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儲查理斯王子一向關心醫療健康的議題,早前特別在海格羅夫皇家花園(Highgrove Royal Garden)舉辦一場盛大的醫學交流,澳門順勢療法醫學會會長杜家麟教授及近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補充及替代醫療」專家獲邀出席,兩人在會上握手會面。 杜家麟教授稱,英國皇室與順勢療法早有淵源,對各種補充及替代醫療亦持開明態度,這次查理斯王子舉辦醫學交流活動,正是希望藉此鼓勵多方面的醫療,讓醫者不分門派,集思廣益,為人類健康共同努力。他與查理斯王子握手交流,查理斯王子以親切幽默的態度拉近了雙方距離,兩人談及順勢療法在大中華地區及英國的發展情況,「英國國民保健服務實施多種醫療並行,讓民眾在西醫以外,有更多醫療選擇,查理斯王子亦十分鼓勵發展替代治療,與西醫互相補足。 杜家麟教授稱,順勢療法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至今已有逾200年歷史,目前全球有數以億計使用者。世界衛生組織(WHO) 將之與傳統中醫、針灸等非主流醫學,歸類為補充及替代醫學,並於2005年出版之《全球地圖——傳統、補充及替代醫療》進行統計,結果顯示順勢療法僅次於西醫,是全球最多人採用的醫療體系,而在2013年出版的《傳統醫學戰略2014-2023 》,說明了「在許多國家,替代醫學被部分納入國家衛生系統」,以亞洲區來說,印度已擁有25萬名註冊順勢療法醫生及逾7,000所順勢療法醫院。 英國皇室亦早在1835年已經開始使用順勢療法,英女皇伊利伯二世每次出遊時,都會帶備數十種常用的順勢療法療劑。
明年新春爆竹煙花及小食檔位競投昨(13)日下午進行競投,共31 人申請競投爆竹檔位。去年是澳門區成交價最高,今年則是氹仔區最「搶手」,其中氹仔區五個爆竹檔最高成交價 35,000元,較上次競投最高價超出 14,000元;最低價的檔位則以10,000元成交。 今年的春節爆竹燃放活動,將繼續安排在孫逸仙大馬路近旅遊塔新城填海地,以及氹仔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近海傍處舉行。民署今年提供13個售賣爆竹檔位,分別是澳門區八個、氹仔區五個;而澳門爆竹燃放區亦會設置兩個小食檔位。今次一共收到31人申請競投爆竹檔位、11人申請競投小食檔位。 當中氹仔區爆竹區的競投相當激烈, 最高成交價為35,000元, 較上次競投最高價超出14,000元;至於澳門區八個爆竹檔最高成交價為30,000元, 比去年的最高成交價輕微增加200元;亦有檔位以底價5,000元成交,澳門區的小食檔位最高成交價為14,100 元。
本年度澳門國際影壇盛事,一連七天的「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將於今晚8時在文化中心壓軸舉行重頭戲頒獎典禮,公布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新進男演員/女演員」、「最佳劇本」、「最佳技術貢獻」、「評審團特別獎」、「澳門觀眾大獎」、「亞洲人氣電影大獎」、「亞洲電影奈派克獎」、「美國綜藝雜誌——跨越亞洲:明日之星」、「年度國際影星」等13 個獎項的得主。
國家明確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區域合作及參與「一帶一路」等為重點。2017年,澳門特區政府設立了由行政長官辦公室牽頭的專責工作委員會,以及粵港澳簽訂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的協議,全面推進內地與澳門互利合作,讓澳門居民在內地有所發展。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區政府在2017 年努力提升優化管理,確保澳門在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恰當和更暢順地流動,切實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而言,澳門特區初步計劃圍繞兩大角色、三個定位、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角色,一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促進「一國兩制」方針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落實;二是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放合作紐帶。三個定位分別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及「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澳門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有利於澳門進一步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和可持續發展。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今年7月1日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崔世安致辭時表示,粵、港、澳三地有著獨特合作優勢和深厚合作基礎,一直以來,三地合作關係緊密而友好,合作成果務實而豐碩,已經具備了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當前及今後將重點做好的工作,是主動加強與中央的緊密溝通,在中央領導下,積極而穩妥地推進大灣區建設,促進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
「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主席、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做好今年的工作要注重三方面: 一是要加強認識「一帶一路」工作的思想,要求工作委員會成員要身體力行推動各部門、各單位以至社會各界正確認識「一帶一路」和形成廣泛共識;二是要注重統籌協調「一帶一路」的工作,系統地把澳門《五年發展規劃》、「一中心一平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等與「一帶一路」建設結合起來;三是要完善「一帶一路」工作的支撑體系,處理好中央與澳門、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團體的關係,強化共商、共建、共享的氛圍,讓居民在參與國家發展中提升自身水平和有更多的獲得感。
?澳門回歸祖國18年來,各項事業長足穩步發展。但若提起經濟,澳門這座面積僅約30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城,絕對可拿得出一份驕人成績。 201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3,582億元(澳門元,下同),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55萬4 ,619元(約69,400美元) 。無論在全國甚至世界而言,展開今年首三季的成績單,本澳名義生產總值超過2,900億元,按年實質上升 9.3%,預計全年經濟將會持續正增長,成效喜人。
2017年是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內地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近年本澳經濟隨內地經濟新常態而進入深度調整期,經歷八個季度的深度調整期後,去年第三季本澳經濟終於回復正增長。 今年前三季總體失業率2.0%,本地居民就業收入人均19,000元,居民存款總額為5,530 億澳門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3%。 除了中央各項政策利好之外,特區政府科學施政,調整產業結構平衡,以及促進新一輪的發展升級,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在鞏固主體產業基礎,促進旅遊博彩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鼓勵博彩企業持續開拓非博彩業務,同時積極秉持新思維,開放性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積極發展會展業、中醫藥產業、文創產業以及發展特色金融,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過去一年,失業率繼續維持較低水平,中小企業營商空間有所擴闊,金融體系和公共財政穩健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及融入區域經濟領域的合作等,都為本澳經濟開啟了新的發展引擎。
國家「十一五」規劃開始,就明確提出「支持澳門發展旅遊等服務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為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的經濟定位。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發展經濟適度多元,在鞏固博彩業、旅遊業發展同時,積極發展非博彩業,扶持會展業、文化創意產業、中醫藥產業等發展,積極發展以融資租賃及財富管理業務為重點的特色金融,並取得可喜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