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突然辭職,獲總統特朗普接納,將於年底離任。二人於美東時間9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傳媒,黑利未透露離職理由,重申不會角逐2020年總統職位。特朗普表示,黑利早在六個月前提出辭職,並感謝她令到聯合國大使一職「變得更令人嚮往」。 對於外界猜測特朗普可能會委派「第一千金」伊萬卡接替黑利,特朗普說,若女兒擔任此職,會被指是任人唯親,他正考慮任命高盛集團主管、前副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接任。 (法新社圖片)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土耳其裔沙特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神秘失蹤」一事,《華郵》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情報人員在事發前,曾監聽到沙特官員討論有關誘導卡舒吉回沙特並對其實施抓捕的計劃。 英國《每日郵報》則引述一名接近沙特皇室的人士稱,卡舒吉進入領事館約兩小時後,被一輛黑色平治房車及一輛白色小巴載走,前往伊斯坦布爾機場,由私人飛機接載到迪拜,然後再飛返利雅德,在當地被扣留。 但該消息未獲得證實,卡舒吉的未婚妻促請美國介入協助。( 法新社圖片)
美國科技公司谷歌(Google)捲入用戶資料外洩風波,其旗下社交平台Google+存在安全性漏洞,導致多達50萬用戶的個人資料存在洩露風險,谷歌因此決定於明年8月關閉Google+的消費者版本。而美國《華爾街日報》批評谷歌半年前已發現安全性漏洞,卻擔心數據外洩會引發監管審查,影響公司名譽,因此選擇隱瞞這一問題。
效力美國《華盛頓郵報》的59 歲土耳其裔沙特記者卡舒吉,為了與土耳其未婚妻結婚,本月2 日進入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領取婚姻狀況文件,卻離奇失蹤。土耳其調查人員懷疑,卡舒吉在領事館內遭15 名沙特特工殺害,遺體被肢解後放入多個箱子,被運送至土耳其境外。沙特否認指控,稱卡舒吉在館內逗留不到一小時便離開。 土耳其總統啊多安不接受此解釋,稱沙特領事館需提供閉路電視片段,證明卡舒吉離開領事館。當局日前傳召沙特駐土耳其大使,正式提出派員進入領事館調查的要求;惟沙特方面拒絕,僅同意派員赴土耳其協助調查。不過,美聯社昨(9)日引述土耳其方面表示,沙特已同意土耳其對沙特領事館大樓進行搜查。 特朗普關注卡舒吉失蹤卡舒過去多次撰文批評沙特王室,至去年因擔心人身安全而流亡美國,為《華盛頓郵報》 撰寫專欄,並與多名美國官員關係友好。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稱關注事件,他稱至今無人知道事件詳情,但有一些壞的資訊流傳,他不喜歡這樣,希望事件能解決;國務卿蓬佩奧要求沙特深入調查,並清楚交代調查結果。 伊斯坦布爾沙特領事館外連日有民眾示威,要求沙特交代卡舒吉的下落,2011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卡曼(Tawakkol Karman)亦到場聲援。她表示,若卡舒吉仍在領事館內,當局應馬上釋放他。
烏克蘭北部切爾尼赫夫地區的一處彈藥庫,當地時間昨(9)日凌晨3時30分左右驚傳大爆炸,從遠處看只見巨大火球和火星不斷冒出,伴隨陣陣巨響。當局一度短暫關閉爆炸地點周邊半徑30公里範圍的領空,同時封鎖鐵路和公路。目前未傳出人員傷亡消息。 烏克蘭當局發聲明指,軍方除了進入現場, 已成立應變小組,撤離了附近約12,000名居民,並針對爆炸原因展開調查,不排除是遭到外力攻擊。(互聯網圖片)
已從熱帶風暴升級為一級颶風的「邁克爾」(Michael)威力不斷增加,預計當地時間今(10)日以三級颶風之勢,登陸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或佛羅里達州,或給當地帶來民宅毀損、樹木連根拔起等狀況,電力供應也可能會中斷數天之久,恐成十年來侵襲佛州地區的最強風暴。 面對來勢洶洶的「邁克爾」,州長史考特宣布,佛州狹長地帶與大彎地區的35個郡進入緊急狀態,沿岸地區進行強制疏散。史考特提醒每戶家庭都要確保有三天的飲用水、食物及藥物儲備量。(美聯社圖片)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者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羅默(Paul M. Romer)共同奪得,共享900 萬瑞典克朗(約澳門幣800萬元)的獎金。瑞典皇家科學院指,諾德豪斯和羅默將氣候變遷及技術創新引入長期巨集觀經濟模型,令人類社會更有機會實現全球經濟長期永續成長,促進大眾福祉。
巴西總統大選首輪投票7日結束,有「巴西特朗普」之稱的極右自由社會黨候選人博爾索納羅取得約46%選票,大幅拋離取得約29%選票的主要對手、左翼陣營勞工黨候選人阿達,但由於無人得票過半,二人將於本月28日的第二輪投票一決高下。 有軍方背景的博爾索納羅誓言打擊犯罪與貪腐,加上巴西近幾年爆發政治貪污案,在民怨高漲之下,博爾索納羅聲勢崛起。巴西著名足球員朗拿甸奴也力挺博爾索納羅,「為了巴西更好」。 博爾索納羅隨即指控票站出現問題,令自己無法在首輪投票勝出,支持者亦在選舉委員會外高叫選舉舞弊。前聖保羅市市長阿達則說第二輪投票是黃金機會,期望各黨派團結投票給他,讓他可以消除不公,捍衛巴西人民的利益。 專家:選民不再滿足只聽口號分析認為,首輪投票集中在「反勞工黨」與「支持勞工黨」的拉鋸戰,投票結果顯示,原本支持中間派候選人的選民,其中一部分改投博爾索納羅;而原本支援阿達的選民也有部分在最後一刻改變立場。 不過,第二輪投票將是一場全新戰役,選民不再滿足於右派或左派的口號,結果將取決於兩名候選人的態度,即他們是否能提出政見方針,尤其是目前候選人都迴避有關財政、經濟、福利等的各項改革問題。彭博社論亦指,拯救巴西經濟不需要左翼或右翼民粹,要的是實用的改革及政治合作。
印尼蘇拉威西島中部上月28日發生7.5級強震,造成海嘯侵襲及嚴重的土壤液化,許多建築物、民宅、教堂皆被沖到數公里外,救援人員已找到1,944具遇難者遺體,大部分在重災區帕盧市發現。帕盧市附近的貝托波鎮和巴拉羅阿鎮有3,000多間房屋在地震中損毀或被土壤液化吞沒,已從衛星雲圖上消失不見,相信有達5,000人失蹤。 但距離地震發生已過去十天時間,發現生還者的希望渺茫,加上土壤液化情況嚴重,要在這些區域找到屍體相當困難,印尼災難管理局宣布,搜救行動將在本周四(11日)結束,未搜尋到的人將視為失蹤或死亡,災區將轉入恢復和重建階段。數以百計失蹤者親屬對此表示憤怒和悲傷。一名60歲婦女的姊妹、姊妹夫及外甥女在巴拉羅阿鎮失蹤,她說:「我們伊斯蘭教徒須為死者按伊斯蘭教儀式安葬。」國際救援團體投入救災聯合國指,近災區20萬人急需人道救援。 當地災後治安一度陷入混亂,劫掠四起,直到近幾天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進駐當地,治安才逐漸恢復。 國際救援團體7日已抵達災區投入救災,樂施會、瑞士救援隊、印尼紅十字會正為災民提供飲用水和庇護所,運載食物和必需品的500部救援車仍在路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日到訪朝鮮會晤朝鮮領袖金正恩,韓國總統文在寅周一表示,金正恩與蓬佩奧同意盡快安排第二次美朝首腦峰會。他預期,金正恩將會訪問俄羅斯,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訪問朝鮮,日本同朝鮮也有可能舉行首腦會談,認為圍繞朝鮮半島的新秩序逐步建立。 美國國務院隨後發聲明稱,金正恩已邀請調查員到豐溪里核試驗場原址視察,以確定核試場已拆毀並不可逆轉。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在社交網站表示,希望不久將來再與金正恩會面。(法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