入境旅客共273萬3,311人次,按年增加9.3%,按月則減少11.0%。留宿旅客145萬1,263人次,按年分別增加8.6%,不過夜旅客128萬2,048人次,按年增加10.1%。 中國內地旅客達181萬6,743人次, 按年上升9.8%,當中個人遊旅客上升15.5%至85萬6,200人次。內地旅客主要來自廣東省(743,112人次)、湖南省(84,557人次)及福建省(66,659人次)。韓國70,585人次, 錄得7.9%升幅、香港538,223人次, 上升9.3%, 台灣地區旅客90,129人次,錄得6.9%升幅。 今年首季入境旅客共854萬5,713人次, 按年增加8.6%; 留宿旅客433萬零438人次,增加10.2%,不過夜旅客421萬5,275人次,增加7.0%。旅客平均逗留1.2日,維持去年同期水平。 (資料圖片)
由全球區塊鏈投資與研究聯合會、廣東南粵集團主辦的全球區塊鏈世界巡迴高峰會議昨天在澳門舉行。廣東南粵集團董事周興挺致辭時表示,區塊鏈技術已被國家列入「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區塊鏈技術及應用,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能為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提供優質的平台和廣闊前景。 區塊鏈(BLOCK CHAIN)是公眾的電子記賬資料庫,有應用相關技術的內地講者初夏虎表示,區塊鏈技術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竄改」的特性,但在類似比特等貨幣的應用,可能會涉及法律問題,認為澳門可以先在公共事業方面應用區塊鏈技術記賬,能省卻許多成本。 據主辦單位介紹,本次峰會以「區塊鏈科技攜手實體經濟共贏未來」為主題,旨在打造全球最專業的區塊鏈綜合資源平台,針對全球數字資產新形勢,「雙創」背景下區塊鏈發展模式、區塊鏈商業應用以及區塊鏈如何服務實體經濟等內容展開討論。會議內容包含政策分析、專家講座、精華專案推介、分會討論、交流合作等,旨在打造全球最專業的區塊鏈綜合資源平臺。
為期三個半月南海伏季休漁期,將由下周二(5 月1 日)中午12 時開始,至8 月16 日中午12 時結束。每年休漁期前後,各個單位均會緊密合作,實施《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措施。海事及水務局今年亦一如既往按照應變計劃採取各項措施,維持內港一帶海上秩序,加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務求令錨泊在內港的漁船和漁民安度休漁期。
近日有公司冒用本澳知名博企及貴賓會名義, 召開ICO(首次代幣發行)大會推銷虛擬貨幣「IRTC 娛樂幣」,引發外界關注對虛擬貨幣ICO 活動可能隱藏的陷阱。ICO 是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一種資金籌集方式,雖然事件突顯不法分子的意圖,但以事論事,區塊鏈卻是影響未來金融領域的一大技術。 區塊鏈大家很容易會聯想到BitCoin(比特幣),不過,區塊鏈的意義遠高過這個數位貨幣,區塊鏈的應用範圍事實上很廣,在金融領域將帶來革命性意義,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央行或金融監管單位、投行如高盛等,都已發表報告來確認區塊鏈是將來金融科技(Fintech)的主要投資與發展項目。 應用在金融上,區塊鏈是一個能去中心化、分散式紀錄、公開透明共享的大型網路帳本,所有節點上發生的交易數據會壓縮成區塊,和全部的節點複製共享,形成一串鏈,由於所有節點都會複製交易數據,無法在單個節點偽造竄改數據或歷史紀錄,所有節點可以共同驗證帳本數據的正確性,可追蹤性高,具有很強的防偽防篡改功能。在訊息安全方面,透過複雜的公鑰(像銀行帳號)與私鑰(像交易認證簽名)非對稱加密,要有私鑰才能夠觀看交易數據,能夠保有高度的隱私安全。由於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交易數據是由所有節點驗證,而非傳統具公信力的中介機構認證,完成交易、稽核、監管的成本非常低且快速高效,也能夠大幅提升陌生交易雙方的信任度。 將區塊鏈放在銀行層面, 它主要三大使用好處是能節省交易時間、金錢及降低風險,對於參考資料、零售支付和消費者貸款最有利。而中小企業一直面對缺乏融資管道,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這些企業提高信用度和降低銀行的徵信困難度。至於金融市場機構, 區塊鏈的優點是低成本、透明和不可變特性能夠對結算和清算、支付、股票和債務發行、以及參考資料最有幫助,也是他們會投資的重點領域。 在目前區塊鏈發展趨勢下, 傳統金融中介機構將會需要改變自身在現行制度的角色,像是VISA 就已經開始和區塊鏈新創公司合作布局。事實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只在銀行方面,還包含物聯網、電力產業、保險業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一個社會要更大規模的運用區塊鏈技術,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中國、香港及新加坡政府都積極的想要將區塊鏈技術導入金融產業,與比特幣不同的是,區塊鏈的應用會深刻改變未來的商業模式,但是比特幣則依舊是波動性高的數位貨幣。
澳門理工學院昨日舉行「當代對話」翻譯及傳譯語言教育學術研討會。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在開幕禮上致辭稱,理工學院堅持推動語言教學,而會議主題亦將圍繞「對話」展開;又稱8月份將開辦語言碩士及博士課程,目前學院師資足夠。 李向玉稱,這次研討會的舉行有著深刻意義,研討會主題為「對話」,而「對話」內容包括翻譯、口譯和筆譯,各個國家與民族間的溝通離不開翻譯,因此如何實現好口譯及筆譯是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當中教師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會議中亦邀請到外國學者與本地大學的知名學者作研討交流,可見澳門在打造成為亞太葡語教學研究中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李向玉又稱,在8月即將迎來新的《高等教育制度》法案實施,法例亦允許理工學院就語言、電腦、護理及體育等領域,開辦碩士及博士課程,為特區政府打造「智慧城市」提供人才,同時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陸續開辦多個碩士及博士課程,包括會計和電子商貿等;他又強調目前師資力量足夠,將來會根據情況發展及與時俱進。
為迎接風季做好準備及加強部門的應急處理能力,地球暨氣象局於上周一連兩日進行應急系統測試演習,分別就通訊網絡和電力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演習。氣象局表示,演習過程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是次演習分別於上周四(19日)和周五(20日)進行。19日演習模擬通訊網絡發生故障,引致監測站的數據接收和訊息發布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氣象局隨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處理事件,透過傳真、流動通訊設備及其他方式等成功發布天氣資訊。20日演習模擬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氣象局的不間斷電源系統(UPS)和後備發電機於正常電力中斷時能即時運作,讓相關訊息發布系統及儀器穩定運作,維持必要的訊息發布。 同時,是次演習得到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協助,藉此加強雙方的應變處理能力及健全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