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疫苗站明起開放即場接種

預約人士優先 分兩條隊伍輪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布,自明(25)日起,在全澳18個疫苗接種站,都可為所有居民提供不限名額的即場接種服務。 屆時各接種站將區分預約接種和即場接種兩條輪候隊伍,現場優先為已預約人士接種,非預約人士可不限名額即場排隊輪候接種,可能需時輪候;而每個接種站將公布當時的輪候人數和輪候時間,供居民網上查閱。 【本報記者鍾佩欣、吳泳欣、林嘉欣報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23)日舉行記者會,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醫生會上介紹指出,現時有兩種途徑讓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第一種途徑是到本澳18個疫苗接種站,直接接受醫生評估,符合系統認定的疫苗接種禁忌時,評估醫生可即場簽發可暫緩或不能接種疫苗的證明書;第二個途徑則是預約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或衛生中心的各類門診,也可接受醫生評估,符合資格也可獲簽發相關證明書。 兩周內有最終判斷並通知當事人 戴華浩醫生續指,當醫生未能對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作出判斷時,可轉介到疫苗接種評估工作組作進一步審議。疫苗接種評估工作組由多名專科醫生組成,以會議及病例討論形式審議轉介個案,必要時會約見病人作進一步了解,一般兩周內會有最終判斷並通知當事人,如獲判定為可暫緩或不能接種,評估工作組會發出相關證明。

24/09/2021
14237

市民冀電子卡包增身份證明文件

學者:涉修法等須循序漸進

特區政府本周二(21日)起推出「一戶通」電子卡包,將13個公共部門的28 張卡證實現數碼化,領域涵蓋醫療、教育、長者、職安、文康、環保等,涉及總發卡量逾150萬張。市民普遍對電子卡包服務表示認同,認為更加便利;並希望加入身份證、駕駛證等重要身份證明文件,從而提高使用率。但有學者指出,身份證和駕駛證既涉及龐大資料庫,又牽涉修法等問題,短期內較難推行。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就當局在「一戶通」中加入電子卡包服務,市民卓先生表示,電子卡包的確可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且28張卡證中含蓋的範圍也相當廣泛,相信可為不同階層人士帶來便捷;他又指,自己經常租用政府轄下體育場地打球,有了電子卡包之後,就算忘帶「運動易」卡證,也不用擔心無法進入體育場地。 被問到將來希望哪種卡證加入電子卡包,卓先生則表示,卡證多亦未必是最好,因為擔心太多人同時使用,或會導致後台出現技術故障;他認為應盡量簡化相關應用程式的操作,待運行成熟後再考慮加入其他卡種。 增身份證明文件或提升使用率 大學生李先生表示,電子卡包會令他上學更加方便,因平時在大學裡出入圖書館、體育館等設施,經常都要使用學生證,而現時已可包含在「一戶通」當中,便不會出現忘記帶卡的情況。他又指,希望當局未來如可將身份證和駕駛證等都加到「電子卡包」中,真正實現只帶手機便可出行,相信亦可進一步提高「電子卡包」的使用率。 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表示,電子卡包的推出的確可為市民生活提供不少便利,相信未來亦會逐步將不同政府部門的資料加入當中;但電子卡包目前所包含的部門和功能,均屬於諮詢類和申請類,如若要全面推行電子政務相信仍需一段時間磨合。 電子政務是長遠發展方向 葛萬金續稱,目前所見只是勞工局、衛生局和社工局等可向行政公職局提供資料,但如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等服務亦未能加到其中,但相信這是需要一步一步實踐「急不得」,當中涉及的技術和法規問題解決需時。 對於市民希望日後可將身份證和駕駛證加入電子卡包,葛萬金指,這兩種證件涉及龐大的資料庫,身份證約60萬人,而駕駛證亦涉及數十萬人,所需的技術要求較高,因此相信當局短期內亦未敢推行;因為如果倉猝推行後,若沒有完善的後備資料庫或是穩健的系統,便很容易造成早前如健康碼故障的相關情況,且當中亦涉及個人資料法和電子政務法等的法律問題需修改和完善。但他相信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是會循這個方向去做。 葛萬金又指,其實特區政府較早之前是與阿里巴巴有就構建智慧城市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但到目前為止「看不到具體成果」;他建議,當局可與阿里巴巴或是相關的內地科技公司合作,為本澳在推動上述重要身份證明文件電子化上「做些工作」,從而亦加快推動本澳電子政務發展。

23/09/2021
30455

28種常用卡證數碼化

綁定「一戶通」一卡走天涯

【本報記者梁雄業】特區政府持續深化電子政務建設,推動涉及13個公共部門的28張卡證實現數碼化。 由即日起,「一戶通」用戶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將已持有的相關卡證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電子卡證的效力等同實體卡證,市民外出時無需再攜帶眾多實體卡證亦可取得相應服務,未成年人士也同樣受惠。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吳惠嫻前(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電子政務相關法律法規生效,特區政府有序推展電子政務各項工作,公共部門透過「一戶通」提供更多市民關注、高頻有感的電子服務,用戶明顯上升,開戶人數已接近23萬,顯示市民已逐步認同及接受「一戶通」這一電子平台及其所提供的服務。「一戶通」電子卡包是將政府各部門推出不同樣式的會員卡、功能卡電子化, 按市民自身的使用需要在一戶通內作出綁定所有或個別的卡證。電子卡包總共包括有13個部門發出的28 張卡證,總發卡量超過150 萬張。 可供綁定卡證逾150萬張 可供綁定於「一戶通」電子卡包的卡證涉及醫療、教育、長者、職安、文康、環保等民生領域,使用人數眾多,總發卡量逾150萬張。當中包括文化局公共圖書館讀者證,衛生局的掛號卡(金卡)、公職人員或公職人員家屬所屬部門的衛生護理證(綠卡)、特殊病患衛生護理證(藍卡)、醫療援助衛生護理證(黃卡),體育局運動易會員卡,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教學人員證、教育機構職員證、學生證,社會工作局頤老卡,澳門大學的學生校園證、校外人士圖書證、體育設施使用卡、健身室使用卡、游泳館使用卡,澳門理工學院學生證、閱覽證、借書證,澳門旅遊學院的學生證和校友證,勞工事務局的建築業職安卡、酒店及飲食業職安卡、建築安全特定訓練證明、職業技能證明卡,環境保護局環保Fun卡,市政署「市政之友」會員卡,退休基金會退休及撫卹制度會員證,以及行政公職局公職補充福利制度受益人證。 未成年人可自行使用電子卡包「一戶通」用戶可通過「一鍵綁卡」或「手動加卡」功能,綁定已持有的多張卡證,操作過程簡易,不同社群均可輕鬆使用。另外,為確保持卡人資料的真確性,電子卡證頁面會顯示實時跳動時間,以證明不是卡證的截圖或照片。同時,已開立「一戶通」賬戶的未成年人可自行使用電子卡包,或者由父母(或監護人)通過添加和切換賬戶功能,協助其綁定、查看和展示電子卡證,以兼顧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例如文化局電子讀者證的使用範圍及功能等同於現時實體讀者證、「我家圖書館」流動應用程式的電子讀者證,可在文化局轄下公共圖書館使用各項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由於「一戶通」已具備身份認證及核實親屬關係功能,因此可支援父母通過切換賬戶,協助未成年子女借書而無需子女本人在場。 是否綁電子卡包屬自願性質 有關電子卡是否涉及資料轉移等情況?吳惠嫻解釋,「一戶通」電子卡包綁定屬個人自願性質。現時市民「一戶通」賬戶與身份證明局已進行綁定並實名制,當局把相關賬戶與13個公共部門的會員卡資料進行比對,需要使用者同意才會進行資料配對後進行綁定其電子卡包,並沒有把數據轉移任何部門,原先的數據也只會僅屬本身的公共部門自行擁有,市民亦可自行選擇隨時解除或加入其他部門的電子卡。吳惠嫻重申,是否綁卡等功能都是用戶自行選擇,電子卡與實體卡的效力一樣,當局原意是提供多一個途經予市民選擇。

23/09/2021
3366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